【摘 要】税收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渗透到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各级税务机关创造性地发挥信息化建设成果作用,有力地推进了税收管理在业务和技术层面上的结合,支持了税收征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当前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关键词】税收 信息化 思考
一、当前税收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运转方面。一是各税收管理软件功能亟待优化。无论是综合征管软件ctais,还是金税工程采集系统,虽然经过数次升级完善,但在功能设计上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数据加工、应用的深度、广度远远未能达到数据处理、信息应用的要求;软件升级与税收政策的执行不同步。二是缺乏税收信息化整体性和系统性。专业管理软件往往由具体负责的业务的部门推行,部门之间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各应用软件开发存在业务重复,开发平台和使用的数据库不一致,所形成的数据信息模式,相互之间不能兼容,严重影响了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致使基层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三是信息共享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地税、工商、海关、金融、财政等相关部门都有各自的应用软件,都有许多宝贵的信息资料和数据,由于缺乏大环境的共享制度,形成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数据独占,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制约税收信息化效能的发挥。
(二)配套措施方面。一是基层计算机人才相对缺乏,应用水平还处于浅层次阶段。目前,基层计算机技术人才不足的现象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缺乏计算机知识和税收知识“双精”的复合型人才。虽然大部分税收管理员都能够通过培训,适应本岗位各应用软件的操作,但是计算机应用水平仍然处于一个浅层次阶段。特别是在目前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计算机软件记账的情况下,许多税收管理员对企业的记账软件看不懂、不敢碰。二是硬件配备不平衡。一方面,受资金的制约,在硬件设备的添置、计算机网络的改造还存在一定困难,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在计算机硬件设备购置方面,存在一味地追求高档次、新潮流现象,加大了税收成本。三是税收管理与税收信息化程度不相适应。一方面税收管理跟不上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当前,信息化支持下的许多征管业务应用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手工模式制度的约束,尚处在模拟手工阶段,机构职能、业务流程、岗位设置等不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另一方面,税收信息化又跟不上税收管理的要求,对信息只重视采集录入,忽视了分析整理和综合利用。集中处理,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能力不够强。
(三)外部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管理方式与国税部门技术管理手段不相适应。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个体私营企业,其内部管理、账目设置大多欠规范,纳税申报常出现不及时、数据不规范的问题,使信息系统的高效果性和先进性打了折扣。另外,现有数据主要来源于征管系统和“金税工程”系统,数据采集来源为多口录入,既有税务人员录入的数据,也有纳税人通过网上申报导入的数据,还有通过其它系统采集的数据,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难以得到保证。
二、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税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要按照一体化建设思路,牢固树立服务、效率观念、应用三个观念,既要注重技术开放性和技术先进性,又要考虑信息技术发展对税收征管以及行政管理的作用和要求,打破项目壁垒,兼顾税收信息化的现状,推进税收业务以及行政管理业务的重组和工作规程的优化,使现有的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
(一)加强税收信息化管理,实现系统资源的整合利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应用,统一维护”的原则,在技术上,要坚持主要税收征管软件中数据库的结构的统一、征管代码体系的统一和征管软件主要功能模块及其使用的统一;在软件的开发应用上,要严格统一规则,树立超前意识,着眼全局,立足长远,推广运用适应数据大集中处理需要的软件。另外,还要把握好灵活性,搞好外挂在统一征管软件上的功能模块的开发应用,对部分综合征管软件后续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局部的、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正确处理好统一与灵活的关系,保障整个系统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整个系统的信息资源。
(二)加强全员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素质,是税务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要进一步加强全员信息化知识培训,特别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税收业务干部要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技术干部也要加强税收业务知识的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要进一步提高税务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加工能力。要有针对性加强对企业相关财务软件的培训,提高国税干部的计算机查帐能力。要鼓励支持税务人员参加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考试,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信息素养,为信息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构建社会化网络体系,促进信息共享。加强部门协调,将以税务计算机网络为媒体的信息公路,延伸到纳税人和社会各部门中去,积极探索实现与工商、银行、财政、统计、外经、海关等部门以及纳税人,网络实施联结的途径,以连通和共享社会相关部门的动态信息,实现与相关机构横向和纵向的信息交流、协作。通过与工商联网共同建好纳税人的个人台帐;通过与银行联网,使纳税人自行到银行申报纳税,网上纳税、电话报税更加简便快捷;通过与财政联网,实现财税信息资源的交换等等,逐步建立包括税务机关、政府各部门和全部纳税人在内的若干个相连接的网络体系,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
(四)加强技术与业务配合,提高税收精细化管理水平。税收精细化管理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业务部门与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合作,提高税收管理整体水平。在税收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业务部门应提出实际业务需求,信息管理部门应从技术角度整理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获得既满足业务要求又在技术上可行的开发方案;在税收管理系统推广过程中,业务部门应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合理确定推广时间和范围,信息管理部门应从技术角度提出推广的建议并提供技术支持;在税收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业务人员应对录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负责,信息管理部门应对业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使用建议,检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真正利用税收管理系统对税收征管全过程实现严密监控和管理,提高税收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五)提高投资效益,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在充分发挥各类计算机的应有效能,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上,要珍惜和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考虑本部门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在确保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实施科学规划,使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更加合理。坚决反对在信息化建设投入方面的“两种倾向”。一是盲目投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树立超前意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当前国税机关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既要舍得投资,更要谨慎投资,增收节支。二是吝啬投资。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依托作用日益凸显,各级税务机关必须跟上全面的发展形势,否则,就会拖后腿,影响全局的发展。因此,应科学地看待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问题,既要发展,又要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