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宏观调控下海南经济周期波动与成因分析

摘要:作为一个典型的海岛省份,与内陆省份相比,海南经济运行必然有其特殊性和差异性。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深入探讨海南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本文从宏观调控的视角全面考察了建省以来海南经济的运行特征,深入分析了历次宏观调控对海南经济的影响,在实证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宏观调控对海南经济周期性影响的效应和原因,并提出了海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调控;海南经济;周期波动

   海南建省办特区仅2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海南却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从一个比较封闭的海岛发展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海南经济发展体现出较多的特殊性。历次宏观调控成为直接影响海南经济的外部环境因素,而海南经济基础与经济结构则是影响海南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原因。
  一、建省以来海南经济的运行特征
  (一)海南经济整体走势与全国经济同周期
  建省以来,海南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明显,经济发展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再从平稳恢复到较快增长的经济运行轨迹。与全国经济运行周期相比,海南经济经历了建省初期泡沫快速累积与破灭的特殊阶段,但海南经济的发展终归离不开全国大的宏观经济环境。如图1所示,除了中间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相对平稳以外,海南和全国的经济增长几乎同时经历了两个大的经济周期:经济同步从收缩走向扩张,再从扩张步入下一个经济收缩的循环。总体来看,海南经济与全国经济具有显著的同周期性。
  (二)消费增速与全国趋同,投资增速“两头高中间低”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消费是拉动海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有限。消费方面,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表现出了与全国高度的一致和趋同。从图2可看出,自有统计记录以来,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与全国水平相当,未出现明显的背离,海南的消费增速与全国保持了较好的同步性和一致性。投资方面,从图3中可看出,建省以来海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经历了一个“高—低—高”的增长过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出了明显的“两头高中间低”的形态。
  (三)三次产业的增长呈“两高一低”态势
  分产业来看,海南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速较高,第一产业的增速相对较低,三次产业增长呈现出明显的“两高一低”态势。如图4所示,从波动程度来看,在构成海南经济总量的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速波动较大,波动幅度分别达到了55.8和75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增长相对平稳,波动幅度不足10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来看,建省以来第二、三产业的平均增速分别为14.6%和13.5%,明显高于第一产业8.4%的平均增速。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来看,建省之初,第一产业在经济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1991年以前gdp中第一产业占比一直维持在40%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到1992年三产业在海南经济中的占比超过了50%,并且在随后的年份中一直保持在40%以上;近年来在“大企业进驻、大项目带动”的指导思想下,海南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第二产业在经济的中的比重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20%稳步提升至2008年时创记录的29.04%的,但该比重长期未突破30%。目前海南三次产业结构特点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海南产业结构还有较大优化空间。
  二、宏观调控对海南经济的效应分析
  自建省以来,海南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宏观调控。尽管由于各次宏观调控出台的背景和调控的重点有所不同,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海南经济历次宏观调控效应有所差异,但整体而言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对海南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当经济处于起步阶段时,经济总量小和基础薄弱的特点使海南易受外部环境干扰
  海南建省之初便遇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力度较大的一次宏观调控。1989年,针对我国经济运行长期积累的不平衡,十三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作为当时的工作重点。由于当时全国经济失控的范围广、影响大,因而宏观调控也体现出一刀切、力度大的特点,基本采用行政命令的方法进行“急刹车”。海南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经济基础还不稳固,在这种大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直接冲击,经济增长速度从建省第一年的9.7%快速下降至1989年的5.7%,经济稳定增长的势头受到影响。
  (二)宏观调控冲击下经济大起大落,地方经济金融机制长期难以恢复
  地方经济的脆弱性决定其应对外部冲击能力较弱,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便是典型证明。1993年中央开始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和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对海南经济金融运行影响十分深远。宏观调控后海南全省遗留的“烂尾楼”总面积达1631万平方米,当时海南房地产积压量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经济大起大落致使全省经济金融运行机制被严重破坏,之后海南经济发展一直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衰退和缓慢恢复阶段。区域金融发展一度停滞,近十年时间里无一家股份制银行进驻海南,岛外资金撤离加剧导致融资功能严重萎缩,海南信用环境在很长时间都未能得以恢复[1]。
  (三)区域经济的“小气候”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大气候”相叠加时,海南经济波动性明显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一度以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较好的投资收益成为全国投资热点地区,海南经济一度超常规增长,1992年全省gdp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7个百分点。1993年中央开始宏观调控后,海南经济快速下滑,1992—1995年4年间年均下降9.5个百分点。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颁布后,海南经济发展再度提速和升温。2010年第1个季度,海南经济增速同比增长25.1%,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在国家连续出台两轮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举措后,海南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上半年gdp增速比一季度回落5.7个百分点,前3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回落7.5个百分点。
