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各国金融管制逐渐放松,国际资本流动日趋自由化,同时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交易所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联盟,企业跨境上市日趋频繁。在这种大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向海外资本市场。从八十年代中期中资企业在香港的窗口公司在香港买壳上市掀起的红筹热潮,到九十年代开始的国有企业海外上市,中国企业在香港股市已形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企海外上市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一些重量级旗舰型企业纷纷在海外上市,以至于国内市场出现了“保护上市资源”的呼吁,还有“不要贱卖国有资产”的呼声。但我们知道,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历程是颇经波折的,它不仅仅是上市筹资这一简单行为,它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开拓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维护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以h股为主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宏观贡献进行详细剖析,以期大家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有一个客观地认识。
海外上市(亦称跨境上市)是指在一个司法地注册成立的公司在另一司法地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按上市地点不同,中国企业在海外发行的股份有h股、n股、l股。h股指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外资股,n股指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外资股,l股指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外资股。由于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占海外上市企业总数的80%以上,所以本文集中对h股现象进行分析。
一、h股上市对国内经济的贡献
1、有效筹措外汇资金的手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始于短缺经济背景下,资本的瓶颈制约作用十分明显,仅仅靠国内资金是无法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需要的,吸收外资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吸收外资多为“三来一补”、“出口加工贸易”,到九十年代我国利用外资结构有了一定变化,中国企业开始在海外上市直接融资。利用证券市场筹集外资不仅可以不受国家外债规模的限制,而且可以通过境外股东的监督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真正体现公司价值,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筹资效率。同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孕育着巨大的潜在投资机会,对国际投资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就为中国利用海外资本市场筹集外资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毗邻大陆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以其独特的优势地位和敏锐的商业气息吸引了大批中国企业到香港筹资。
自第一家h股企业在香港上市以来,在过去的12年间,香港已经为304家内地企业成功融资达9,000多亿港元,其中109家h股公司融资达2,500亿港元。下表为历年香港主板h股ipo及再融资情况(单位:百万港元):
资料来源:香港联交所网站
据统计,1997—2004年香港市场首次发行筹资额最高的10家企业分别是: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人寿(h股),中国石油化工(h股),中国石油天然气(h股),中银香港,中国平安保险(h股),中芯国际,中国电信(h股),中国海洋石油。这些公司筹资额都在100亿港元以上,其总计ipo筹资额达到了2,235.7亿港元,占h股主板市场筹资额的89.4%。这些公司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石化、电讯、金融等特大型企业,通过在香港发行h股并上市,不仅使这些企业筹措了必需的建设发展资金,更为其赢得了超速发展的宝贵机遇,成就了国内一批世界重量级企业。
2、有利于国内企业国际化发展
在企业筹备海外上市过程中,一方面必须改革管理体制、转换经营机制、采纳国际标准的财务和会计制度,以符合和遵守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和其它有关法规,使企业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需要配合中介机构与监管机构的工作,以更好的面对投资者与市场的选择。同时,企业在香港上市后,其未来得发展营运便要考虑到国际投资者的期望,并接受其监督。这就要求企业无论是股权结构、经营管理、金融投资、行政模式等都要按国际标准的程序进行,这无疑也大大加速了国内企业的成长,特别对国有大型企业的体制改革和转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力量。
此外,国内企业在香港上市,有利于国际投资者了解企业,提高企业的国际知名度与声誉,如中石化、中石油、中移动等行业中坚和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渐露头角,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有助企业引进国际战略性投资者,促进企业的业务打进国际市场。对致力于拓展海外市场,进行跨国经营活动的中国企业,海外股权融资带给企业资金,更带给企业知名度,使企业不费广告费即可获得较好的宣传效应。2003年中国人寿在香港上市时,成功引进aig为其策略股东。2004年中国平安保险在香港上市,汇丰银行和高盛成为其战略投资者。著名国际机构的加入,无疑提升了公司的运营能力和海外市场拓展能力。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资本市场是开放的、自由的,以香港资本市场为桥头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成为国内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3、为国内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中国股市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发展,学习成熟资本市场的运作和监管经验是十分重要的,而推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为之提供了良机。h股筹备之际,国内的《公司法》与《证券法》尚未颁布,当时国内股份公司设立的法律依据是国家体改委1992年颁布的《股份有限企业规范意见》。为使h股在香港发行上市成功,针对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规则》,内地与香港两方面专业人士组成“内地香港证券事务联合工作小组”和法律专家小组共同探讨相关法律差异和弥补措施,并制定了《到香港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以解决两地法律差异。《公司法》实施后,根据《公司法》的授权,国务院制定了《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筹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这些h股公司的挑选和发行上市筹备工作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相关法律监管制度框架、财务会计准则、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的建设。
