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分析施工企业资金紧缺问题形成原因入手,对管好用活企业资金,提出了注重投标环节,抓好资金管理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并就施工企业管好用活资金提出了具体措施。同时,就资金的有效管理提出了可操作性办法,对企业资金管理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企业资金 监管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资金始终是一项高流动性的资产。资金犹如血液渗透于企业的每一个组织层面,构成了纵横交错的运行网络。但在资金管理方面,大多施工企业面临着成员单位资金盈缺不平衡,成员企业之间交易通过外部银行结算,产生大量的资金体外循环;企业总部不能有效监控分、子公司资金支付;不能迅速掌握企业整体资金的存量、流量、流向;成员企业的筹资、投资决策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运营的效率、效益,制约着企业市场的进入能力与竞争的后续保障能力。因此,资金管理问题已成为施工企业当前刻不容缓、亟待加强的一项中心工作。
一、造成资金紧缺的主要原因
1、投标时注入履约保证金过大
近年来,建筑市场施工队伍急剧膨胀,建筑工程供不应求,注入履约保证金被作为一种普遍手段,成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队伍实力的重要条件。建设单位为防止施工失信,违反施工承包合同,有的建设项目在投标前,建设单位要求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的开户银行为其出具投标保函,金额为中标价的5%~10%不等,个别施工企业每年因办理各种保函而向银行抵押的货币资金高达上亿元,严重影响了资金周转。
2、管理薄弱,导致资金使用效益差
企业各项费用的实际开支虽然制约于计划控制,但又未能达到实际有效的控制,致使各项费用的超计划支出时有发生,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其客观原因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有许多意想不到但又必须支出的项目,增加了各项费用的实际支出数;主观原因是一些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切实有效地抓好计划控制这一关键环节。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购买固定资产超过了企业资金承受能力。企业迫于竞争和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特别是在承揽一些“高、难、精”的工程项目时,必须要具备精良先进的专项设备才能满足施工要求。为了揽到业务,企业不得不动用“家底”,或向银行借款购置专项设备。二是加大了管理费开支计划。由于承揽工程项目繁杂,点多线长,遍地开花,新开工一个点、一条线,众多人马即投入追踪信息,投标揽活,开工典礼,加大了差旅费、招待费的开支计划。三是银行账户多,资金分散。由于点多线长,上一个队伍就必须开一个银行账户,有的甚至一个单位多头开户,致使资金分散沉淀,造成浪费。四是备用金管理不善。备用金管理作为资金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被人们忽视,有的单位甚至不把它纳入资金管理的范畴,致使备用金余额日益增长,有的个人借款甚至达几十万元,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二、如何管好用活资金
1、注重投标环节
投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行业竞争的开端,是企业资金注入的源头,要搞好资金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目前,由于建筑市场不规范,一些施工企业不得不低价中标,甚至亏损也要中标,结果致使资金周转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投标之前应当科学运筹,精心测算。一是要了解建设单位资金及其到位情况;二是要了解建设单位的资质等级及其信誉程度;三是要掌握所投项目的立项审批情况;四是要确定我们的最低标价。如果该项目需要施工单位垫资施工的话,还应认真分析研究,全面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就是说必须考虑到垫资期限、存款与贷款利息的差额以及建设单位的偿还能力等诸多因素。通过全面分析之后决定该标是否可投,再做出正确的决策。要始终坚持“项目要选准,期限要明确,效益超利息,资金有保障”的原则,坚决反对有标必投,盲目追求中标率或只讲求产值不讲求效益的片面思想。
2、加强资金管理,管好用活资金
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推行现金预算管理制度。现金预算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定期编制现金预算表的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支出进行预算平衡,并严格按照现金预算表计划,组织落实当期现金流入,执行当期支出项目,以达到
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一种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手段。实施现金预算管理,能充分发挥财务工作的管理职能,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通过对资金周转的全过程组织控制,达到缓解资金紧张状况,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目的。因此,现金预算应本着“量入为出,节约使用,保证重点”的原则编制。对编入预算的现金收支项目要进行认真分析,现金收入项目要确保按期落实;现金支出项目要逐笔研究,优先供应施工生产和经营急需以及职工工资的发放。施工垫资、履约保证金、购置固定资产都要提出可行性报告,不但要看单位财力的可能,而且要充分考虑资金的供需情况,要把“以收定支”作为供应资金的依据。财务部门要及时给领导提供资金收支情况,为企业经营决策当好参谋。
(2)控制专项设备的购置。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一是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要做好设备购置的论证工作。论证是不是急需购置的设备,是不是性能最好的设备,是不是质优价廉的设备。二是根据本企业的施工专长,侧重于一个专业设备的依托,成龙配套。三是在承揽到“高、难、精”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同时购买配套设备,以提高设备使用效益。四是设备的需量和型号,必须与本企业的经营能力相适应。五是以设备的先进、适用为前提,避免脱离实际的贪大求洋。