  三、海南经济易受宏观调控影响的结构性原因
  (一)经济增长过分倚重投资拉动的格局有待改变
  自1988以来,海南的资本形成率一直高于全国水平,年均高出全国水平近13个百分点,个别年份海南的资本形成率甚至达到了67.7%,高出全国水平30多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对投资需求的过分依赖程度可见一斑。作为海南经济内生增长最主要动力的社会消费却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明显的不足。自建省以来海南的最终消费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终消费率年均较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社会总体消费能力与全国相比有不小差距,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能力不足。同时,作为一个典型的海岛型经济体,进出口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又一直微不足道,对经济的贡献十分有限。
  在驱动海南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中,消费和进出口两大“引擎”动力不足,唯一的给力的“引擎”是投资,而投资又是最容易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这就决定了在海南在目前过分倚重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受全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必然会较大。海南经济增速与投资增长存在强烈“共振”的特征在图6中得到了直观的反应,海南投资增速较快的年份往往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年份,而一旦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投资增速放缓,海南经济增长就动力不足,经济增长的步伐也相应放缓。
(二)经济增长受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等周期性行业影响较大
  按照产业经济理论,如果某一个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5%就可以认为该产业已经成长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根据这一判断标准,一直以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都是海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统计数据显示,海南建筑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就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支持海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1988年以来海南建筑业在gdp中的平均比重为7.6%,同期全国的建筑业在gdp中的比重约为5.6%,海南建筑业对经济的贡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图7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增速情况,从中可看出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大幅领先于全国水平,房地产行业是带动海南投资乃至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力量。虽然受上一轮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影响,房地产业在海南gdp中的占比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低于全国水平,但是自2007年以来房地产对海南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已连续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至2009年房地产业在全省gdp中的占比已达7.36%。综合来看,自1988年以来海南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在海南gdp中的共同占比平均约为12%,同期全国这两个产业在gdp中的平均占比只有9.8%(见图8),可见海南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拉动海南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根据一般的周期性行业划分标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受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影响明显,属于典型的周期性产业(见表2)。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在宏观调控中往往都会受到首当其冲的冲击,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在建筑和房地产两大周期性产业对海南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12%,2009年建筑和房地产业对海南经济的贡献率高达16%的情况下,建筑和房地产产业对经济的影响较大,经济增长就难免会受到宏观调控“指挥棒”的显著影响[2]。如图9所

示,海南房地产开发总投资增速与海南gdp增长之间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海南经济与房地产开发投资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共荣”关系。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宏观政策宽松,海南房地产投资开发增速快时,房地产热拉动了海南经济的快速增长;到90年代中期,国家宏观政策紧缩,海南房地产投资开发增速出现“急刹车”时,海南经济的增长速度也随之急转而下;近年来在走出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阴霾后,房地产投资的较快增长又重新拉动了海南经济的较快增长。
  (三)工业基础仍不稳固,工业增长波动过大
  海南省工业基础不稳固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工业企业经营能力较差。盈利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足。1999年以前海南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差的问题十分突出,企业的资本收益率长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特别是1996年的海南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的资本收益率甚至一度超过了-3%。虽然在1998年推行国企改革后海南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从2000至2008年的绝大多数年份中,海南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见图10)。
  二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结构不合理,影响其可持续性。一方面,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仍主要由上游资源型部门和中下游行业具有较高定价能力的部门的高额利润拉动。这种粗放式增长不仅难以维持,而且收益于价格上涨的增长基础也不稳固,一旦经济减速,企业利润将在外部需求减弱背景下大幅压缩。另一方面,逐渐拉大的生产价格“剪刀差”制约了工业企业利润的提高。自2005年以来,海南上游行业价格涨幅一直高于下游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下游企业盈利空间,对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较强的约束。特别是2009年在海南工业经济逐步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上下游产业间的生产价格“剪刀差”在快速拉大,严重挤压了海南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空间。如图11所示,自2009年中以来海南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之间的“剪刀差”在不断增加,至2010年5、6月,海南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高出了11.4和12.7个百分点,为10多年来的历史新高。
