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鄂豫边区的红色 旅游 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边区红色旅游资源的 发展 还存在着诸如行政区域划分过于明显、合作主体倚重于政府导致的合作优势难以发挥、发展水平低下等缺陷。因此,加强区域合作,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 科学 发展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鄂豫边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科学发展
鄂豫边区被称为将军的摇篮,红军的故乡,有着美丽的 自然 风光,堪称绿色生态海洋。鄂豫边区指的是以传统的“大别山区”为核心的邻近区域,主要包括河南的信阳市和湖北的孝感市、黄冈市,是 历史 悠久的革命老区。如何加强区域合作,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促进该区域红色旅游科学发展,是促进该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再认识
所谓红色旅游,是指以
三、实现鄂豫边区红色 旅游 资源 科学 发展 的对策及建议
1、以红带绿,以绿促红,进行整体科学规划。边区红色旅游要实现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先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边区各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区域间和部门间的合作,组织专家学者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边区红色旅游的特性和 规律 ,全面制定出区域整体规划方案。集中建设,大力发展,策划具有震撼力、吸引力的项目,突出鄂豫边区红色旅游的鲜明特色,打造统一的红色旅游精品。本文认为,以 “风云大别山 红绿总相宜” 作为大别山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定位是合乎实际的。要推行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旅游开发策略,以“红”感召市场,以“绿”拓展市场,以体验型休闲度假引领市场,以文化助推旅游市场。
2、整合多种旅游资源,加强资源深度开发。本来鄂豫边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厚,红色旅游资源自身厚重、聚集,特别是伴随生态资源、森林资源、山地资源和众多的革命文化资源、民俗民风资源,是一座旅游资源宝库。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就是要求在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时,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深度开发。这不仅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也是红色旅游特点所要求的。这是因为红色旅游的游客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市场范围相对狭小,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般游客是不会把红色旅游作为首选目的地的。而且红色旅游带有显著的 政治 色彩,客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把红色旅游资源和其它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既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又可以增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实现旅游规模效应。在进行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时,要与边区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红色与绿色、 教育 与休闲、民俗与乡风、生态与人文、互动与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结合。
3、创新边区红色旅游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由于鄂豫边区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省,为加强区域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应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从行政区域的划分向 自然 区域结合、以自然区域为主的转变。首先,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一种高层次、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机构和机制,打破传统的行政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各自为政的格局,加强边区红色旅游的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和协调发展,形成红色旅游发展的合力。其次,在对边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中,要遵循生态旅游所要求的“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实行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的策略。另外要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统一开发管理条例,加强对红色景观的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并进,从而使边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大力培育与扶持跨区域的大型旅游 企业 。旅游企业是旅游市场的主体。发展鄂豫边区红色旅游的重要措施是各地政府要扶持和培育一大批旅游企业,制定可行的政策与措施,鼓励区域内旅游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在联合中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旅游企业,发挥企业在旅游市场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