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渐进转轨、国家与银行制度变迁:两个视角

  一、国家与银行制度变迁:一个长期视角
  
  中国银行业改革一直以其艰巨性和特殊性而引人注目。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以及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银行业改革愈加凸显出急迫性和重要性。就本质而言,中国银行业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即以较高效率的银行制度安排对较低效率银行制度安排的一种替代。
  从总体上看,研究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文献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这些研究文献中显然有些是包含着真知灼见的,并且一些独到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就笔者所涉猎的文献而言,立足长期历史演进视角者寡,而关注短期迹象和政策者众。其中,张杰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在理论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和突破。
  实际上,任何一项制度安排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它必然是前一次制度变迁的终点和下一次制度变迁的起点。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中国银行业改革必须选择一个长期视角,只有将其置于长期的制度演进过程进行考察,才能窥其真面目。否则,不论我们的理论模型多么精致,论证过程如何严密,经验证据何其确凿,都极有可能忽略掉许多至为关键的东西,从而影响到我们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取向以及相关的判断。
  中国银行业制度演进过程相对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而言是十分独特的,这主要体现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与变迁自古以来就与国家(政府)的关系密切。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美国家早期的金融结构经过货币兑换业,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所谓新式银行,期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完整的制度架构,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没有明确定位。其实,即便当货币资金的支持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经济条件,政府开始意识到掌控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之后,欧美国家(政府)对银行业的发展也更多地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加以监督和管理,而不是直接加以控制。
  以美国银行制度的演进为例,其路径大致是:自由发展阶段-以“金融抑制”为主要特征的银行制度体系建立-->原有银行制度体系充实和完善-->新银行制度体系构建。
  对美国银行业制度演进路径的考察,我们发现,西方国家银行制度的演进大都是自发的,政府只是在市场机制运行出现问题时才出面加以干预。但是这种干预也是有限的。例如,甚至在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期间,即使有种种幕后交易、操纵股市、故意传播错误信息等丑闻被揭露,但美国总统胡佛仍然相信联邦政府对证券交易所的控制是不符合宪法的。同样,罗斯福新政也只是加强了政府干预的力度,并没有限制或收买私人产业,侵犯私人产权制度。比如,在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的有限几家以政府为背景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履行监管和保障职能的,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等,市场主体并未因此而发生改变,政府并没有另搞一套官办银行体系,以及以官办银行体系来取代民营银行体系的事情。
  但中国银行业制度演进的故事却与西方国家大不相同。诺斯(1991)指出,从理论上讲,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主要基石是国家理论与产权理论,同时因为是国家界定产权,因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最终是国家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进一步地,王家范(1999)教授强调指出,在中国“国家主权就是最高产权”。因此,中国银行业制度演进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一直以来它与国家(政府)的利害关系牵扯极深且表现得相当复杂。通常认为,中国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制度起源于封建社会早期,当时中央集权业已形成,信用机构主要依托封建王朝,商品经济则长期受到压制,从而制约了中国早期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实际上,无论是唐朝的质库、金银铺,还是明清时代的钱庄、票号,它们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以依附于国家(政府)为前提条件的,否则,其归宿大概只有破产、倒闭或被没收的命运了。以清朝时期颇具影响力的票号为例,作为有中国特色的“银行”,它曾经获得的空前发展和成功与其同清王朝的密切关系是分不开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银行业诞生于1897年,即中国通商银行的成立。中国通商银行成立的主要动因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的财政到了几乎枯竭的地步,因此,想通过创办银行以增加财源,摆脱财政上的困境。基于这一动机而创办的通商银行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政府的烙印。例如,中国通商银行正式成立时额定商股500万两白银,先收半数,另商借户部库银100万两。同时,其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多数是捐纳的候补道员以及退职官吏,他们往往把银行视为衙门。另外,其创办人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为得到政府的保护,积极争取户部的拨存银两作为生息公款。这种做法实际上使得中国通商银行成为官商合办的银行。此后成立的户部(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同样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现代银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通过拉拢、渗透和挤压等方式压制民族资本银行,从而基本上处于独占市场的地位。例如,1928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总管理处从北京迁到上海,并将其商业银行性质改为专业银行,同时增加官股、改组人事等手段,完全控制了当时国内的两大银行。蒋介石承认,“三行(指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增加官股,即统治经济之实施”。从此,国民政府便建立起了政府主导式的银行制度。
  当然,这期间也存在一些与政府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民营银行,但这些银行最后由于国民政府的挤压而最终走向衰落。比如,当时作为民族资本银行代表的浙江兴业银行,辛亥革命以后,曾一度有过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对蒋介石政权的摊派垫款较为抵触,与该政权较为疏远,使得这家在1927年前存款位居私人银行前列的大银行最终走向衰落。
  考察几千年中国银行制度的变迁,我们已经初步发现,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一直依附于国家(政府)。银行业的依附发展观,这也许可视为中国银行制度变迁史的一大主线,同时也应成为我们考察转轨经济下中国银行业制度变迁的一大主线。
  
