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经济形势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农业、矿业、制造业和运输业无法获取正常利润,表现为失业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性资源的浪费。今天,在世界的许多地区中,最令我们担心的是银行业陷入了极其严重的困境。1931年7月在德国发生的一次毁灭性的危机,实质上只是一次银行系统危机,但由于同时迸发的政治事件和政治恐慌,毫无疑问地加剧了世人对此次危机的惊恐程度。存在于银行系统内的头重脚轻、稳定性极差的局面最终使之彻底陷于崩溃地步。依我之见,这种局面的形成根本上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它同银行业的稳健原则是完全不相容的。我们眼看着这种局面的形成,内心充满了疑惑和恐惧。但是引起此次危机的主要起因——即金币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结果使固守金本位的各国中约定以黄金偿还债款的债务人的债务负担,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却不是单个银行家所能控制的,而且也没有什么人能预见到金币价值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奥地利发生的安斯托特信用危机揭开了德国危机的序幕。当柏林的达姆施塔特尔银行陷入困境的时候,德国危机日益恶化,已经接近顶点。由于伦敦向柏林出借的贷款数额巨大,而危机造成回流英国的流动资源规模与之相比差额甚大,从而导致英国原有金融地位的动摇。在英国宣布脱离金本位的同时,危机达到了最高点。它造成的最终后果必然是存放于纽约的外国贸易余额的疯狂而迅速地出逃,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惊慌失措的局面。所有的紧张、歇斯底里以及恐慌正在导演着一场关于通货管理的闹剧,正在促使整个世界的金融机器完全停止运转;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所有的心理变化可以归因于最近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近两年来货币价值的日益崩溃所造成的银行实际资源的缓慢而持续的损耗。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正在于探讨引发危机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因素。
且让我们从头说起。我们的资本财富是由世界上众多形态不一的实际资产所构成的,如建筑物、商品存货、在产品、在途商品等等。这些资产的名义所有者,往往以借入货币的方式来获取资产的所有权。在一定程度上,财富实际所有者的所有权要求并不是体现在实际资产上,而是体现在货币上。这种“资金融通”行为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通过银行系统实现的。银行作为介于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担保人,一方面吸纳存款人的资金,一方面向借款人发放购买实际资产的贷款资金。于是货币就成为了实际资产与财富所有者之间的中介,这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由于近年来对主要银行系统信心的增强,银行业务的扩大已经到了令人惊诧的程度。例如,以各种银行存款合并计算,在美国约达500亿美元;在英国约达200亿英镑。除此之外,还大量存在着由个人持有的担保或抵押债务。
以上所述全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还有一点也是我们熟悉的:当币值有了变动时,拥有货币索取权的那些人同负有偿还货币义务的那些人之间的相对地位,会发生重大变化。因为,价格的下降实际上相当于提高了货币索取权的价值,这也就意味着实际财富有一部分从债务人转移到了债权人;因此,实际资产的较大部分体现在存款人的所有权上,而为了购买资产借入货币的资产名义所有者,则相对占有实际资产的较小部分。众所周知,这就是价格变化引起混乱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想引起大家注意的,并不是价格下降的这种广为人知的特征。价格下降还会产生进一步的结果,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往往可以不必深究;但是当币值的变化幅度非常大,超过了某个大约固定的限度时,这种进一步的结果就立即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过去经常见到的,大都是币值的温和变动,这对作为存款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担保人的银行没有什么重大影响。因为对某种特殊资产和一般实际资产价值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银行是事先有所准备的,习惯的做法是要求借入者支付所谓的“垫头”。这就是说,当借入者向借出者提供资产,作为贷款的“担保品”时,银行向他出借的资金,只能达到“担保品”价值的某一比率。根据以往的经验,“垫头”被固定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百分率,在一切通常的情况下,这是相当安全的。当然,根据情况的不同,实际百分率可以在一个宽泛的限度内高低不一。对于易于出售的资产来说,20%~30%的“垫头”,通常被认为已经相当充分了,如果“垫头”达到50%,一般认为借出者的态度过于谨慎了。因此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向下变动幅度,如果只是在通常的温和范围以内,银行对此不会十分关注;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一方是它们欠存户的,一方是贷户欠它们的,至于货币价值到底是多少,与它们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设想一下,当资产的货币价值在短期内的向下变动,超过了借以贷款的那些资产中很大一个部分的约定“垫头”时,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毫无疑问,银行将处于可怕的境地,任何意外事件都有可能立刻发生。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现在我们所遇到的情况的确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1931年以前的近代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先例。在许多国家中,通货膨胀持续了很
