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弦乐四重奏是一种普遍而且重要的室内乐形式,在平时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学生学习和了解弦乐四重奏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误区,这样的误区影响着演奏者的方方面面,从而导致演奏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本文的主旨让弦乐四重奏的初接触者能够了解每个演奏者的演奏目的以及四个人如何更好地配合。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合奏;伴奏;莫扎特1弦乐四重奏的定义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是西方音乐古典主义时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室内乐演奏形式。顾名思义,弦乐四重奏的构成由四把弦乐器构成。通常我们所指的弦乐四重奏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总共四门乐器所构成。这四种乐器代表了乐队中最根本的四个声部,由于只有四把乐器四个人。因此,它没有管弦乐团那么复杂厚重,也不像独奏那么单薄孤寂。弦乐四重奏在演奏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兼容两者,很容易就能表达作品中的时而细腻、时而庞大的内涵与情感,并且能很好的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亲切交谈式的音乐氛围。因此,深得作曲家和观众的喜爱。弦乐四重奏最初仅限于家庭、沙龙范围,是贵族雅士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随后在历史的流变中,它从贵族庭院走向世俗舞台,发展成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细致的重要器乐体裁。
2学生弦乐四重奏的问题
在课堂上我经常看到学生对于独奏更加的热衷,这是一个好事。独自在房间练琴是十分必要的,这能使你在安静的环境中更好地聆听从而发现问题的所在,也能更好地沉静下心来练习。但是西方古典音乐从来都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的音乐。要想演奏好西方古典音乐,我们必须把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让自己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这时你会发现独奏这时西方古典音乐的冰山一角。
西方古典音乐的绝大多数形式都脱离不开合作,我认为这才是西方音乐最大的魅力所在。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不光要学会独奏,更需要学会合作。对于弦乐学生来说,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音乐,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合作精髓,弦乐四重奏是最普遍的一种合作形式。现今,弦乐四重奏已经是所有弦乐学生所必修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独奏、合奏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不但能够磨练学生自己的独奏水平,还能提高学生对乐曲的进一步理解,以及练习如何与其他声部的乐器配合与默契从而达到乐曲的完美演绎。
作为一名教师,在平常的上课和排练中,经常看到学生对于弦乐四重奏的理解有一些误区和盲区。所以导致在演奏时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
(1)对弦乐四重奏每个乐器的定位模糊。很多学生只是从字面上面简单的理解弦乐四重奏的意思。认为弦乐四重奏就是四把乐器放在一起演奏。这样的理解并不准确。所以导致演奏员形成一种意识,就是演奏其实还是和独奏一样,自己的演奏部分自始至终都是旋律声部,需要我们放开了拉,把自己的部分拉好就没问题了。这样的结果是感觉就像四个人在干不同的事情,让听众觉得一头雾水,不明白曲目想表达些什么。很明显这样是不正确的。还有一种错误的意识是所有的演奏人员都认为弦乐四重奏就是另外三个乐器给第一小提琴伴奏的。所以在演奏时该自己声部出来的时候往往听不到声音,自始至终全曲只能听到第一小提琴的声音。这样很明显也是错误的。在弦乐四重奏的演奏中每个人都可能是主角,是旋律,同时每个人也可能是配角,是伴奏。根据每个曲子每个不同的阶段来定义,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每个乐器都有每个乐器的特点。小提琴是明亮,欢快。中提琴是沉稳,冷静。大提琴则是深沉,浑厚。由最高音的第一小提琴和最低音的大提琴把整个弦乐四重奏的框架勾画了出来。这两个乐器直接决定了弦乐四重奏的宽度和广度。就像一栋大楼,要想起的高,首先地基必须打得很深。而大提琴就是那个地基。由于大提琴的存在,使得第一小提琴在演奏高音旋律的时候不会出现漂浮不定的状态,自始至终都牢牢的固定在了大提琴这个根基上。而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的存在使得内容更加丰满,和声肢体更加的多变,不会给人感觉空洞。就好像我们建造的楼房中的砖和瓦,让它更加的美丽动人。如何填满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广袤的空间是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者必须掌握的。
