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并且进一步认识到这种合理性的片面以及形成的根源。认为解决的措施就是实现全流通,从基本面上改造整个证券市场。
[关键词]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合理性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1.股权融资占主导地位。按照资本结构理论,由于负债的节税效果,适度的负债对于 企业 降低筹资成本具有财务杠杆效应,一定比例的负债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并且从理论上讲,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上市公司在筹资战略的决策上必然以追求最优资本结构为前提。然而纵观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结果并非如此,只有极少数上市公司发行过公司债券,而且公司的分配方案也较少采取现金股利形式,而多以股票股利为主。各上市公司配股之风盛行,存在对股权融资的过度偏好。
2.股权过度集中。我国的上市公司多属于“一股独大”型。
3.负债结构不合理。数据表明上市公司虽然资产负债率不高,但其负债结构极不合理,流动负债水平偏高。由于资金和负债期限的不对称,将因利率的上升而加大公司破产风险。
4.资本结构弹性小。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弹性小,重股轻债的衍生现象,具体表现在融资工具的选择上,可转换债券,可赎回债券等很有弹性的融资工具,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二、影响
2. 发展 企业 债券市场,债务结构的优化
从目前的情况看,债券市场的发展可能会从以下方面突破:
(1)选择业绩优、信誉好的上市公司作为债券市场的试验田;
(2)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过渡;
(3)企业债券的发行需要创新;
(4)发展债券专业投资基金;
(5)引入国外信用评级机构,强化对企业债券的评级。
3.股权结构的优化
(1)改善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改进股市的流动性,主要通过国有股减持来实现,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国有股减持有利于改进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可以提高股票价格信息的含量,据此设计出的经理人报酬契约更具有现实意义。
(2)防止大股东相互串谋,侵占小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