(3)压缩各种费用支出,强化计划管理。企业必须做到支出有计划,开支有标准,成本有控制,坚持“一支笔”审批签字制度,促使资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同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冲击下,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各级第一管理者和财务人员要加强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制,强化成本控制,真正做到节支降耗,杜绝浪费。严格内部管理,做到各项开支必须遵守有关财务规定,不得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标准,达到扭转资金困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强化资金集中管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施工企业可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对企业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管理形成的作用。一是聚沙成塔,积小钱办大事。施工企业的成员企业或机构设立之初大多数会在当地银行开设银行账户,进行资金结算。在这些成员企业的银行账户中会或多或少留存一些资金余额。从单个账户看,一般都不会很大,但集中起来看,其总量有可能是一笔巨大的数字,能够满足较大的资金需求。二是统筹安排资金,按照企业及其分、子公司的发展需求合理调节资金。由于施工企业的成员企业分布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它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就有可能不同,资金使用高峰与低谷交叉出现。通过对企业的全部存量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可使资金紧张的企业能够获取集团的奖金支持更好的把握发展机遇。三是内部融资,节约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融资机制,充分利用各分、子公司的闲置资金,一方面有行于减少企业外部融资的总额,节约利息费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统借统还,获取规模效益。
(5)降低施工垫资的风险。为了避免施工垫资所导致的拖欠款恶性循环的隐患,企业对新上的工程项目,原则上不准垫资施工。对个别工程项目因维护企业信誉,并且建设单位有明确要求需要垫资施工的,必须要有具备担保资格的建设单位进行担保,并经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6)做好各项保证金的监管工作。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向建设单位支付的投标保证金,应在招标文件规定时间内,落实专人负责催收。企业在中标后,向建设单位支付的履约保证金,应根据招标文件或施工合同规定的返还方式和时间,及时成立催收领导小组,并明确责任人和催收目标,确保按期收回。
(7)抓紧各种拖欠款的催收工作。一是企业对内部和外部拖欠的各项款项,应逐项逐笔建立台账进行管理,并对每项拖欠款的发生时间、金额、形成原因和债务人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资金安全可靠。二是企业对各项拖欠款的清理和催收工作,必须落实专人负责,实行责任制管理。对按期催收回拖欠款成绩突出的责任人,应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未能履行职责,应收而未收回拖欠款的责任人,应视情节追究经济责任。三是对个别拖欠时间长、情况复杂的应收账款,在第一手资料齐全,申述理由充分和法律受理有效期内,力争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欠款,规避坏账债权的隐患。
(8)加强备用金的管理。一是要严格备用金借款规定,对已挂账的备用金,应在规定期限内督促借款人办理报销手续,坚持“前账未清、后款不借”的原则。二是备用金应按借款单位设置明细台账,逐笔登记备用金的借款及报销情况,每季进行核对,对拖延不还又无正当理由的借款
人,应及时从其工资、奖金中扣回。三是对调出人员必须全部偿还备用金借款,并经财务部门签字后,方可办理有关调转手续。
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如何管好用活资金是关系到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说起来简单,运作起来复杂,因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当前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管好用活资金是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企业尤其是财务、经营、计划、物资等部门应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改进方法
由事后分析改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真正做到“高度集中、科学预算、高效运转、严密监控”,把资金管理当作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重视起来,并始终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同时克服那种单纯的只顾生产,不顾企业经营管理的思想。只有这样,资金才能管好用活,企业才能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夏乐书: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张绍学:公司财务理财学.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1998。
[3] 罗福凯:现代公司理财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4] 尹书亭:公司财务管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
[5] 谷祺:现代企业理财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6] [美]道格拉斯.k.爱默瑞: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 向平:公司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