长一段时期,所以资产的货币价值发生了大幅度的向上变动。这种变化,尽管在其他方面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但对银行的处境没有产生任何危险;因为银行所掌握的“垫头”在货币价值上有了增长。在1921年的萧条中,价格也曾大幅度下跌,但那是从一个非同寻常的高价格水平上跌落下来的,而且罕见的高昂物价只持续了几个月或几个星期;因此银行以那样高的价格水平为依据的贷款只是一个非常小的部分;此外由于持续时间短,各方面对此也未抱有多大的信心。近两年来,实际资产的货币价值,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几乎全面崩溃的态势,如此严峻的局势,是我们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最近几个月-时间如此紧迫,以致银行家们自己对当前的局势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充分的认识——价格的迅速下跌,在许多情况下,已经逐渐超过了约定的“垫头”。用市场的行话来说,就是“垫头”已经逃之夭夭了。这种情况的具体细节通常不为局外人所注意,除非发生某种特殊事件——也许是某种几乎是出人意料的事件——使局势发展到了危急关头。因为,只要银行还能保持镇定,静候时机的好转,同时对它出借的许多贷款的担保品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安全可靠的这一事实,有实力视而不见,那么从表面上看不出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也不存在引起经济恐慌的任何因素。但是,即使在这一阶段,潜在的情形也有可能对银行的新业务产生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因为银行此时已经觉察,它们所发放的贷款,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处于“冻结”状态,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远大于它们自愿负担的水平;于是它们会变得异常谨慎小心。为了尽可能避免风险,它们会使所有资产的其余部分尽可能地避免风险,尽可能地处于高度的流动状态。银行的这种行为就会在种种无声无息的、不易被察觉的方式下,反映到新企业方面。因为这意味着银行对于会使其资源处于固定状态的任何计划,都不会像平常那样乐于资助。
这里讨论的是货币价值变动问题,要估计这一因素在数量上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考察一下各种不同类型的财产在价格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各种主要原料品和食品。这些商品对银行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们不论是处于库存状态的、处于在途状态的,还是属于半制成品形态的、属于未出售的制成品形态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银行的贷款资助来经营的。在过去的18个月里,这些商品的价格平均下降了25%。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数,银行不能把某一客户的担保品平均给另一个客户。其中有许多商品,在商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价格已经下跌了40%~50%,甚至更多。 其次是一些大公司的普通股,这是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里的主要交易对象。在大多数国家中,证券现价已平均下跌40%~50%。这又是一个平均数,它表明有些股票,在两年前还被看作是绩优股的,现在的下跌程度甚至远远高于平均下跌水平。此外还有债券和固定利息证券,其中属于最优等级的,现价事实上还有轻微的提高,有些即使下跌,充其量也没有超过5%,这种状况在某些方面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许多别的固定利息证券——虽然算不上是最优等级的,也不失为优等的证券——其现价却下跌了10%~15%;至于外国政府债券,众所周知,已经发生了惊人的跌价现象。像这样的价格下跌,虽然趋势相对比较温和,但后果也许同样严重,因为这类债券往往(虽然在英国并不是这样的)是由银行自己直接收购的,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垫头”以保障银行避免损失。
大体上讲,商品和证券价格的下跌趋势对大多数国家的影响是相同的。下面我们再谈一谈另一类资产,即不动产,它在数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方面的情况在各个国家彼此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英国,我相信还有法国,局势之所以较为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不动产价值始终保持相对的稳定,在这方面没有发生价格暴跌的现象;因此抵押业务正常进行,以不动产为担保品的大量贷款也没有受到损害。但在许多其他国家,这类财产却没有摆脱价格暴跌的噩运;也许美国的情况相对特别严重,那里的农田价值大幅度下