  二、中国国有银行制度演进:一个内生视角
  
  按照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观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金融中介产生于对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克服,是内生于经济发展的产物。这种主流理论本身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争议,但到如今其主体并未发生动摇。不过,这一主流理论是以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对于发展中经济和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中介问题似乎缺乏解释力。有鉴于此,张杰认为转轨经济下中国国有金融中介是由国家通过强制手段建立起来的外生性金融安排,即国有金融中介的成长外生于经济发展。就讨论这一问题所持的视角看,张杰的结论是合理的,并且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和支持。但实际情况是,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内在逻辑。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对于国有银行制度演进的逻辑便会得出大致相反的结论。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在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的确定,关于这一点,林毅夫等已经做出了非常精彩的阐述。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的确定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取决于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同时也反映了政治领导人的经济理想。但不幸的是,这一赶超型发展战略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下资源禀赋状况产生了直接的矛盾。单就本文更关注的金融资源来看,当时金融资源禀赋特点和动员能力是无法满足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的。在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处于非常低级的阶段,1952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04元,这种低收入水平抑制了资本的积累。易言之,稀缺的资本无法满足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需要。更糟糕的是,在资本稀缺的情况下,国家动员资金的能力也非常薄弱。例如,1952年国家银行的期末资产总额只有118.8亿元,存款余额93.3亿元,分别仅占到当年国民收入的20.2%和15.8%。在这种情况下,实行金融的完全垄断便是国家的合理选择。国家垄断的单一金融产权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动员资金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把有限的资金配置到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企业和部门。因而,改革开放以前,国有金融体制表现为无所不包的单一银行制,中国人民银行成为全国资金、结算和信贷中心,总揽了全部金融业务,城镇居民所持有现金和国有企业单位所掌握的信贷都存入其中,国有部门之间的支付也通过它来清算。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国有金融中介并非是张杰提出的一个被剔除的制度安排,恰恰相反,它是国家赶超型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当时金融资源禀赋状况矛盾的内生产物,发挥着国家所赋予的特有的制度功能。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转轨时期。截至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总体上是成功的,这一点举世公认。对于取得成功的原因,理论界普遍的共识是在于采取了渐进转轨的改革方式,为了降低改革过程中的“摩擦成本”,从而尽量使改革呈现一种“帕累托改进”,采取了保持存量,推动增量改革,以增量改革促存量改革。而保持存量主要就是保持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在这一逻辑背景下,国家将通过财政拨款向国有企业注资的计划方式改为通过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的市场方式,这即是被众多学者所称为的“拨改贷”改革。平心而论,如果考察一下当时的金融资源禀赋状况,便有理由为国家的这个决策感到担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1978年改革初期,政府、企业、个人部门在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为33.9%、11.1%和55%,到1999年转变为18.6%、12.2%和69.2%。“集财于国”到“藏富于民”的分配格局的转变,导致了国民储蓄结构的严重扭曲与失衡。1979年国民储蓄结构为:个人部门23.55%、企业部门33.65%、政府部门42.8%,到1996年依次转变为83%、14%、3%。因此,如何有效地汲取分散在私人手中的巨额资金以支持体制内经济增长,便成为关乎到渐进改革战略能否成功的生死攸关的大事,这一点也正是本文的担忧所在。幸运的是,国民储蓄结构的迅速转变改变了国家的偏好,促使国家做出调整其国有产权结构的努力,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增加国有金融产权的比重。国有金融制度安排的扩展直观地反映在组织体系的重建上。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脱离财政部,并升格为部级单位。1979年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同时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96年后改称为中国建设银行)从财政部分离出来。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中央银行。与此同时,中国工商银行也宣告成立。此后,国有金融的成长则集中表现为这四大国有银行的“攻城掠地”,纷纷设立分支机构,不但占领城市,而且占领农村和边远地区。正如笔者所指出的,公有金融产权边界的扩张使得国家控制金融资源的能力得到加强,从而能够利用这些金融资源替代迅速下降的财政能力以支持体制内经济增长。随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做法的合理性,改革初期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就是得益于国家通过国有银行体系对体制内经济的大量资金投入。因此,我们同样有充足的理由得出结论,改革开放后,中国国有银行制度演进内生于渐进改革战略的选择和金融资源禀赋状况。换言之,由于渐进改革战略的选择与金融资源禀赋状况的矛盾内生地导致了转轨经济下国有金融中介的演进。
  
