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之然 李万明 曹娜娜
[摘要]创业绩效结构的明确不仅有利于创业理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指导创业实践。研究发现,创业绩效是一种建构的事物,其测量理论的发展趋向于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并重,其测量指标有从单维到多维、财务与非财务、客观与主观、绝对与相对并用的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揭示了创业绩效的rsg结构维度——声誉、生存、成长,是对“基于合约的创业绩效理论”的修正。
[关键词]创业绩效结构;案例研究;理论挖掘
创业绩效结构是关于测量创业型企业成功程度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研究对于发展创业理论和指导创业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学术界虽然对创业绩效的研究已经持续多年,但是对于创业绩效结构的定义却依旧模糊。本文试图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探索出“创业绩效结构是什么”,并致力于“创业绩效结构为什么是这样”的理论挖掘。
一、文献回顾
(一)创业绩效的内涵
文献中绩效内涵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以下4种不同的定义:(1)绩效是结果。bemadin等认为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它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这种东西与目的相对独立存在,它反映的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2)绩效是行为。campbell认为绩效不是行为后果或结果,而是行为本身,它由个体控制下的与目标相关的行为组成,不论这些行为是认知的、生理的、心智活动的或人际的,它能够用个人的熟练程度来测量。(3)绩效是行为和结果。行为是人们工作中的所作所为,它由人来表现,行为是结果的工具,同时它自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某项工作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4)绩效是建构的事物。必须将组织绩效看作是一个构造,它没有直接的操作性定义,它必须由组织绩效的理论模型来建构。为了辨明哪种绩效定义更加合理,我们借用kaplan对科学家测量事物的分类标准:可直接观察的事物、可间接观察的事物和建构的事物。绩效属于哪一类呢?为了简化问题,我们不妨将以上三类事物提升为两个更高的级别:其一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它指的是可直接和间接观察的事物;其二是不存在的事物,即建构的事物。显然,绩效并不像石头那样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它只是我们为了归档和沟通而创造出来的术语,它是思维的产物。因此,我们认为创业绩效不是真实存在的“行为”或“结果”,而是在观念共识的基础之上“建构的事物”。
(二)创业绩效的测量理论
在文献中不难发现,创业绩效的测量理论很多都是借用了组织绩效的测量理论,比如目标理论、社会功能理论、系统资源理论、过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绩效信息市场模型等。我们将组织和利益相关者区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并在这一框架下根据每一理论所关注的重点对其进行归类,发现组织绩效的测量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关注组织,包括目标理论、系统资源理论,其中以etzioni在1964年提出的目标理论为代表。目标理论认为组织有自己认同的终极目标,应该用实现这一目标的程度来测量组织绩效。目标理论被认为是客观的、可靠的分析工具,因为它应用了研究客体的值作为评价标准。而事实上,这一理论具有方法论上的缺陷,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客观,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相应的问题:组织可采用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目标与目标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情况。如何平衡,采用的目标是否能够真实反映组织效能,那些来自组织外部的目标并不能被随意用来测量组织绩效。在指出目标理论不足的基础上,yuchtman和seashore提出了系统资源理论,认为组织是完整的行动体,具有独立自主的功能,强调它与环境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应该用组织获取和保有稀缺而有价值资源的能力来判定组织绩效的好坏。系统资源理论对组织能力的培养具有指导作用,但是它和目标理论都只关注组织这一单方主体。
第二阶段,关注利益相关者,包括社会功能理论、过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其中以connolly、conlon和deutsch在1980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代表。社会功能理论认为组织是广泛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分子,其绩效体现在它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上。可见,组织绩效的测量不是基于组织自身,而是基于它的上一级系统,这样的评价方法就忽略了组织本身,过于看重组织的外部效应,并不能为实践中的管理者所理解。过程理论认为应该从组织成员的行为层面来测量组织绩效,关于组织承诺的前因后果模型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强调的是员工承诺度。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受到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如投资者、管理者、供应商、分销商、员工、顾客、政府、社区等,组织只有在满足了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它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纳入了组织绩效的考察范围。这些理论使我们对绩效测量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超越了只关注组织自身的狭隘,但是却走向了只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另一极端。
