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味、生态环保意识逐步提高,越发重视人居环境,对小区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区的景观设计水平已成为决定小区档次高低、环境质量优劣和楼盘价值大小的重要筹码之一,也成为开发商进行产品宣传、吸引业主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也显露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弊端。
关键词:住宅小区 景观设计 弊端
一、小区景观设计的含义及弊端
景观是建筑学中一个范围宽泛、带有综合性的并难以准确定义的概念。住宅小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房屋建筑是主体,并与建筑以外的空间环境相辅,合起来成为一个景观。但是,一般的,建筑是为人们提供生存和工作所需要的空间场所的,虽然它是形成小区景观的重要内容,但其基本要求表现为功能实用、造型美观和经济等。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小区的景观多指建筑物以外的一切,包括人工的与自然的,它是小区居民活动和休闲使用的空间环境。它更要求健康、舒适、安全和具有观赏性。
小区景观设计也就是以小区中的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协调配合来满足人们的活动要求,创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空间环境为目的的工作过程。
小区景观设计发展至今已成为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准,房地产开发商也很注重它对业主的吸引力,并大力宣传以提升楼盘的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也显露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弊端。
(一)景观设计雷同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景观设计师足不出户便可获知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状况。对潮流的追求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学习应用,难免使各地的景观千篇一律,缺乏当地文化特色,大同小异,让人视觉审美疲劳。无论走到哪个城市哪个小区,都有假山、凉亭、水体、木桥等等,当然,这不可否认是对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继承发扬,但给人的感觉却是缺乏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似乎只是形式上的一种模仿,有生搬硬套之嫌。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前,应先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特色及市民需求,体会精神实质,从而融合到设计中去。只有融合了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和灵魂,设计出来的景观才具有活力和情感。
(二)景观设计与施工配合不紧
设计师的施工配合工作往往会被人们所忽略。其实,这一环节对设计师、对项目本身恰恰是相当重要的。擅于处理现场问题应该是设计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现在很多景观设计师不乐于下工地,与施工队伍缺乏沟通,导致图纸设计与施工严重脱节。业主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精益求精,这要求设计师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踏勘建设中的工地,解决施工现场暴露出来的设计问题、设计与施工相配合的问题等。如有些重大项目工程,整个建设周期就已经相当紧迫,业主普遍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针对这种工程,设计师更要勤下工地,结合现场客观地形、地质、地表情况,做出最合理、最迅捷的设计。
(三)设计过程不太合理
不少小区景观设计与整体规划是脱节的,很多是建筑建好了,再往里面填景观,怎么好看就怎么做,没有充分尊重与利用自然条件。这种“填景观”法往往会改变原有的基地,提高了成本,破坏了本土特色。其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景用结合,尊重并强化原本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使室内外充分融合,才是景观设计追求的境界。
(四)植物配置缺乏本土特征
当前许多小区的园林植物配置,从设计到营造都未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而是侧重于外表的美观表现,参观的作用代替了植物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一些小区的园林景观为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不惜重金从千里之外购回造园材料,在植物配置完全上丢失了本土特征。如北方城市的园林景观多遍植松柏,耐寒耐旱;南方地区多以热带植物为主,四季鸟语花香。如果违背这些自然规律,后期必将为之承担巨额的养护费。
(五)微气候营造不全面
小区环境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户外活动,在设计中,合理调节并处理影响人体舒适度的物理因素如光、风、温度、湿度、噪音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然而,目前很多小区景观设计在微气候营造方面的考虑是不充分不全面的,未能够将影响微气候的因素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如冬季要有充足的阳光、西北风能被有效阻挡,夏季通风良好并能避免来自太阳及周围环境热辐射的户外休息场地等等。再如,乔木的数量对环境改善功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的环境改善功能要大大超过草地和灌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相同面积草地的2.5倍,然而很多小区的乔木种植数量是达不到的。如此等等,这些影响微气候的因素很多都被忽视了。
二、结论
伴随住宅建设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小区景观设计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不能单纯为做景观而做景观,不顾具体环境,要尽量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回归自然,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设计也要讲究个性化,从而赋予设计以思想和灵魂。
参考文献:
[1]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李启明、聂筑梅.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和评价.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3]李向北、范昭平.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不足、整改思路与发展趋势.社会科学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