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社会科学杂志2013年第02期目录
本刊特稿
(1)关于我国经济结构优化问题的思考 刘治彦
专题研究·农地制度
(7)集体所有制一定会阻碍耕地质量保护吗?——基于认知视角的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 陈胜祥 黄祖辉
(15)对当前中国农地制度改革争议中几个核心判断的验证——基于东亚先发经济体的经验证据 王裕雄 林岗
经济
(21)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的冷思考 顾书桂
(26)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倒u”趋势:一个理论框架 钱力 马草原
(35)农业非点源排污权交易分析与机制研究 胡宏伟 王瑞梅
哲学政治
(40)循环经济对自然价值论争的启示 孙文营
(46)东盟环境安全合作的方式与面临的挑战 刘昌明 史田一
(54)自反性与气候政治:一种批判理论的诠释 严双伍 赵斌
(60)论“泛政策化”陷阱 郑敬高 田野
法律
(65)刑事立法过度回应刑事政策的主旨检讨 孙万怀
(75)空间与刑罚——对刑法文本的“空间”解读 温丙存 邢鸿飞
(81)刍由心证正当性的系统论解读 胡宇清
(86)论刑事诉讼中精神障碍者的保护 贺小军
青海研究
(93)新时期提升青海省女性群体幸福感的思考 沈秀丽 李清源
(97)青海省光伏产业发展研究 冀梦晅 康平
(103)基于物质流分析法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葛建华 葛劲松
(108)构建青海文化建设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甘晓莹
社会民生
(112)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社组织现实困境与对策建议——基于乡村社会信任的视角 赵泉民
(118)基于自我认同理论的新生代员工管理研究展望 牛振喜 宫淑燕
民族宗教
(121)宗教事务社会管理问题研究 索南旺杰 关桂霞
(126)论“驿道传信”对藏族文化发展的影响 王晓红 张硕勋
(130)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社区民族关系比较研究——以甘青宁三省区的四个社区为例 刘庸
历史文化
(137)古往今来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社会机制探要 李曦珍 楚雪
(143)社会动员与新中国建立初期青海牧区政治现代化的开启——以泽库县政权建设为例 杨红伟 马欢
(148)藏式伸臂桥考 彭毛卓玛 刘铁程
文学
(151)“破体”:钱锤书批评文体的特征及意义 焦亚东
(156)人文地理版图中的“中国”想象——以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寻根”为视点 吴雪
(163)“传统”的魅惑——兼议网络穿越小说出现的时代逻辑 粟斌
(168)论萧统在陶渊明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 钟涛 包琳
(173)生动而尖锐的孤独——论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的核心主题 林佳
(177)写作学视阈下的《文化苦旅》 陈婉娴
神话与民俗
(181)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守旧的民间叙事 岳永逸
(187)村居风俗与湿地生态变迁的互动——鄱阳湖区某村落的田野调查 王秋萍
(191)在“传统”与“发明”之间:关公信仰的社会文化功能演变 闫爱萍
(196)孙悟空“石生”的文化探源 陈富元
(200)民俗文化圈研究的拓荒性成果与学术典范——评《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 刘永红
无
(f0002)学人风采 无
(f0003)《青海蓝皮书》简介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