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
关键词: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美国与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速经济增长必须保持货币金融体系的独立性。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3%左右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要达到20%时,利率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国际资本的流入。如果资本项目放开,国际资本必然会冲击我国的资本市场,受“支配国家”货币金融体系的影响。目前,我国gdp总量和货币供应量按照汇率计算只有美国的不足四分之一,对比所有发达国家的货币总量就更小了。这决定了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绝对弱势地位。一旦完全放开资本市场和实行人民币的国际化,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不能保持独立性。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是当前我国所面临的非常尖锐的问题;
我国对汇率的控制是不能放弃的——不能控制汇率就不能控制经济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
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条件下,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政策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了。保持较多外汇储备是必要的,但是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则主要取决于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程度,进出口水平则是次要的。对于我国开放程度而言,如此之多的外汇储备完全不必要。只有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和人民币的国际化不断加深,才需要重新考虑适当的比例。与之相联系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影响到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控制。这不仅是由于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的特殊的货币政策,而且直接涉及到资本项目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央银行对汇率和利率的绝对控制对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对外贸易政策要联系到国内有效需求。1990 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进口替代政策,之后实行的是受重商主义思想影响的 “重出口而轻进口”的出口导向战略。通过扩大制成品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而低附加值的出口严重损害贸易利益。通过增加出口扩大就业的政策,实际上恶化了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的出口占世界贸易比重从2000年的3.9%到2006年的8.2%,扩大了一倍多,进口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3.4%到2006年增长到6.7%,也扩大近一倍
[6]。曾经过分依赖出口的东南亚模式已经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