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国金融物流正处在方兴未艾、快速增长时期。但国内金融物流服务仍然面临众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安全监控的问题。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平台,其可视化、可追溯化技术对解决金融物流产品安全性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金融物流;物联网;安全监控
前言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首次以书面形式确定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金融物流是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整合,是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它的发展对“两个中心”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国金融物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业务操作缺乏标准,参与者鱼龙混杂,没有相应的行业规范,也缺乏规避和分散风险的业务转让机制,最为严重的就是安全问题了。
物联网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是一个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通信装置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巨大网络。物联网的相关技术由于可追溯、可视,所以一旦被运用于防范和规避金融物流的不确定性,将极大提升金融物流产品的安全性。然而,目前将物联网与金融物流结合起来的创新研究几乎没有。
一、国内外物联网的研究动态
二、物联网对金融物流产品进行安全监控的方案设想
金融物流产品风险主要是由业务过程的不透明,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造成的。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引进,可以对金融物流产品进行追溯,从而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控。以下分别从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监管来设计架构:
1.基于物联网的质押品的动态信息的获取的系统构架设计。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为:在物品上贴上rfid标签,读写设备通过读取rfid标签中的信息,尤其是id信息,通过这个id信息向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器请求以获取该id所对应的进一步详细信息的统一资源标志符(uri),读写设备通过这个统一资源标志符进行进一步的信息获取,实现信息的全面和透彻感知。
为了获取质押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动态信息,我们需要研究从原料市场到产品市场。这一过程中质押物品信息的读取与采集。过程(如图2所示):
2.供应链流动中的质押品的信息监管系统设计。在上述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监管,一旦有关质押品信息出现异常,金融物流的各参与方均可以通过信息监管系统了解风险隐患。此外,我们还设计了“风险数据库”。风险数据库中包含了通过实际调研所获得的大部分风险的类型,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样,通过信息监管系统的设计,不仅可以共享风险隐患,还能够使得风险关联方利用风险数据库进行风险的基本应对。对于未列入数据库的风险,需要参与方在协调的基础上做出最终优化措施。
在整个监控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三大关键技术,即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运用这些可视化技术,对质押品从出厂到目的地进行全程跟踪,能有效保证质押物的数量和质量。在存储的过程中,能有效避免人员操作的失误、内部作案等问题。将实体货物信息存入数据库,随时对入库出库量进行统计,设立最低值警戒线,以确保库存量。通过物联网可视化可追溯技术,对物流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控制,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控制平台,监控供应链的每一步流程。
结束语
物联网是当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新生技术,针对物联网的环境和平台,设计金融物流的质押品安全的监管系统,为金融物流的安全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有效地缓解金融物流的风险。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当前新兴的两大产业(金融物流与物联网)结合,为今后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don p.holdren,craig a.hollingshead:differential pricing of industrial services:the case of inventory financing [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1999,(14):7-16.
[2]david e.vance,financial analysis and decision making:tools and techniques to solve financial problems and make effective business decisions [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3:217-249.
[3]李凤保,李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j].仪器仪表学报,2005,(26).
[4]buzacott j.a.,r.q.zhang.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asset- based financing management science [j].2004,(24).
[5]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uit.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r],2005.
[6]曹娟.物流银行业务风险防范[j].武汉金融,2008,(9):51-53.
[7]谷晓冬.从产业融合角度分析中国物流金融的发展[j].物流科技,2009,(10):4-5.
[8]钱文彬,孙稚锐.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9,(2).
[9]崔显林.中国物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9,(6).
[10]曹青林.物联网研究现状综述[j].软件导刊,2010,(5).[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