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组织资本(oc)提供了 企业 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潜在来源。公司创业(ce)是不受当下所能够控制的资源约束而 追求和利用机会的过程。本文提出一个三纬度的分析企业组织资本的理论框架,即知识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 基于企业的资源基础观,分析组织资本对公司创业的影响,以期为之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支持。
[关键词] 公司创业;组织资本;资源依赖理论;知识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
在传统的战略管理中,制定战略的核心任务是要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的 发展 ,获得基本生产要素的手段和途径日益同质化,这些要素也只能带来补偿资本成本的收益,而且,chan et al(2001)和hall(1993)的研究都表明,总体而言,即使是研发也只是获得了资本成本的回报。要想取得超额的竞争回报,企业需要另辟蹊径获得独特的资源以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以价值、稀缺性、不完全可模仿和不可替代性的标准,组织资本开始做为一种核心资源受到关注(barney,1991)。另一方面,组织行为学者对组织规模与行为的研究表明,组织规模的扩张不可避免地产生“大企业病”,企业的核心能力演化成为核心僵化的一个黑洞。于是大型公司纷纷开始战略转型、战略更新,公司创业理论应运而生。公司创业指的是创新、战略更新和公司风险活动(corporate venturing),通过把企业的经营扩张到新的或者已有的产品市场而达到新业务扩张(lumpkin and dess,1996)。公司创业的机会导向和战略管理的竞争优势导向之间的天然互补、公司创业与比较高的财务业绩之间正相关(loof and heshmati,2002),特别是在快速变化、高度竞争的环境下的突出表现而受到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青睐(meye,neck,& meeks,2002)。基于组织资本的公司创业理论希望探讨组织资本对公司创业的影响以及对公司创业——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一、公司创业
创业理论(entrepreneurship)一向关注的是企业家个人和新创企业(start-ups)。尽管熊彼特(1934)在对创业理论的分析中也曾强调组织内的创业活动,学界还是认为公司创业最初开始于peterson and berger(1972)的开创性研究,这项研究试图找到影响公司创业活动的组织和环境因素(zahra,jennings and kuratko,1999))。miller开始系统地把创业理论的研究范式应用于大型企业组织,提出“创业就是与产品/市场和技术革新相关的公司活动”(miller,1983)这个概念之后,公司创业才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区别,pinchot在1985年生造了一个与entrepreneurship相对的词intrapreneurship(内创业)来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相对于外部市场的大型企业组织的内部市场中的创业活动。而stevenson(1983)、schuler(1986)等提出创业就是研究已建公司(established corporation)或新创公司中追求机会,创造或者更新产品/服务的实际活动。随后有一批学者或者强调对已建公司中创业活动研究重要性并探讨开发各种公司创业的模型,或者对miller(1983)提出的测量公司创业活动的量表进行实证检验和修订(covin and slevin,1988,1989;zahra,1991)。
1990年,美国《战略管理杂志》发表了关于“公司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ce)的专刊,公司创业理论开始成为战略管理研究中一个新的生长点。随后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证明了公司创业作为公司再生和提高财务绩效的有效手段(zahra,1991;covin and slevin,1991),其中特别是zahra和covin(1995)的一个基于历时7年的三个不同样本的研究,来评价公司创业对企业业绩的长效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创业对公司业绩的财务指标有积极影响。这个影响在最初几年趋向于温和,然后会增强。这表明,公司创业确实是一个普遍有效的提高公司长期财务业绩的手段。
尽管这样,对于公司创业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共同认可的概念。guth and ginsberg(1990)从组织整体的战略出发,指出公司创业包括围绕以下两种类型的现象和过程:(1)现有组织内部新业务的产生,比如内部创新或者风险活动;(2)通过对组织得以建立的核心观念的更新,比如战略更新,而实现组织转型。stevenson(1990)则是从创业理论的视角,认为创业指的是个人(独立个体或者是组织中的个人)不受当前所能够控制资源约束,而捕捉一切机会的过程。创业活动既能够应用于企业初创时期,也应用于那些建立已久的企业。zahra(1995)也把公司创业理解为公司创新、更新和风险活动的总和。sharma and chrisman(1999)定义公司创业为与某一现有组织相关的个人或者一群个人创建新的组织或者在该组织内更新或者创新的过程,把公司创业的基本类型划分:战略更新、创新和公司风险活动。因此,依据以上分析,本文采纳公司创业为创新、战略更新和风险活动的总和的定义。
二、组织资本
一般认为,就 经济 学家对组织资本的关注,可以追溯到马歇尔。他认为,组织储备和积累着反映生产技术的知识,这些积累的知识是一种没有得到度量的资本(unmeasured capi-tal),这种资本与那些在标准的增长模型中的实物和人力资本不同(atkeson and kehoe,2005)。此后,不断有经济学家注意到凝结在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中的这些无形的资产(ericson and pakes,1985)。
