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温家宝总理指出,湖北省要利用好科教实力在内的五大优势,做大做强湖北 经济 。近年来,湖北省在 电子 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但是也存在产业规模小、骨干龙头 企业 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度不高等不足。本文认为,湖北省要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化进程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化 演进路径
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参加湖北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武汉是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应对 金融 危机时,更加需要利用好区位优势、 工业 基础好、 交通 枢纽、商贸中心条件和科教实力雄厚等五大优势,在中部崛起中要起带头作用。
近年来,湖北着力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四大行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尽管如此,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产业规模小,我省高技术产业规模只有广东、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的1/3;骨干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未形成分工协作的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度不高。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投资人不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因此,如何利用好和发挥好湖北省的五大优势,如何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争得先锋,如何做大做强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
一、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规模化的机制
1、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创立了绝对贸易理论。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利益的驱动下,主观上为自己利益的微观经济主体可通过分工和贸易利用自己的绝对优势客观上为社会工作,从而实现自利与互利、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互联系。社会各经济主体按照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贸易,从而实现各自的绝对利益。大卫·李嘉图针对绝对比较优势的缺陷,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发展 不论经济力量是强还是弱,技术水平是高还是低,无论有没有绝对优势,都能够确定自己的相对优势,然后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使国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从而使得贸易的双方都能获利。
新任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说,湖北在区位上承东启西,既有经济后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劳务成本低的特点,又有像省会武汉这样比较发达地区,交通便利,科研实力强,工业基础的条件完备。尤其指出了,湖北省已有普通高校八十六所,各类 科学 研究和开发机构一千三百多家,湖北省的国家重点试验室在全国排到第三。五年来,湖北省累计登记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三千七百九十九项,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二十项,获国家科技奖励一百一十三项。作为
(1)将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与促进武汉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 发展 相结合。确定符合湖北省 经济 发展战略方向的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构建实业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钢铁、 电子 、汽车、石化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构造先导性产业集群。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建立起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 现代 立体综合 交通 体系、从而为城市产业升级奠定基础。优先承接有利于上述产业发展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并对不同产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2)将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与国内国际产业转移、升级和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建设相结合。基于科教实力基础之上的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正在不断朝着规模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推进和加快。与此同时,国家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实现产业升级的要求犹在耳边。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好产业转移来的 企业 与高新企业的衔接问题,打造一条以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以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辅助和配合的,共同提升产业升级的“光谷产业链”。“光谷产业链”既是指以光谷为代表的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产业链,同时也是指以光谷模式为发展目标的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业链。
3、高新技术产业与 金融 创新相结合
对比国内经济领先城市,不难发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高新技术的优势往往伴随着金融资本市场的发达兴旺。如国内的上海和深圳。湖北省和武汉市要想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规模,必须借力于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
(1)开展期权激励试点。选择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制定期权试点方案,以期权作为对企业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的激励。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资产出资人代表通过与企业管理层签订经营责任协议,约定在规定时期内,对受委托经营的国有资产实现增值,其中超过预期收益一定比例的增值资产可转化为管理层、技术骨干的股权,先行试点,加快推广,以充分调动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和技术骨干的积极性。此举是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奠定人才基础和后备力量储备。
(2)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平台融资能力,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直接投资力度。整合现有政府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设立湖北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短期融资服务,扶持一批种子期创新企业,支持一批具有上市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企业孵化器。各商业银行要创新融资方式、创新信贷产品,推出一批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金融产品,并扩大银行授信额度,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 参考 文献 】
[1] appleyardd.r.fielda.j.:international economics[m].机械 工业 出版社,2001.
[2] 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 科学 出版社,2003.
[3] 苏琳: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访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j].世纪行,2007(8).
[4] 潘燕萍、薛楠: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水平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2).
[5] 黄兆银: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品牌战略[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