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和重大贡献一再表明,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发展;民营经济;经济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化改革的方向,将是全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各种垄断行业,只有民营经济活了,中国的经济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五年,“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的发展并不很顺利,一度存在“国进民退”的担忧,诸多民营企业家在观望。因此,必须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从战略的高度提升民营经济的地位,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一、继续深化经济改革,力发展民营企业
1.强化市场规划和布局,推动产业聚集和产业升级。中国民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也有少部分发展成为大型企业,但毕竟数量有限,有待进一步发展。市、区县经济都要高度关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关系偏弱的现象。鼓励本地中小企业与国内外企业配套协作。通过大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资金和进行管理技术培训等发展中小企业,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参股,建立以资本联结为纽带的配套合作关系。通过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使那些“小、散、多”的民营企业逐渐联合起来,在一定区域相对集中,生产同类产品或系列产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块状经济、簇群经济和区域产业链。
要把加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能够同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的产业,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连片开发、统一经营,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生产、加工基地。一是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增强园区对民营经济的吸纳力。近年来,许多地方以工业化为核心,依托园区办工业,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业园区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解决就业的主渠道。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强力支撑。要完善优惠政策与服务措施,大力引导民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民营经济的集聚区。二是坚定不移地招商引资,发挥大项目对民营经济的带动力。当前,一些地方的民营企业在前期投资后,没有持续的投资能力,严重制约着自身的再发展。主攻招商引资,靠大联大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大势所趋。三是积极实施产业对接,利用好经济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找准区域分工的产业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全方位承接沿海发达地区梯度转移过程中,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支柱产业,不断增强民营经济的发展后劲。
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质量。目前,一批民营企业已初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经过“发财”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具备了一定的成长能力。但随着市场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企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切实转变顾此失彼的单向发展模式,深刻把握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方法。要统筹企业发展和产业发展,敏锐把握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趋势,主动选择加入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产业集群规模大、专业化协作水平高、功能配套完善的核心区块内,成为相关产业链条中的一环,以此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实现品牌效应、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能够共享的纵向集群化发展。
增强民营经济市场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提升民营经济质量,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培植龙头企业。发展一个龙头企业,就会兴起一个产业,带活一方经济。应完善政策措施,落实扶持计划,重点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大户,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广大中、小户发展。二是组建集团公司。组建集团公司,以规模经营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有品牌优势的民营企业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实行专业分工与协作,加速品牌聚集和资本聚集,形成具有更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三是成立行业协会。一个行业协会实际就是一个产业群,可以搞活当地农副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适时成立行业协会,就能实现强强联合、强弱联系,共闯市场,增强整体市场竞争力。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经济的杠杆,引导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率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大技改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国民营企业正以填补市场空白、迅速扩张为主要内容的“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但是民营企业要经久不衰、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向高新技术进军,实现民营经济产业的升级换代,并以此作为民营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突破口。要抓住机遇,围绕品种、质量、效益,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压缩过剩的一般产品生产能力,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使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和振兴。要抓住主业大力开展民营企业并购,实现低成本扩张,壮大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培养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推进强强联合,培育若干拥有名优产品、先进技术、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自身要重视技术改造工作,把技术创新列入企业发展计划,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控股化和集约化,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还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1.明晰企业产权制度,实行产权多元化。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首先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造。与国有、集体企业相比,多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产权清晰,也正是凭借这一优势,使得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呈现出无可比拟的活力。但是,产权清晰并不等于资本结构的集中单一,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的一些民营企业却还是固守单一的私人所有制,这必将限制企业的壮大和发展。企业如果长期处于家族持股状态,即不愿意外界参股,也不打算走产权多元化的道路,企业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的积累和原有股东的再投入,融资渠道不畅势必限制企业的发展渠道。民营企业必须把眼光放长远些,胸怀放豁达些,要敢于创新产权这一核心制度,敢于引进资本,善于让度股份,逐步把企业推向股份化、社会化、公众化。也就是说,民营经济要想发展壮大、长治久安,必须突破家族独家投资的封闭性,实行产权多元化、开放化的混合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能够使产权私有和公有的优点更优,弱点更弱,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提升的所有制形式,能够形成长久的经济增长动力,具有其他所有制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
2.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不仅要追求经济规模的扩张,更要追求企业内涵的发展。针对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问题,必须走管理创新之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积极引进适合本企业的高效、开放的科学管理模式,改变单一的家族式管理,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内部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要按照公司法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善于经营、敢于决策的领导班子,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确立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规范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治理机构创新,使民营企业管理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科学。民营企业老板们应从独裁式、家族式的管理向民主管理,聘任优秀经营者管理企业过渡;要能够信任优秀管理者,大胆地放权,以便自己从琐碎、繁杂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企业重大管理项目;要吸取一些优秀民营、“三资”企业的管理经验,还要勇于吸收国企的一些管理精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创建先进科学的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还要能够慷慨奖励做出重大贡献的高级管理者和科技人员,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以管理方式改革创新带动体制完善。
