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对 企业 重组进行了概述,其次建立上市公司重组效应的评价体系,在该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对上市公司重组效应进行分析,最后在得出具体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 资产重组 效应分析
1 基本概念
自1996年以来,资产重组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企业经营结构,提高资产营运绩效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国外关于资产重组的研究比较多,也有一些成熟的方法或结论,而国内的研究基本上是定性的分析,或者作一简单的分类或比较。对于资产重组的界定,有不同的看法和分类。檀向球、提云涛、强立等(1999)把
2.2.2.4 计算 所有上市公司重组一年及二年后业绩变化均值为d01=0.4873,d02=0.4991
2.2.2.5分别计算上市公司重组一年后相对业绩变化值(cj01-d01)的均值u1、正值比率f1及二年后的相对业绩变化值(cj02-d02)的均值u2和正值比率f2。
3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效应分析
利用模型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如下结果。
根据上表的数据,从重组公司业绩变化的均值来看,无论是重组后一年还是二年,重组公司业绩均得到提升,而相同时段内未发生重组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从正值比率来看,超过半数以上的重组公司的业绩提高,说明上市公司总体上并购绩效较好。从业绩变化的趋势看,重组二年后并购公司的业绩仍然加速提高,幅度高达30.52%,重组业绩上升趋势明显,说明重组整合后 企业 运作良好。未发生重组的公司不仅有更多的公司业绩进一步恶化而且整体业绩仍然在下滑,幅度为2.67%。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上市公司的重组行为从总体上看具有一定的正效应的结论。
4 资产重组效应分析结论
4.1 发生重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 工业 (尤其是制造业)、综合类、零售业以及社会服务类,正在由传统产业逐步向朝阳产业过渡。
4.2 用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财务指标来评价分析重组的一般业绩可以看到,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在重组后一至两年比重组当年有所提高,而持续下跌的比例则更少,说明一部分企业已经通过整合获得了一定的收益。通过比较综合得分发现公司在重组当年并未取得相应的业绩,而在重组后一到两年内显示出了重组的正效应。
4.3 上市公司重组绩效就总体来讲正效应明显,半数以上的公司业绩得到了提升,未实施重组的公司的业绩有所下滑。进一步深入来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效应的体现主要来自于关联交易,而作为市场化的非关联资产重组却表现出负面效应。
参考 文献 :
[1]吴志军.《 经济 管理新管理》.2006年第10期.
[2]易平,燕艳,蔡金秀.企业并购理论及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研究综述[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3]赵元华,丁忠民.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 论坛 ).2003年05期.
[4]申嫦娥.我国困境企业财务恶化趋势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 科学 .2005年06期.
[5]李善民,王彩萍.基于价值创造的资产剥离——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案例研究[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