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教育上工作的都知道,教学情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当前,有不少教师似乎这样认为:创设情境里要有课件,离不开多媒体。实则不然,由于受到设备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每节课都制作课件。因此,在教学时如何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创设出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的心理需求的情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就这问题,结合自己这几年对于低年级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1借助生活道具,创设情境
教师只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原型道具,再以绘声绘色、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就可以营造出一个生动有趣、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情节,这样往往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
【案例一】教学用字母表示数
开始上课老师拿出扑克牌对大家说:“你们认识它吗?玩过吗?”
生:玩过。(学生看到扑克牌,比较有劲)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扑克牌,好不好?
生:好(学生很兴奋)
师:认真听老师的要求,我找一位同学抽两张牌,算出它们的和(或积、差)是多少?
生1:我抽到的是7和4,和是7+4=11。
生2:我抽到的是10和10,积是100。
生3:我抽到的是9和a,差是9-1=8。
师:为什么等于8呢?a代表数字几?
生3:a代表1。
师:在扑克牌中像这样的的字母还有那些?
生:有j、q、k。
师:知道它们分别代表数字几吗?
生:分别代表11、12、13。
……
评析:运用生活中的学生熟悉的扑克牌创设这一情境,有独特的优势:1.利用现成的道具比制课件省时间,又直观。2.通俗易懂,使学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今天所学习的内容。3.由于学生很熟悉扑克牌,也爱玩扑克牌,这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后面的计算也很容易,同时也告诉他们字母在生活中实际很常见,加深了生活和数学的联系。
2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不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学生,爱动、爱玩都是他们本有的天性,课堂上可以利用学生这个特性来创设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好奇心,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即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案例二】教学十几减几
开始上课,老师说:“我们来做一个拿小棒的游戏,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拿的最快?”
让学生从一捆(10根)小棒拿出8根。
生1:我是先拿4根,再拿4根,4+4=8根。
生2:我是让一捆剩2根,这里拿出的就是8根了。
师:你真聪明!你想到了10-8=2,从一捆中分出2根,剩下的就是拿出来的8根。
继续让学生从15根(1捆5根)小棒中取出9根小棒,取好后,交流拿法,最后汇报:
生3:我是从一捆里拿出9根的。
生4:我是先拿5根,再从一捆里拿出4根。
生5:我是把一捆打开,从15 根里拿出9根的。
评析:十几减9的算法有多种,如:破十减,连续减与先加再减等,学生缺乏于此相关的生活经验。因此,可以创设让学生快速“拿小棒”的情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并为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化,做好了扎实的铺垫。
3引入游戏,创设情境
游戏是儿童的最爱。引入游戏来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增长智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案例三】教学100以内数的大学比较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好)
师:这里我写了一个两位数,现在被遮住了,你猜猜它是多少?
生:是60吗?
师:不是,比60小得多。
生:是10吗?
师:不对,比10大一些。
生:是20吗?
师:也不对,比20小一点点。
生:是18吗?
师:对了,你真棒!
评析:创设猜游戏这一情境,能使学生学会运用“小得多”、“大一些”等语言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加深对数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一种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4利用竞赛,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利用竞赛的方式创设情境,能极大的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学习。
【案例四】表内除法的练
课
在黑板上排列着12道表内除法题目。
师:下面我们进行“男生和女生对抗赛”。男生、女生个选一名代表上台来计算这些题目,做对一题得1分,以得分多的为胜。其余同学负责判断他们做得对不对,再请一个同学作记录。比赛结束后,黑板上出现下列记录:
男生:√√√√√ 5分
女生:√√√√×√√ 6分
师:哪个队胜利了?
女生队拍手欢呼,“噢,女生胜利了!男生输了!”几名男生不服气的说:“我们虽然得分少,但我们没错一题,不算输!”
师:说的有道理!女生虽然得分多些,但粗心大意错了一题,需要改进。男生算得很准确,很好,不过还要提高计算的速度。哪个队胜利了,我们暂时还不能下结论,老师还要考考你们:谁能根据刚才的做题比赛情况编题(加、减、乘、除法都可),并进行计算……
评析:通过有效的情境的创设,不但使学生巩固了表内除法的计算,而且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同时,在记录得分的过程中有渗透了“统计”的思想;特别是当学生情绪高涨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的事情编题,学生倍感亲切,思维十分活跃,编出了不少题目。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从多角度的观察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