3.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和能力。民营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企业家不是职务而是一种素质,要做好企业首先要做好人,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品和宽广的胸怀,有德者才得人才得财富,企业经营管理者唯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发挥企业领军人的作用。政府要把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提高企业家素质的各种制度,做到有领导分管、有组织机构、有培养规划、有扶持政策、有财政支持、有联系和表彰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家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竞争能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民企老板必须认识到:企业是社会的,不是民营企业所有者的,企业不仅仅为股东负责,更重要的是为社会负责,这样才能使企业成长于行业,溶入于社会,培养和改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企业不能把利润最大化作为发展的唯一目标,而要把经济利润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作为发展的根本追求。以人为本,要求民营企业牢固树立与内部员工共建共享的观念,通过建设全体员工认同、富有个性、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发展的凝聚力,通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来培养、吸引、留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实施有关劳动法律、注重员工培训、落实社会保障等方面来提高劳动者素质、维护广大员工合法权益,最终通过促进企业发展、建立工资增长正常机制,努力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关爱员工。以人为本,要求民营企业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变功利文化为责任文化,进一步强化诚信立企、诚信兴企观念,既与客户讲诚信、与商家讲诚信,又与消费者讲诚信、与员工讲诚信,善求义中之利,在生产中杜绝偷工减料、添加有害物、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防止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现象发生。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还要靠政府推动,既要有政府支持,又要有法制保障,随着私人财产保护法的建立,应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就地方政府而言,工作的重点应当是促进本地市场因素的发展,而不是自己直接扮演市场主体角色。要千方百计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鼓励创业,并使其蔚然成风。一旦具备了这样的氛围,不但已有的民营企业可以得到提升,还可以使民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
1.完善民营经济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要制定尊重、鼓励、保护、表彰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清理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营造对民营经济政治上认同,社会上尊重,政治上支持,经济上保障的良好氛围,以促进民营经济更快发展。要取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制止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要健全市场环境,改进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和监管,克服对民营经济的偏见,解除在融资、参与工程竞争投标、获得土地使用许可、出国(境)商务考察等方面对民营经济的歧视。
要给予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平等地创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民营经济享受国民待遇,首先是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准入条件,给予民营企业公平的竞争环境,吸纳更多的私人资本。凡是竞争性行业,都应该允许私营企业进入。目前仍由国有企业控制的传统垄断性行业,也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适当的方法允许私营企业逐步进入;凡属已经和将要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应当先对私营企业开放。除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政府明令禁止和限制的产业范围以外,个私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投资领域。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和颁布《私营企业投资产业目录》,具体规定哪些行业鼓励私营企业进入,哪些行业允许私营企业进入,哪些行业限制私营企业进入,以及非开放行业的开放时间表,以引导私营企业的投资方向。鼓励个私企业从事市政公用事业、社会福利事业、教育、学校后勤服务、文化产业、旅游景点、交通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的投资经营。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自由流动,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完善民营经济的投资体制和融资渠道。要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到今天,投资优惠政策再也不能分所有制,不能分内外与国别。一是理顺税制,减少重复征税,取消按所有制划分的差别税收政策。对新创办的民营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对民营企业科技含量高、更新周期短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制度。尽快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的改革。二是增加财政支持。国债贴息范围应由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扩大,取消享受技改贴息优惠政策的企业所有制限制,技改贴息要坚持技术进步的标准,对国内企业(不分所有制)只要技改投资项目确实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水准、市场前景良好的都可给予贴息优惠,要特别重视对装备工业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以及其他可以带动结构升级的技改项目的贴息支持;有重点地安排一部分财政资金或财政贴息,带动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建设。三是建立和完善为民间投资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要设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制定适应民间投资特点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方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专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规范经营和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在贷款政策、贷款利率上要将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同等对待,在条件审查、办理程序上更加灵活便利。要积极向民营企业宣传金融产品,提供结算、汇兑和财务管理等多种服务;要努力开展票据融资业务,对信誉优良的民营企业开办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民营企业债券;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充分运用个人生产资料、财产所有权、财产使用权、企业经营权、知识产权、持有的股权、承包经营权以及其他可用于担保、抵押质押的财产或权益进行抵(质)押并经公证机关办理公证,赋予强制执行等措施,扩大贷款范围和规模。四是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非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造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对城乡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为其创造有利的外部经营环境。要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证城乡合作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安全,增强存款人对城乡合作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允许私人开办银行;允许具备必要条件的民营企业运用发行债券和股票上市等手段进行直接融资,上市核准应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
3.完善民营经济的服务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民营企业增强竞争力不可缺少的因素。政府应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政策、信息服务。构筑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的完整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服务体系、信息咨询服务体系、金融财务服务体系、技术开发服务体系、市场营销服务体系。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支持体系的重点,应放在互助合作、信息共享和创业帮扶等方面。发展民营经济需要生产性服务,也需要管理性服务。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与监督。哪个部门审批的,就由哪个部门做好后续的监管工作。民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性服务,不能完全依赖国营与外资经济,应主要由自身提供。因此,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新兴服务业势在必行。应该成立民营经济行业协会或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并带动社会专业服务和民间中介服务,共同构筑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提供创业辅导、政策咨询、管理诊断、市场信息、投资指南、资产评估、技术援助、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