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利用2008年年报资料,对湖北省境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颁布和实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大部分公司会在不同位置披露相关信息,但披露的形式和主体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同时,本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财务状况
2006年上海和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先后出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二者均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评价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形成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随年度报告一起披露。本文选择湖北省2008年64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以了解上市公司对于此次指引执行情况,并与过去几年学者的研究进行比较,看是否能如大众所期望的那样改善内部控制制度。
1理论分析
上市公司按照相关法规要求披露属于强制披露行为,在非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即使是硬性要求,各公司的信息质量也不会完全相同。因为根据信号传递理论,管理层为了能够与其他公司相区别,获得竞价优势,他们就会披露更多的信息。因此,强制性披露并不可能完全满足投资者的要求,上市公司仍然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提供质量不同的信息。目前,上市公司不一定都能够很好地遵照2006年发布的《指引》,提供相同或相近质量的内控信息。
本文参照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提供的可以解释信息披露情况的因素,并分析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与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关系,以探寻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因素。
2研究设计
2.1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公司控制人为国有正相关。
假设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两职合一负相关。
假设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独立董事比例正相关。
假设4: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
假设5: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公司总资产对数正相关。
2.2变量选择、模型设计
2.3样本和数据来源
截至2007年年底,湖北省境内共有64家上市公司,上市股票66只,居中部六省第1位。本文选取2008年湖北省上市公司年报作为研究样本,剔除6家*st和**st公司,抽取剩下58家公司的年度报告,其中沪市30家,深市28家。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巨潮资讯网站 ( info.com.cn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cn )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cn )。在各年报中收集以下资料数据:①公司简要,包括股票代码、公司治理和财务状况等资料以及负责审计的事务所;②关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描述披露、披露主体和披露位置等。
3描述性统计
3.1湖北省58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现状
对58家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指引》强制规定未得到有效执行,披露内控自评报告和内控审核报告的公司较少且其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沪市5家,深市3家。按照披露的项目以及披露的详略程度进行统计分析
3.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现状的数据分析
①总体披露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政策规定在不断完善,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披露的公司还是非常有限。从整体来看,深市公司披露情况要好于沪市公司。
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位置。对于内控信息披露的位置,目前并没有出台文件进行统一规定,因而也就呈现出各式各样的组合。经统计,沪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位置比较散,表现为大部分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部分的披露详略不等,监事会报告中大多是简单概括,董事会报告中只有6家给予披露,而重要事项中仅有1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深市公司披露位置比较集中,表现为各公司均在公司治理结构部分披露,包括自评报告、董事会意见、监事会意见及独立董事意见。
3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状况分析
①一般来说,国有控股公司规模大,信息披露质量高。经统计,58家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完全符合《指引》要求的总共有8家公司,其
[1]王斌.梁欣欣.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交所的经验证据[j]. 会计 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