(2)缺少基本概念。很多学生在读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任何的排练和重奏,通常练习比较多的是独奏曲目,缺乏与同乐器或其他乐器合作的机会,因此
致了绝大多数同学没有与他人合作的概念,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协作。
图1:
图1
以这段旋律为例,这是选自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19 in c major)中的一段。谱例中总共有四行乐谱,由上而下分别是第一小提琴声部,第二小提琴声部,中提琴声部和大提琴声部。
从图中可以看到大提琴从始至终都是由密集的八分音符所构成,并且有很多小节是重复音。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推断出大提琴声部在这个环节充当的是伴奏声部。学生在演奏的时候经常会以自己的乐器为主导,演奏的时候不顾其余声部,把音量演奏的特别洪亮,把旋律声部掩盖了,这是绝对错误的。而很多学生在了解到这是伴奏声部的时候又开始放不开,演奏的时候声音小到听不见,这也是错误的。
很多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曾经向我提出疑问,说“声音大也不行,小也不行,该怎么办呢?”我认为作为伴奏声部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需要聆听和引导。
以大提琴为例,它作为弦乐四重奏的根音声部首先必须很稳,就好像建房子所需要的地基一样,必须十分牢固。这样才能使第一小提琴能更好地稳定在高音区,而不会让人觉得漂浮不定。以图1为例,四重奏在演奏时,大提琴应该时刻用耳朵来调整声音大小。从旋律的线条和走向来看我们可以认定旋律是在第一小提琴。然而第一小节第一小提琴是在第二拍进,也就是在弱拍上进,所以音量肯定很弱。从第一小节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和弦是ace(613)小三和弦。和弦的色彩是暗淡的,由此也可以判断出第一小节音量不会太强,那么这个时候要求其余的三个声部音量也必须同时弱下来。至于到底有多弱,根据和弦的色彩以及大家整体的音量来进行整体的调节,使整体的音量达到一个平衡点。这就是我所说的聆听。我们演奏时的音响效果并非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耳朵根据不同的需要时刻进行聆听,然后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演奏。
引导则是我觉得作为伴奏声部不可或缺的部分,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营造出曲目的氛围,把握住曲目的风格。也是为了更好的传递情感,一方面是传达给听众,另一方面则是传达给旋律声部,让旋律声部了解我们的意图,从而达到演奏效果的和谐。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演奏默契。
同样以图1为例。从谱面上我们能够得知这是莫扎特的一首弦乐四重奏。那么在拿到曲谱的同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莫扎特是什么时期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是需要怎么样的演奏法。当我们全盘理解的时候那么我们的演奏风格可以很准确地把握,在演奏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代表之一。古典时期的音乐创作手法严格、规整。那个时期的音乐基本都属于贵族的专有,因此被烙上了深深的贵族气息,风格华丽而优雅。我们不妨在脑海中构想一下这样的画面:“在欧式古堡内贵族所举办的酒会,男的绅士,女的优雅,所有人都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他们在轻声谈论着什么,并不时发出一串串清脆的笑声。”在这样的环境下演奏的音乐应该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应该演奏的脱俗优雅一点呢。
在脑海中构想出了这么一幅画面,是不是能够更好地让我们把握住这首乐曲的风格呢。那么在演奏的过程中,我们就更需要注重演奏的音色,让音色充满贵族式的气息。在f的地方不要把音拉爆,出现嘎嘎的响声或者很尖锐的音头。这都是对这种画面感的一种破坏。另外在揉弦上我们也需要做出改变,让它更优雅,更加从容。
弦乐四重奏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我们的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本文中的所指出的只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希望在读完本文后能够使同学们对弦乐四重奏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我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能够有意识的注意到以上几点,并能结合到平时的排练中,我们的演奏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