  三是工业结构中优势产业相对单一,对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医药制造业的依赖过大。海南是一个典型的海岛型经济体,工业的产业种类并不齐全,工业结构中的优势产业也相对较少,目前推动海南工业发展主要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医药制造业。从表3中可看出,2006年来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医药制造业的产值在海南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到了32.15%,而在2007年一些大的石化项目在洋浦开发区投产后,这三个产业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2008和2009年分别达到了46.2%和46.7%,几乎占到了整个海南工业的半壁江山。海南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增长主要依赖少数几个产业的发展,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石油化工等几个主要产业带来冲击就容易导致整个海南工业的剧烈波动。
  海南工业基础的不稳固直接导致了工业增长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从图12可看出,海南工业增加值增速上下跳跃的特征十分明显,增速的最大值为45%,最小值为-5.4%,波动幅度高达近50个百分点,波动程度远比全国剧烈。工业是海南省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对海南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海南原本就工业基础薄弱,一旦遇到宏观调控的叠加效应,海南工业增长的波动幅度会被进一步放大,工业的波动也最终会在经济增速的涨落上得到反映。
  四、对新一轮宏观调控背景下海南经济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从海南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历次宏观调控对其影响来看,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一是经济总量小的地区在自身经济基础不牢固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区域发展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双重影响,进而引起经济的较大波动;二是经济的大起通常伴随着大落的过程,经济金融机制在这种波动中受到破坏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三是短期超常规增长并不能夯实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任何脱离内在价值的价格泡沫都将破灭,过度依托房地产业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极易导致风险不断的积累。
  因此,当前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海南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更为持续稳健的增长策略,在经济金融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重点解决一些结构性矛盾,增强海南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并以此增强地方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一是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目标,切实建立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并体现海南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特点。大力发挥海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积极推动海南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重点扶持包括现代交通、现代物流、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及海洋工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海南产业全面升级[3]。
  二是要注重优化投资结构。在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推进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意见,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地方投资要进一步防止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避免经济增长的空心化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泡沫。强化地方房地产业的长期发展规划,防止项目一哄而上,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特别要加强市县房地产发展的规划[4]。
  三是要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海南应结合我国“十二五”规划政策重点,出台更为持续稳健的增长政策。在逐步淡化gdp增长单一目标的宏观背景下,紧密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利用政策优势大力改善海南消费环境,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良性互动、平衡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罗海平,钟坚.海南经济特区20年的审视与展望[j].经济前沿,2008(9).
  [2]佚名.海南经济发展五大教训应记取[j/ol].[2001-02-05],http://gzdaily.dayoo.com/gb/content/2001-02/05/content_65 043.htm.
  [3]陈一夫.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j/ol].[2010-12-10],http://house.hinews.cn/pagenew-32818.html.
  [4]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定位研究[j/ol].[2006-12-04],http://www.jrj.com.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政策调控期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中国宏观经济变量跟踪分析杂志2012年第3期目…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杂志2013年第2期目录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关系分析
    广东房市调控空炮
    2012年12月份内蒙古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
    宏观调控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与对策
    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对股票市场收益及波动性的…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分析
    经济稳定与持续繁荣的宏观分析
    论房地产市场虚拟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均衡关系的计量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