第三阶段,关注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代表理论是美国comell大学的rogers和wright在1998年提出的绩效信息市场模型(pefformance information markets,简称pim模型)。该模型认为组织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目标通过消费者(产品)市场、劳务市场、金融市场和政治(社会)市场进行动态调整,这两个利益团体通过获得市场出清价格达成动态平衡,这一市场出清价格也就决定了组织的绩效。比如,如果一个利润导向的企业只关注财务回报,而将有毒的液体排放到河流中,环境绩效的要求就会提高,并会给企业施压,使其内部提高涉及到政治(社会)绩效信息市场的绩效指标重要性的权重,如果参与各方对绩效测量的权重组合感到满意,市场就会出清。这个模型整合了目标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同时关注到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它指明了组织绩效测量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操作这个模型需要综合利益相关者、交易成本等多种理论,需要理论性地将微观和宏观链接起来才能很好地预测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因此它的实际操作比较困难。
(三)创业绩效的测量指标
1 单一指标与多维指标。在venkatraman建立的理论框架基础上,murphy等通过对1987年至1993年间有关创业绩效的52篇文献分析后指出,其中有31篇仅仅采用了一维或二维的绩效维度分析,而没有一篇文献中的绩效结构采用五维到八维的分析。通过实证比较分析,他们指出任何单一维度的绩效测量都不可能说明创业研究中的差异化现象,多维绩效测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真正面临的商业问题。创业绩效是一个多维结构,某些预测指标也许会与创业绩效的某个维度呈正相关,但却与其他某个维度呈负相关,因此应该在研究中包含多个维度的测量指标,并仔细界定研究关注的某些自变量与创业绩效特定维度之间的关系,不可轻易将结论概化到创业绩效的各个维度上。事实上,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多维指标比单一指标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图景,绩效测量正朝着多维指标的方向发展。不过,对于何种维度的结合是最合适的尚未达成一致性意见。
2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创业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财务指标包括净收入、净利润、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率等,它是组织活动在经济上的最终体现,一直都被认为是创业绩效测量的基础指标。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仅用财务指标来测量创业绩效具有很大的局限:首先,财务指标不能有效地反映无形资产及其产出的价值,即财务指标在空间上不能完全反映和界定整个组织的效率水平。其次,财务指标在时间上关注企业在过去某一时点或某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它侧重于追求当前的经济效益,这样就容易导致企业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从而损害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后,用财务指标测量创业绩效时存在障碍,新创企业不愿意或者是无法提供比较准确的财务数据。为了弥补财务指标的这些不足,学者们提出了非财务指标,其中包括与运营绩效有关的市场份额、市场开发能力、技术创新等指标,与利益相关者有关的创业者满意度、顾客忠诚度、员工忠诚度等,它们在反映创业绩效方面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因此,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共同使用可以更加全面、方便地测量创业绩效。
3 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客观指标指的是诸如销售增长百分比、盈利数额等确凿的数据,主观指标指的是对量表上“非常好”、“非常差”做出的主观评价。mushy的研究表明,在创业领域中有75%的研究都采用了客观数据指标,29%的研究采用了主观评价指标,6%的研究同时采用了以上两种指标。使用客观指标似乎是测量绩效的最简单方法,但是小企业的这些数据有时候很难从应答者中获得,即使得到了其准确性也很难确认,并且,客观指标不利于跨行业的绩效比较。为了克服客观指标的这些问题,研究者采用广泛的主观指标,通过更为灵活的问项设计,获得更为有用的信息。主观指标的准确性虽然有所降低,但是它却有很高的内容效度和信度。wall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主观评价法对企业绩效的测量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辨别效度和构思效度。由此,他们提出当客观绩效数据不易获得时,可以考虑直接使用同样具有较高测量效度的主观评价绩效数据来代替客观绩效数据。同时指出,由于主观和客观测量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最好在研究中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来测量企业的绩效。