跌,城市的现代建筑物也同样如此,许多房产的现价只能达到其原来建筑成本的60%~70%,有时甚至还达不到这一比率。这一点大大加剧了当地局势的恶化程度,一则因为不动产涉及的金额数目相当巨大,再则因为这类财产过去普遍被认为是无风险的。在美国,在这种严峻局势下,抵押银行、抵押和贷款协会以及其他不动产融资机构所持有的大量抵押品,实际上处于一种“冻结”状态,而这些抵押品的“垫头”由于不动产价值的下跌已经损耗殆尽。
最后,还有一类贷款,是银行贷给它们的客户的,目的在于资助这些客户的经营业务。在许多情况下,这类贷款的处境是最糟的。因为这类贷款的担保品主要是被资助企业的实际利润和预期利润;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事态不能迅速趋于好转,许多原料生产者、农场主和制造商根本无利润可言,而且陷入破产境地的可能性极大。
总之,除不动产外,任何类型的财产,不管它对社会的福利多么有贡献、多么重要,它的现时货币价格,几
乎没有一种不暴跌的,且跌幅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我已说过,我们的经济社会是这样组织起来的,在一个广大范围内,介于实际资产和财富所有者之间的,是一道货币遮幕,而上述情况就发生在这样的经济社会中。实际资产的名义所有者通过从财富实际所有者那里借入资金,才能购买这项资产。而且,所有的资金借贷活动,大都是通过银行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来实现的。这就是说,银行作为实际借入者与实际借出者双方之间的担保人,是通过发挥其中介作用而获取报酬的。它们对实际借出者提供担保;然而只有当属于实际借入者的资产货币价值不低于所借贷款的货币价值时,这种担保才能真正有效。
当货币价值出现了像我们现在所经历的那样严重的下跌时,就会威胁整个金融结构的稳固,之所以会这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银行和银行家,天生就是盲目的,他们根本没有看到将要发生的事情。有些银行家,多年来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战前的价格水平是公正的、“自然的”,而且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当价格的下跌趋向于战前水平时,他们甚至还表示欢迎。在美国,有些银行家还雇用了一批所谓“经济学家”,这些人甚至到今天还在劝告我们,说我们的困难是由于某些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还没有充分下跌这一事实造成的;但是他们没有顾及到,如果他们的补救措施果真实现的话,那么最明显不过的后果就是,银行机构的清偿债务能力将受到严重的威胁。“稳健”的银行家,悲夫!人们不把那些能够规避风险的人称为稳健的银行家,而把那些注定要破产、但却破产得光明磊落而不招致非议的人称为稳健的银行家。
但是事到如今,他们也终于开始有所警觉了。在许多国家,银行家们渐渐无奈地感到,当他们客户的“垫头”趋于枯竭、损耗殆尽之时,他们自己也处于“危险的边缘”。我相信,今天如果对一切有疑问的资产做一番真正细致的评估,就会发现,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的银行,实际上已经处于破产境地;而且随着通货紧缩的进一步发展,这个比率还将迅速扩大。幸而我们英国国内的银行,由于种种原因,还处于最稳固之列。但是通货紧缩总得有一个限度,否则银行迟早会支持不住的。在世界上的很大一部分地区,包括美国,银行的地位,事实上是整个局势中最脆弱的一个环节,虽然真相由于部分地被掩盖而使公众有所不知。显然,现在的趋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给某些方面带来崩溃性的打击。如果听其自然,不采取必要措施,在世界的银行范围内,将会出现真正严重的崩溃局面。
在我看来,现代资本主义正面临着两条截然不同的选择道路:一条是寻求某种办法来提高货币价值,直至恢复到其原有的水平;一条是听任破产和违约现象的继续蔓延,直至整个金融机构的绝大部分陷于崩溃。如果选择了后一条道路,当一切恢复平静之后,我们将从头做起,也许并不像我们预料的那样极度贫困,或许还比现在更愉快些;但是在此之前,我们不免要经历一段痛苦的时期,要面对无端的浪费、混乱的局势以及社会不公道等丑恶现象,还要忍受私有财产和财富所有权的重组。虽然从总体上看我们同以前没什么两样,但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个人却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不过在困难的压力与激情的引发下,我们也许能够发现更好的办法来处理我们的事务。
目前的迹象表明,世界各地的银行家,决意自寻死路。在事态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他们总是不愿采取充分彻底的补救措施。在他们听之任之的暧昧态度下,事态的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而此时再想寻求出路,就变得异常困难了。在英国,我们通过废弃金本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局势的严重程度;但不幸的是,这只是解决了我们自己的问题,而那些仍然坚持金本位的国家却由于我们的举措而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对于银行家来说,保持自己衣冠楚楚的外表并表现出超乎人性之上的高贵品质已成为必修课。这种毕生的生活习性使他们成了最富于空想、最不切实际的人。这一点已成为了他们的行事原则,他们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地位会因此受到影响;而等到他们有所觉醒的时候,已经太迟了。像许多诚实正直的公民一样,他们对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万恶世界的种种危机——当危机完全表面化的时候——感到本能的愤怒,但他们却无法预见到这些危机。这一切难道是银行家的阴谋吗?不!这种想法是荒谬的!其实我倒真希望这一切是银行家密谋策划的。这样的话,可以预计,当他们从这场灾难中解脱出来之时,也是他们遭受打击最大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