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070家上市公司的2004年和2007年的数据,采用市净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指标衡量上市公司的绩效,避免了单一指标的不足,并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区间内实证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在已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中较早完成股改的公司的绩效有更大提升。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绩效;实证分析
1引言
股权分置是
本节采用上述模型对以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绩效指标的变化量为因变量的线性方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如果上述方程的截距项在控制相关变量后任然显著为正,我们就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提升了公司绩效。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1)市净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变化量的截距项在1%的置信水平内分别为8.163、6.658,显著为正。这就表明股改公司在股改之后公司绩效显著上升。(2)市净率的对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流通股比例(tsr)的回归系数为-3.279,表明股改公司的市净率的变化量与流通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根据价格压力假说,流通股比例越低,股改后股票供给增加越多,流通股价下跌越多,对应的市净率应该越低,即股改后市净率的增长就会有压力,即市净率的增加量就会越小,这就表明市净率的变化量与流通股的比例是正相关关系,但此处的结论却与之相反。这有可能和对价比率有关系,因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对价比率的改变达到控制最终的实际股票的供应量。(3)市净率(pb)、每股收益(eps)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三项绩效指标的变化量对对价比率pr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86、-0.015和-0.508,均为负值。由此可以看出,衡量公司绩效的三个指标的变化量都和对价比率呈负相关关系。(4)市净率(pb)、每股收益(eps)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三项绩效指标的变化量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的回归系数分别为-2.619、-0.088和-13.66,由此可以看出股权的集中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而市净率(pb)、每股收益(eps)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三项绩效指标的变化量对虚拟变量第一大股东性质(d)的回归系数为-0.1826、-0.0215和-0.035,均为负值。这也说明了当股改前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法人股时,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有较显著的负面作用。(5)市净率(pb)、每股收益(eps)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三项绩效指标的变化量对时间变量t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17、0.029和2.426。由此可以看出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量与股改完成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市净率的变化却与之是负相关。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在较长时期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有较大影响,反倒对市净率的增长没有多大影响甚至是负面作用。
参考 文献
[1]胡援成,龚剑锋,胡宁.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研究[j].江西社会 科学 ,2007,(3).
[2]刘玉敏,任广乾.股权分置改革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