4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按照测量中是否进行了企业间的比较可以将绩效指标分为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许多创业学者赞同使用绝对指标,反对使用相对指标。shoe等认为优于别的组织的相对绩效优势不能有效地反映组织的创业绩效状况,因为一个绩效优势可能不能弥补其他选择的机会成本以及时间、资本的流动成本和隐含不确定性的成本。事实上,相对于行业内有意义的竞争对手的绩效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可以排除外界不可克服因素的影响,而直接将绩效的好坏归因于组织自身的因素,因为竞争对手面临着同样的行业、同样的宏观环境;二是便于跨行业、跨阶段的进行比较,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创业阶段有不同的绩效常模,与有意义的竞争对手相比与常模相比近似,这样便于检验创业实践与创业理论的外部效度。因此,测度创业绩效关注相对指标还是有意义的,只要反映了创业的特点,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二、探索性研究
(一)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并通过可靠技术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更适合于研究一些没有刻意去限制一些行为假设前提下的事件,而是通过关注当前事件的剖析,来探讨一些“怎么样”和“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证研究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许多管理学和社会学研究者们所采用。案例研究法也有自身的局限,如结构不严谨(内部效度问题)、结论难以推广(外部效度问题)、主观偏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借鉴了前人提出的一系列改善案例研究法的宝贵经验。
(二)案例采编
访谈有利于建立主客双方的融洽关系,使访谈对象坦率直言,进而便于捕捉和了解新的或深层次的信息,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现场半结构化访谈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出于地域便利性的考虑,我们把山东省聊城市的三家创业型企业(星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创通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启点设计与策划有限公司)作为访谈样本,并在2008年12月份就公司简介、关键事件、创业感言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每家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进行了深度访谈。一般来说,公司里的高层管理人员所提供的信息比较全面、可靠,这也是当前国际范围内普遍采用的一个标准。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每次访谈我们都在争得对方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了录音,并且在每次访谈结束后都根据yin的"24小时规则”将当天的访谈录音整理成文本资料。同时,我们还会从公司相关成文文件或网络等多个渠道获取二手资料以进一步充实案例写作资料。最后根据“忠于原味”的原则将资料编辑成三个案例,并将案例初稿反馈给被访者进行检查、核实,然后加以修正、完善。
(三)内容分析
首先,我们根据研究的问题,将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情景信息的句子或段落作为最小的内容分析单元,三个案例中总共含有82个分析单元。然后,为提高本研究的可靠性,我们特别邀请了两位创业管理研究人员参与了建立内容分析类别的研究工作,要求他们用简洁的词汇来描述各个分析单元所体现出来的创业绩效测量指标,并对这些词汇进行归纳,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性、排斥性和完备性的内容分类原则,初步得到了创业绩效的rsg结构维度——声誉、生存、成长。在编码过程中,我们要求三位创业管理研究人员进行各自独立的单重归类,即把每个分析单元归人最合适的内容类别中,即使某个分析单元同时带有其他类别的属性也是如此,如果某个单元的涵义十分含糊,则放弃分析。为了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没有告诉编码者研究的真实目的。最后,我们对编码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信度一般可以通过计算编码者一致性程度得出,计算公式为ca=(t1∩t2∩t3)/(t1∪t2∪t3),其中t1表示编码者a的编码个数,他表示编码者b的编码个数,13表示编码者c的编码个数,t1∩t2∩t3表示三个编码者编码归类相同的个数,t1∪t2∪t3表示三个编码者各自编码个数的并集。计算得出本研究编码者在声誉、生存、成长内容类别上的一致性程度分别为0.91、0.95、0.89,均达到可接受的信度水平。内容效度的评定主要通过经验判断进行,一般是请一些熟悉该测量内容的人员来评判,以确定测量项目与需测量内容范畴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内容效度评定的一个常用指标是“内容效度比”(content validity ra-tio,简称cvr),它的计算公式为cvr=(ne-n/2)/(n/2),式中ne为评判中认为某项目很好地表示了测量内容范畴的评判者人数,n为评判者的总人数。这个公式表明,当认为项目内容适当的评判者不到半数时,cvr为负值,如果所有人认为内容不当时,cvr=-1.00;当认为项目合适和不合适的人数对半时,cvr=0;而当所有评判者认为项目内容很好时,cvr=1,00。为了检验本研究中各分析单元在多大程度上表示了创业绩效测量指标的范畴,我们分别计算了三位编码者对82个分析单元编码结果的cvr值,结果显示:有68个分析单元的cvr=1.00,14个分析单元的cvr=0.33。由此可见,本研究的编码结果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四)研究结果