首先提出“组织资本”(organization capital)这一概念的是prescott和visscher(1980)。他们认为信息是企业的一种资产,因为它影响着生产的可能性集,并和产品一同被生产出来,企业的这部分资产就是组织资本。(1)作为组织资本的信息包括雇员与工作任务匹配、在工作团队中雇员相互之间的匹配以及企业专用的人力资本三个部分的信息,其中第三部分的信息为企业通过培训而体现在雇员身上的稀缺资源。(2)企业的快速发展,内部调整以适应环境发展是需要成本的,而且获得性组织资本的成本要大于通过内部积累的组织资本的成本。正是组织资本的积累需要成本,会限制企业的发展速度,影响着生产的可能性集合。
tomer(1987)把焦点集中在个人禀赋和组织的融合过程,以避免员工在自身利益与组织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努力不足而导致组织效率损失。在员工和组织投入的三种基本生产要素技术、员工和组织的结合过程中,形成三种资本组合:第一,纯粹的人力资本,具有强流动性;第二,纯粹的组织资本,由于组织内部的不断磨合而积累起来,与组织结构,组织对组织成员和技术的适应之间的协调相关,为组织特有;第三,组织-人力资本,为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tomer认为,组织资本是一种体现在组织关系、组织成员以及组织信息的汇集上,具有改善组织功能的人力资本(转引自翁君奕,1999)。
作为能够为 企业 提供独特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组织资本一直在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只是分析的视角和包含的内容有所不同。barney(1991)的组织资本包括企业的正式报告结构、正式和非正式的计划、控制、和合作系统,以及企业中、企业和环境之间群体之间非正式的关系。chowdhry & gramaise(2003)从企业默会知识(或内部语言)对企业产出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理解并测量组织资本。在企业开始一个新的项目的时候,非正式工作惯例、便利的技术术语以及一套来自过往合作经验记忆的语汇形成内部的默会知识,这是一套共同的内部语言。diamantaras & swanson(2004)着眼于组织系统的开放性来解释不同地区 经济 增长的差异。作为经济增长中的组织资本,基本文化是指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但是只有这种文化技能的拥有者加入到一个获得同样文化的群体,这种文化技能才是有价值的。在这里,基本文化(basic culture)是为了揭开由垄断租(monopoly rents)(parente & prescott,2000)导致的现象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在一个组织中,当一些员工获得足够高的垄断租,这些员工就会选择不采用新技术,而是倾向通过合法的途径构筑阻碍新技术应用的壁垒,即由于文化差异激励人们倾向于防范技术的采用。
在中文 文献 中,徐笑君(2000)认为组织资本是指依赖于特定的组织和社会交往模式,通过长期实践积累形成的、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资本,以及员工在这种关系中共同创造的,编码化或部分编码化的组织共享知识(collective knowledge)和市场型资本。组织资本是组织所拥有的那部分智力资本。它包括三个方面:关系型、知识型和市场型组织资本。冯丹龙(2006)的组织资本是依赖特定的组织和社会交往模式,通过长期组织学习和工作实践积累形成的,存在于个体、团队和组织之间,企业员工共同创造的编码化或部分编码话的组织共享知识(技术知识,管理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组织资本为企业所拥有,不随员工个体的流失而流失。
尽管概念的界定到现在也还没有对组织资本形成一致的看法,但是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组织资本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的日益磨合、积累而积淀在组织成员、组织部门和组织之间,由组织的知识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组成的一组资源。这些资源在性质上或有形或无形,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知识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之间是相互依赖而不是互相独立或者对立,因此它们之间是相乘的关系。其中,知识资本既包含长期积累在员工与组织之间的显性或隐性知识,也意味着组织成员之间的学习能力,知识更新程度;关系资本包括组织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内部关系促进成员之间以及组织成员与管理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外部关系(或企业的社会资本)把组织之间以及组织成员的社会关系吸纳到组织中来,促进组织 网络 和组织成员的多样性。结构资本包括组织内部正式和非正式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操作上可以借鉴black & lynch(2005)的研究,分别从工作培训(workforce training)、员工的参与(employee voice)和工作设计(work design)三个方面进行测量。
三、理论和假设
