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研究湖北省上市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竞争力水平为目标,在基于对上司公司竞争力内涵的理解,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spss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按照严格的因子分析步骤,对全国31个省市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进行了省际间的比较,客观评价了湖北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水平。
关键词:上市公司;竞争力;因子分析;指标
1 上市公司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1.1 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 竞争力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综合性的复杂概念,因此,正确地理解企业竞争力的含义,应当以整合性的观念来加以把握。本文对企业竞争力的理解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作为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赖以生存和 发展 的能力。具体来说,是指独立经营的企业依据内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构建竞争优势,进行市场扩张和获得利润,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1.2 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本着目的性与 科学 性相结合、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通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财务指标是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体现,所以基于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竞争力评价是比较合理的。本文选取了以下5个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作为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
1.3 上市公司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测定是在对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整合的基础上做出的综合评估。本文将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整合处理。因子分析是在用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和测定时,运用主要因子来描述 经济 系统某一方面特征和状态。因子分析的实质是研究相关据阵的内部依赖关系,将多个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因子分析中,可以将公因子表示为变量的线性组合,这样就可以从变量的观测值来估计各个因子的值,这种值叫做因子得分。因子得分模型如下式: ei=ai1+x1+ai2+x2+ai3+x3+…+ain+xn(i=1,2,…,m)。(其中:ei为第i个因子的得分值;aij为第i个因子的第j个变量的得分系数;xj为第j个变量的观测值;m为样本数。)该方法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一是它消除了指标间的相关影响;二是消除了人为估价权数的主观性。这样,就确保了评估模型的客观性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
2 湖北省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2.1 评价指标相关数据的选取
本文在选取了全国1600多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的基础上,将这些公司进行了按省市划分。样本数据均取自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在网上(
2.2.3 选取公因子和因子负荷
对提取的两个主因子f1 、f2建立因子负荷矩阵(见表4),通过这个系数矩阵可以用原变量写出因子表达式,以便了解因子的含义。从表4可以看出,f1 、f2在原变量上的载荷值都相差不大,故不容易解释它们的含义,因此为了使因子更具可解释性,选择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经过5 次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5)
由表5可见,指标x1、x4在f1上有较高的载荷,指标x5在f2上有较高的载荷。因此,第一因子f1可以认为是反映公司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的因子,第二因子f2可以认为是反映公司营运能力方面的因子。
2.2.4 计算 因子得分、综合评价值
通过spss统计软件数据处理后,自动产生了fact1、fact 2两个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6),这两个因子得分可以代替原来数据的63.472%的信息量。用因子得分系数乘以对应指标的标准化值,就可得到各个因子值。即应用公式:fact1=0.521 x1+0.097 x2+0.238 x3+0.528 x4+0.029 x5。
fact2=0.044 x1+0.402 x2+(-0.431) x3+(-0.059) x4+0.549 x5
rotation method: 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旋转方法:用kaiser方差最大旋转法)
为了对各个省市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可用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对因子值进行线性加权平均求和,计算各省市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的综合得分,模型如下:
f = (0.32683 f1+0.30789 f2)/0. 63472
(其中:f 为各省市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因子值系数为各因子方差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的比值。)通过计算得到2007年各省市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的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
2.2.5 结果分析
从综合得分排名来看,江西、浙江、河南等省的上市公司竞争力得分排名靠前,分别位于第1、第2、第3,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各省间得分差距不大。湖北位居第24,处于中下游水平,且低于平均水平,说明湖北省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水平欠佳。湖北与前一名的差距低于与后一名的差距,说明湖北赶超先进水平的前景较为乐观,被后面省份超过的危险性不大。
从各因子得分排名来看,湖北在第一因子得分排名上位列第26,说明湖北在上市公司成长和盈利能力方面表现不足;在第二因子得分排名上位列第21,说明湖北在上市公司营运能力方面较成长和盈利能力方面表现较强,但整体水平仍处于中下游,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各因子得分排名与综合得分排名的对比来看,综合得分排名前十的省市,其第二公因子得分排名也九成位居前十,所以第二公因子得分对综合得分影响很大,说明公司竞争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营运能力上。此外,在第一因子得分排名靠前,但在第二因子得分排名不佳的各省市,其综合得分排名仍处于中等水平,如黑龙江、天津等。湖北的第一、第二因子得分排名均居于中下等水平决定了其综合得分排名的靠后。因而说明上市公司成长、盈利和营运能力的三方面均衡 发展 是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参考 文献
[1]胡大立. 企业 竞争力论[m]. 北京: 经济 管理出版社,2001.
[2]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m]. 北京: 经济 科学 出版社,2000.
[3]金碚.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