1 声誉。我们通过对案例中关键事件的分析发现,受访者都在有意无意地将公司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以及诸如“星光房产值得信赖”的客户信任、“创通处处洋溢着家的温暖”的员工满意、合作方信任、供应商满意等称为一种成功。案例中的创业感言部分使这种成功的评价标准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而企业声誉正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利益相关者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有关企业的行为及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对企业做出的全面评价。因此,我们将这些具体的评价标准归纳为创业绩效结构的第一维度——声誉,它包含了36个分析单元。美国声誉研究所的fombrun等提出的“誉商”是目前公司声誉测量的主流方法,它充分考虑了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其有效性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验证。国内的不少学者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背景下的声誉模型。
2 生存。创业绩效区别于一般组织绩效的关键在于创业型企业就像一个新生儿一样,首先必须能存活下去。关于“生存”绩效的操作性定义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种认为企业还没有清算破产就是“生存”。但这样定义如果取样到的是濒临破产的企业,显然与研究者期望的“生存”含义不符。一种认为应该追踪创业企业的历史,能坚持很长时间仍健康存在的显然是“生存”能力很强的企业。这样定义虽然比较符合“生存”的原始含义,但却将研究样本限定在一些已经发展多年的“老”创业企业范围内,对于新成立不久的初创业企业则难以适用。新近的研究则倾向于从企业已存在的生命周期以及计划未来至少持续经营八年以上的可能性大小两个方面来衡量创业企业的“生存”绩效。这种方法相对更为全面、贴切,因而近来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青睐。
3 成长。销售额的增长、利润的增长被视为是衡量企业成败的标准,这些指标本质上体现的是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的成长,包含了41个分析单元。从现有的实证文献来看,“成长”的操作性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指标的增长,如销售额、净利润的增长等,这类指标在现有文献中运用的最多;二是获利潜能的增长,如市场份额、员工人数的增长等。很多初创企业由于市场战略定位的需要,往往在开始的相当长时间内处于非盈利状态,但实际上却很具有市场竞争力,这时只用表面的财务指标增长数据难以说明真实问题,因此可以考虑用获利潜能指标来反映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研究表明,有80%的创业者以新创公司的成长为主要目标。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和员工人数的增长作为绩效指标反映了新创企业的特点,新创企业常常没有盈利的历史,并且在初始大量投资的前几年并不期望获利;另一方面因为小企业过去收入的成长能够促进未来的成长,并且对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理论挖掘
理论源于实践,从案例中得到的创业绩效的rsg结构维度成为我们挖掘理论的逻辑起点。根据声誉、生存、成长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创业绩效关注的是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这两大利益主体。站在矛盾论的高度,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其对立性体现在一方对另一方的利益侵害,其统一性体现在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二者密不可分。得益于企业契约理论中“契约”分析视角的启迪,并考虑到企业契约理论中内部利益相关者(股东、经理)的局限,我们首先对利益相关者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将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纳入到利益相关者的范畴,然后将契约视为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契约的质量(声誉)和数量(生存、成长)的测量来测量创业绩效,在富有丰富哲学内涵的契约基础上建立的创业绩效测量理论也因此而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力。无独有偶,沈超红在其博士论文中构建了“基于合约的创业绩效理论”,并验证了其有效性。这为我们的研究节省了大量笔墨,但我们认为该理论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局限为员工与客户,从而导致操作中只是通过“员工承诺度”与“客户信任度”两个纬度来测量合约执行的质量等问题。这种狭隘的利益相关者已经遭受到了相当的批评,并且它无法对现实中的某些具体问题给出恰当的解释,这在我们的案例中已有所体现。因此,我们用能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观点的“声誉”纬度来测量合约的质量,并以此作为“基于合约的创业绩效理论”的修正。修正后的创业绩效测量理论不仅顺应了绩效测量理论的发展趋势,而且反映了创业的本质,其实践意义在于引导创业企业树立与利益相关者共赢的价值观念,进而取得更好的创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