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炜莹 兰凤云 陈宝峰
【摘要】 西方主流理论认为衍生 金融 工具的运用可以降低公司的风险,国内学术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为此,本文以我国1151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年横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情况与国外不同,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的系统风险和破产风险均有微弱的增加效应。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z-score;系统风险;上市公司
一、引言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外汇、利率等衍生金融工具的迅速 发展 ,越来越多的公司介入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王志诚等,2006)。西方风险管理理论(smith和 stulz(1985)、mayers 和 smith (1990)、 myers(1977)和 froot et al. (1993))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建立在降低公司风险的动机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况下,例如昂贵的财务危机成本和严重的投资不足问题,对公司的风险进行对冲能够增加公司价值。
但是,管理层和股东也有增加公司风险的动机。black 和scholes(1973)指出,股东对杠杆公司的现金流量的要求权类似于一份看涨期权的报酬。jensen 和 meckling (1976)指出,因为这些像看涨期权的报酬随着公司的波动而增加,价值最大化的股东有通过增加公司的风险从公司外部的债权人处转移财富的动机。但是,股东可能在导致风险厌恶的经理将公司特定的资本投资于增加波动的活动方面有困难。
即使股东和债权人之间不存在冲突,管理层仍然有动机将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于非对冲的目的。例如,因为职工股票优先购买权的价值随着股票价格波动的增加而增加,使得管理层有动机从事增加公司风险的活动。与之相类似,当公司的收益刚好在或者接近奖励计划的下限时,经理的补偿计划类似于一份看涨期权的报酬。这样就产生了增加公司收益波动的动机。但是,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补偿计划会将这些风险偏好动机考虑在内,并且设计成降低不利影响的。
最后,管理层可以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利率、汇率或商品价格波动的投机。例如,dolde(1995)指出,接近90%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者在决定自己的衍生金融工具组合特征时, 他们有时会“看一看”( take a view)金融市场的波动。因为投机行为一般来说与 企业 的基本风险是不相关的,基于这个目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被认为是增加,而不是降低公司的风险。
在经验研究方面,国外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大部分认为非金融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公司股票价格对金融风险的敏感性(smithson和simkins,2005)。国内学术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风险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以检验国外假说是否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07年的沪深两市全部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对这些公司进行筛选。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执行了以下筛选程序:金融行业是某些衍生金融工具提供者,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较大区别,剔除这些公司;st公司和一般的公司相比较业绩和财务状况较差,会有极强的动机操纵下一年度的 会计 盈余,因此剔除st公司。经过上述筛选后,最后的样本公司为1151家。
采集数据时,笔者逐家查阅了沪深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分别在其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及其附注中获取有关公司从事衍生金融交易的类型和金额的信息,收集关于公司是否使用衍生品和使用理由的数据。如果年报披露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是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公布了当期曾经持有衍生金融工具并披露具体的公允价值或者名义价值,则不论期末持仓盈利或者亏损,也不论使用规模大小,将其认定为是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公司;另外,即使年末无衍生金融工具持仓头寸,但是当年曾经持有且其盈亏计入当期损益,也将其认定为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公司。
2.数据来源
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数据主要靠手工采集自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原文,其他数据来源于锐思数据()、金融界(.cn)、巨潮资讯(info.com)以及
本文采用z-score值表示公司的破产风险。
2.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为公司是否运用衍生 金融 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虚拟变量。若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则该变量为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
(1)公司规模。根据资本结构理论,规模越大的 企业 ,其经营多元化,抗风险的能力更强;而规模越小的企业,其经营不确定性也较大,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为此需要控制公司规模,本文以公司总资产作为公司规模控制变量。
(2)资本结构。企业负债比例越高,财务风险越高。本文以资产负债率表示公司的资本结构,用来控制其对公司风险的影响。
(3)公司成长性。一般认为,成长快的企业在投资规模和融资规模等方面均较大,不确定性较大,从而风险较大。本文选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的成长性,定义为公司前后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用来控制公司的成长性对公司风险的影响。
(4)资产结构。资产结构指的是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资产结构不同的企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构成也会不同,进而决定企业的经营风险的大小,本文以固定资产比例作为公司资产结构的控制变量。
有关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公司风险以及相关控制变量的研究变量的代码及定义如表1所示。
(三)研究模型设定
为了从数量上考察风险管理及其相关变量对公司风险的影响程度,根据上文分析,本文以公司风险为被解释变量,以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行为为解释变量,以公司规模、资本结构、公司成长性和资产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如下检验模型并使用ols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与公司风险之间的关系:
beta=β10+β11×hedge+β12×size+β13×leverage+β14
×growth+β15×fixed+μ16
这里使用βi1(i=1,2)是否显著大于零或小于零来研究使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时是否对公司风险产生影响。根据相关理论分析,如果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公司系统风险,那么β11<0。如果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公司破产风险,那么β12>0。因此,通过检验系数的显著性就可以验证运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是否能降低公司风险。
三、实证检验结果
(一)公司风险及相关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 2是混合样本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全部样本公司的系统风险均值为0.9885,这是由于剔除了st公司而略低于市场风险。z-score的均值(中位数)为6.4357(3.9413),表明样本公司的破产风险较低。资产规模的均值为79.1325亿元,高于沈艺峰、江伟(2007)的资产规模均值15.6320亿元。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为50.37%,比沈艺峰、江伟(2007)的资产负债率均值47.33%和徐向艺、张立达(2008)的资产负债率均值49.1%略高,低于马连福、陈德球、高丽(2007)的以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