创业强调不局限于当下所能够控制资源而追求并利用机会,但是公司创业却强调基于组织资源的互补性,它的实施也要有组织来完成。本文试图基于资源基础观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资源基础观是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个基础理论,认为资源是任何组织计划的具体内容,也是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企业在进行创新或者战略更新的选择时,必然受其目前所有资源存量以及其所获得或积蓄新资源的速度所限制(collis & montgomery,1998)。公司创业理论把创业理论对机会的敏感和公司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敏感结合在一起正是以独特的组织资源为依托。在这里,把组织资本和公司创业的关系理解为组织资本的三要素知识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对公司创业的创新、战略更新和风险活动的调节关系,即组织是一个中间的转换或者是过滤器,组织资本对公司创业具有相当的调节作用。
第一,知识资本和公司创业。知识资本是凝聚在组织中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以及组织成员之间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广泛的认知基础提高问题定义的替代范围,可能解决方案的范围和信息的整合,这对创新有积极的支持。从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的角度,更高的认知资源帮助问题的识别、形成、探索和解决(bantel and jackson,1989)。对于个体特征,如 教育 、智力和认知风格,与创造性以及对创新观念的接受能力之间相关的命题有实证的支持(amabile,1983;oldham and cunnings,1996)。学习越有效,组织就越能够不断创新(argyris,1999)。基于此,本文假设,组织知识资本的存量将积极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更新和风险活动。
第二,关系资本和公司创业。关系资本包括组织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内部关系促进成员之间以及组织成员与管理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外部关系把组织之间以及组织成员的社会关系吸纳到组织中来,促进组织网络和组织成员的多样性。burt(1992,2004)第一个将企业作为社会资本研究的主体,明确指出了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关系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目标——无论行为者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coleman,1988)。bolino(2002)也指出社会资本是组织的重要资源,当组织中的员工互相熟识并且互相信任时,其工作效率也会因此提升。企业社会资本为一系列有形或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企业通过其社会联系实现特定的目的(gabbay,1999;baker,2002)。具体来说,企业社会资本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的功能: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的市场机遇、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等。这些功能对公司创新、战略更新和风险活动都有相当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组织关系资本的存量将积极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更新和风险活动。
第三,结构资本和公司创业。结构资本包括组织内部正式和非正式部门之间的合作,指的是能够支持组织成员发挥效用的组织例行规定、机制和结构等(bontis,1998)。结构资本的内涵即是企业的基础架构,为企业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整体系统和流程,它能够将组织的人力资本转化成结构性资产的能力和知识,隶属于整个组织所拥有,包括整个组织的结构设计。组织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对外的反应机制都将对组织和流程的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组织的柔性对于公司的风险活动,新组织的创立和组织自身的变革都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当组织具备良好之结构资本时,成员之间、成员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内部门之间的互动时有一明确的运作规则,可减少成员因投机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林钲、黄耀庆,2002)。这样,组织的结构资本也将对公司的创新、战略更新和风险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基本假设,良好的组织结构资本的存量将积极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更新和风险活动。
参考 文献:
[1]atkeson,a., and kehoe,p. j.(2005).modeling and maesuring organization capital.journal of political e[2]conomy,vol.113,no.5,pp.1026-1053.
[2]冯丹龙.论企业组织资本增长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机制[j].国际商务,2006,(3).
[3]翁君奕.企业组织资本理论[m].北京:经济 科学 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