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股指期货上市交易后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取决于届时股票现货市场的估值水平,其交易过程和结果也将改变市场投资主体结构及参与程度,形成交易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同时,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对股指期货的交易也存在着反约束.
[关键词]股指期货;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
一、股指期货上市交易与我国资本市场 发展 :必要性与可能性
2007年2月7日国务院第16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这表明了我国股指期货上市的日渐临近。从国外推出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情况看,研究当前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可能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股指期货上市交易是我国证券市场现阶段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以股票市场为主体,而股票市场的单边市特征明显,系统性风险在股票市场投资风险中占据主导地位,投资工具品种单一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因素。在股票市场大幅调整的情况下,我国证券市场品科过少、结构单一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对市场发展造成阻碍。这种状况不仅使投资者投资渠道狭窄,而且无法进行风险对冲。由于缺乏风险对冲机制,还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受到扭曲,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释放,导致市场风险不断累积。单边市也造成投资者的盈利渠道受阻,限制了其发展空间。另外,缺乏对冲机制也将对吸引qfⅱ进入国内股票市场造成障碍。因此,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建立风险对冲机制既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也是符合证券市场规范化、国际化发展的惯例。
2、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发展已具备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第一,股票现货市场的规模已经具备股指期货上市交易的规模基础。股指期货是投资者转移股票现货市场系统风险的市场,股指期货的推出要求健全的股票现货市场作为基础。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上市业绩也有大幅增长。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境内的上市公司累计已达到1434家,市价总值89400亿元,投资者开户数为7730.8万,总成交量90469亿,创 历史 新高。而我国2006年底的gdp为209407亿元,股市的总市值占到了gdp的42.7%。通过比较美、日等国家主要证券市场推出股指期货时现货市场规模情况,可以看到,在证券市场总市值占gdp比例这一指标上,目前我国现货市场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我国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创造了比较好的市场环境。第二,机构投资者增长迅速,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已经形成。长期以来,由于 法律 和各项规则的限制,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仅限于证券公司,数量有限。股指期货市场是一个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如果没有发达的机构投资者,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往往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我国出台的一系列规范股市的政策,包括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抓紧推出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允许三类 企业 和保险公司入市,即引进qfⅱ、社保基金、券商等机构,这些都为
2、股指期货上市交易对市场主体结构的影响。目前,“散户投资”是国内期市的重要特征,投资者结构极不完善,极大地影响了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股指期货的导入,会改变市场投资主体的结构和参与程度,形成主体结构的多元化,同时市场交易所格局也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