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东西方独立董事制度的对比,提出了
1.1 宏观上的比较中文 文献 综述
(1)美国的公司治理采用一元制的结构,不设监事会、完全依靠董事会内部监督,无法达到监督的效果。为了提高股东长期投资的信心和董事会监控的公信力,设置独立董事成为一种需要。独立董事在美国公司中实际上扮演了
独立董事产生方法 参考 现行各国的做法,有三种:一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二是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指定某一董事为独立董事,该董事必须符合独立董事最低限度的条件;三是设立一个独立董事任命和提拔委员会。参照美国的做法可知,通过提名委员会提名,股东大会讨论通过是一种较好的做法。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由拥有董事会席位之外的其它所有股东提名并决定独立董事的人选,其选举结果报股东大会通过,以求制衡董事会中“一股独大”、“决策一边倒”的状况, 打破由国有大股东操纵独立董事提名、选举、任免, 确定独立董事报酬的局面,解决大股东在选择独立董事时强调过多的个别偏好或者出现控制董事会的倾向,充分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2.4 对独立董事获取信息障碍的解决
信息障碍也是影响独立董事独立性的一大因素。美国法学家布兰代斯的名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路灯是最好的警察”精辟地指出了独立董事展开有效监督的途径在于其知情权的落实,在于公司应保证独立董事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知情权是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从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是的信息障碍角度观察 ,独立董事作为外部人很难真正了解公司的业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信赖于管理层所提供的信息,而这样的信息很可能是经过筛选的信息,因而独立董事对公司真实经营信息的获取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会影响独立董事决策的正确性。所以,本人认为,应该拓宽独立董事获取上市公司信息的渠道, 确保独立董事掌握独立决策所必须的信息。独立董事除听取公司管理层的汇报, 应有权根据需要随时向公司业务和财务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 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的财务、关联交易和主要业务往来进行全面审查, 必要时可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审计。此外,独立董事之间可定期召开会议,加强独立董事与公司非经理人员的接触,确保独立董事有权从公司中主动地获取信息 。
3 结语
公司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独立董事制度作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发挥受到其他部分的牵制。现阶段,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还不尽完善,只有在公司改革实践中加强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探索、创新完善,才能使之发挥实效,真正服务于我国的改革大业。我相信,虽然目前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远未实现,它的许多优势因为种种原因还未显露出来,但随着我国 经济 环境和法制环境的日趋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会日渐突出。
参考 文献
[1]谢朝斌.独立董事 法律 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罗培新.冷眼看“独立董事”[j]. 金融 法苑,2000,(12).
[3]梅慎实. 现代 公司机关构造论(修订本)[m].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