h股上市吸引了大批国际投资者的投资,这些国际专业投资者、证券分析师善于依靠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和金融市场指数,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对上市公司进行专业估值,这不仅仅会影响公司股票价格及其走势,而且会影响公司治理行为及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政府及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方法。同时,h股发行上市的准备和推进过程中为我们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国企管理人才的国际化提供了契机。在与国际同行的合作过程中,我们的参与者无论是专业素质还是职业精神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这个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大部分至今仍活跃在我国证券市场,并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专业力量。
二、h股上市对香港经济的贡献
国内企业在香港上市,大大提高了香港资本市场容量,拓宽了市场的行业分布,丰富了企业特征,加之香港市场本身良好的素质,以及世界看好中国经济成长性的投资环境和气氛,使香港资本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显著增加。
1、提高了香港资本市场容量,并已经成为香港市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这里首先对h股来港前1992年香港市场的基本情况与2004年香港市场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下面是1992年与2004年香港市场总市值,上市公司总家数及成交量的比较:
从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看,1992年底的总市值为13,322亿港元,而2004年底国内企业的总市值已达到20,204.5亿港元,相当于香港市场总市值的30%。其中h股市值4,615.3亿港元,红筹股市值14,100.8亿港元,境外非国有企业市值1,488.4亿港元。
从香港证券市场(主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家数看,1992年底只有上市公司413家,到2004年底共有上市公司1096家,其中国内企业共304家,包括h股公司109家,红筹企业84家,境外非国有企业111家。国内企业家数相当于香港上市公司总家数的28%。
从香港证券市场成交量看,1992年全年的总成交额是7,006亿港元, 2004年的成交额(包括主板及创业板)已达34,232.78亿港元,其中国内企业全年总成交额16,651.3亿港元,包括h股全年总成交额9,410.6亿港元,红筹股全年总成交额6,147.6亿港元和境外非国有企业全年总成交额1,093.1亿港元。国内企业全年总成交额占香港市场成交总和的49%。
数据表明,过去十多年中,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市场的分量逐步加强,总市值从1994年的4.78%提升到2004年的28.13%;发行人家数从1994年的11%提高到2004年的28%;成交金额从1994年的9%提高到2004年的49%,成交金额的比重超过市值和发行人数量的比重,充分反映国内企业在香港市场交投活跃,已占香港市场总成交金额的半壁江山。
2、拓宽了香港市场的行业分布,丰富了企业特征
香港证券市场过去一直倚重地产类股份,国内企业进入香港市场后,大量工业类、能源、电讯及金融服务类公司的上市,使香港市场结构渐趋多元化。这种结构性的变化极大的增添了香港资本市场的活力。
根据香港联交所的分类制度,1996年底香港证券市场地产类股份占总市值的31%,到2004年底该比重已下降至5.5%;金融类股份所占的比重由23.2%上升至29.8%;工业类股份所占的比重由零上升至16.13%;其他类(主要是电讯类)股份所占的比重上升至15.98%。
2004年香港主板的72家h股公司总市值4,551.52亿港元,其中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市值达3,034.43亿港元,占66.67%。而从行业分布看,工业类公司4家,占前十家市值总额的51%;金融类3家,占前十家市值总额的27%;其他类公司(主要是电信、能源、运输等基础设施)3家,占前十家市值总额的22%。
3、提升了香港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
h股公司的上市吸引了国际投资者的大量资金,近两年香港联交所的集资额在世界各证券交易所排名逐步上升,2004年更是排名第二。据统计近几年香港市场ipo集资冻结资金最多的前10家公司,90%为中国背景的公司,而h股更占绝大多数。其中中国人寿、紫金矿业、长城汽车、潍柴动力ipo发行冻结资金皆接近或超过千亿港元,创下全港倾城排队认购,承销团不断加印申购表的火热局面。
内地股份在香港证券市场的重要性愈来愈高,虽然有些公司股份亦在海外其他市场交易,但在香港的交易占总交易额的比重较大,约为70%。此外,由于香港与内地语言相通、交通便利、聚集了大量基金和投资机构,对中国经济有研究的海外分析员,也几乎都集中在此,加之十多年的发展经验,都是其他国际资本市场无法相比的优势。香港交易所未来的发展目标,为企业提供高效的融资渠道以及一个公平和具有高透明度的交易市场,并继续使香港成为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市场。
三、结论
国企海外上市的历程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思路的直接延伸和实践。发展资本市场以推进国企改革的思路直接决定了国企海外上市的进程。以融入国际资本市场为导向的国企海外上市之路,逐渐由单一的国企上市演化成多种经济成份的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资本通过香港资本市场这一交易平台,直接融入并极大地加速和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国内企业由最初的被动适应国际标准到主动积极遵循国际准则,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市场化运作,这正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必由之路。我们相信将有更多中国公司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合理筹资,并通过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屹立于世界500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