  三、国有银行改革研究的两个基石:长期视角和内生视角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成熟经济理论的影响,国内大多数学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主流经济理论对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过程的一些片段或者具体故事进行分析与解释,尽管得出的结论或许对有关问题而言非常精辟,或许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结论一旦被置人更为广阔的经济体制渐进转轨的背景中去考察,就往往显得捉襟见肘,似是而非。这一点可能很多学者都感觉到了,并为之而困惑。
  进一步地,学者们之所以总是关注于局部或者片段,主要的原因大概在于他们认为中国国有银行只有仿效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才能最终获得理想经营绩效。在这一推断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移植和模仿成熟市场经济下的商业银行制度安排来改善中国国有银行的制度结构及其效率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制度的移植和模仿可能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世界各国的银行制度也不一定非要趋同。实际上,不同国家银行制度变迁过程都有其自己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此,就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而言,其未来变迁的方向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依赖于我们对中国银行业长期演进过程的重新审视和解读。
  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对国有银行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从外生的视角来进行讨论,这导致了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际上,任何事物的发展演进都不是孤立的,一定会与它所存在的系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解读,任何事物都是内生的。同样,中国国有银行制度演进也并非是孤立的,它与中国经济转型所特有的制度安排有着密切的联系。
  长期视角要求我们立足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考察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变迁,通过分析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制度演进的历史来解续他们的银行制度为什么会形成目前的运作模式,同时比较中国银行业制度演进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性,从而得出是否中国的银行制度一定要按照国外商业银行的模式来构建。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已经发现,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制度演进过程具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一直依附于国家(政府)。银行业的依附发展观是中国银行制度变迁史的一大主线,同时也是我们考察转轨经济下中国银行业制度变迁的一大主线。
  内生视角要求我们充分考虑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特殊性,以及银行制度在其中所处的独特地位,超越标准的经济学界限而扩展到法律、文化、制度等层面,从而在一种崭新的金融政治经济学范式下研究中国国有银行改革问题。
  总之,长期视角和内生视角是研究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两个基本的视角。我们相信,建立在长期视角和内生视角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将会是全面的,发人深省的。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转型跨越
    转轨时期中国资本积累方式问题思考
    后金融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基于智利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经济学分析
    试论消化养老保障制度转轨成本方式的选择
    浅谈对转轨时期中国资本积累方式的思考
    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
    捷克经济转轨评述之一:起点平等的产权改革…
    俄罗斯经济转轨模式反刍
    中国养老保险向基金制转轨的问题与前景
    中国经济转轨背景下企业风险与管理研究
    论渐进式改革的国有银行改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