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十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利用 网络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 政治 教育 ,取得了许多重要经验。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必须坚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必须坚持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网络技术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
当代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信息飞速更新,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因具有受众广、时效强、多功能、交互式、全球性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对于知识密集的高校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 发展 ,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 现代 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这就为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加强校网建设与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第一,建设专门的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这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自1994年4月16日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自发建立了一个名为“红色网站”的思想教育网站之后,我国国内相继有“马克思主义之家”、“红色
四、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 网络 技术强的思想 政治 教育 队伍
第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面对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系列挑战和要求,高校可以通过举办网络政工知识、技术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课件展示会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从各个方面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要制定高效的培训计划和 科学 的学习制度,加强对思政工作者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育,使他们既注重专业素质,又适应网络环境的特点,集知识、能力、技术于一体,不断探索和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适当引进专业精干的网络技术人才加入到政工队伍中,真正造就一支政治上过硬、技术上精湛、心理素质好的高水平政工队伍,学会并利用网络资源与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使他们的价值观更符合时代特点;运用qq或者 电子 邮件等网络交流方式与大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使他们能切身体会到师长的呵护与关爱;为大学生释疑答惑,引导大学生培养文明的网上行为和道德,切实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增强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
第二,要鼓励政治辅导员开设个人网页。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最频繁,对大学生最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而个人建立的网页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更容易使大学生感到平等而被他们所接受。高校应从技术、资金等方面为辅导员开设个人网页或博客创造条件或提供便利,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他们从事网上思政教育提供便利。辅导员要善于利用个人主页这个网络创造的机会,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使网络成为师生倾诉苦乐、宣泄感情的一个重要场所。了解他们真实的情感,掌握他们关注的焦点,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很多经验都值得 总结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既要发挥传统优势,更要运用网络载体的特有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开拓创新,从而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成熟和完善。
【 参考 文献 】
[1] 商树松: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 陈华伟、周艳球、汪传信:基于心理需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06(10).
[3] 曾盛聪等:伦理的嬗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 商树松、刘成波: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变迁[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