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是我国近几年来财政支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改革体现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预算收支体系完善的必然趋势,也体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 发展 的内在要求。
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概述
近几年来,财政工作为适应市场 经济 的发展,实现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加大监督力度,实现资金优化配置,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在预算单位动用财政性资金购买商品、劳务和支付款项时,由其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这改变了过去先将财政资金层层拨付到预算单位,再由预算单位分散支付给收款人的做法,从而有效减少中间环节,减少资金占用,方便单位及时用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为了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
三、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议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深化财政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的必要举措,是 经济 发展 的必然要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影响大、涉及面广、环节复杂,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还需要参与单位的协作、有效的监督和完善的制度。针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中带来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着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
(一)增强改革意识,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又是一项新生事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原有财务管理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不断更新观念,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模式。其次,要大力宣传,对需要做的工作和有所改变的工作环节进行详细解释,加强协调与沟通,对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处理。另一方面, 会计 核算、支付方式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有更多综合素质高、政策水平好的财会人员与之配套,我们必须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核算操作。使广大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政策熟悉,了解有关的操作程序,能够正确的进行会计核算。
(二)完善配套制度和相关管理措施。
为了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步伐,需要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的 法律 法规和治理办法,加快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制定修改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财政 金融 法规,细化操作规程,规范更正凭证和国库会计报表,为参与改革的各方合理规避风险提供可操作的制度依据。加强财政性存款缴存管理,保障财政性存款足额缴存人民银行;加强财政专户开户管理,修订完善账户管理办法,解决单位零余额账户与经费存款账户并存行为,采取措施,对零余额账户与实有存款账户之间划拨资金等具体问题予以合理界定,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不合规账户的产生;加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监督,保证非税收人及时入库。
(三)创建国库集中支付监管新思路。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实现依赖于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电算化水平的高起点、高质量。因此,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在财政部门、国库支付部门、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财政支付信息 网络 平台,加速资金运行速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依托一体化网络,全面把握和监督各单位每笔资金的流向。事前做好对每笔资金用途的合规性审核;事中对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的拨付、审核代理银行申请划款数额、代理银行是否在符合规定范围为预算单位办理资金支付以及是否及时准确地划拨支付资金等方面进行跟踪;事后定期开展对代理银行零余额账户的检查。通过制度建设、网络建设等手段,强化国库集中支付风险管理,有效发挥人民银行的国库监管职能,提升国库集中支付监管水平。实时监管国库资金流向,确保资金安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和相互监督,从而进一步规范国库集中支付行为。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所有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和公务卡制度的进一步推进,各项资金的使用将更加规范,各项收支信息将更加透明化、完整化。同时,也为财政运行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极大地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今后,我们应继续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和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等有关工作,进一步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各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