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证券投资论文   金融研究论文   保险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债务市场论文   银行管理论文   公司研究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金融理论论文
商业银行应对资本市场变革的对策分析
摘要:目前,资本市场正由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向商业银行与证券市场并重的“双核”体系转变。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巨大冲击,但同时为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提供了动力和发展契机。为适应综合经营发展的需要,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建立与非银行机构的全方位合作,构建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将是下一步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重点策略。
  关键词:资本市场;商业银行;综合经营
  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转型期,正在由以往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加快向商业银行与证券市场并重的“双核”体系转变。这为商业银行实现功能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和改进经营管理提供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也使其业务发展、盈利能力、风险管理等方面面临长期、全面和严峻的挑战。
  
  一、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资本市场分流银行大中型优质贷款客户。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规范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资金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更加透明,信息不对称程度日益降低,资金需求方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不仅成为现实可行的选择,也是降低融资成本、改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因此,优质大中型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不仅有其内在动力,也是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改善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的政策着力点。这些能够进行直接融资的企业往往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因而,直接融资分流了银行的优质贷款客户,给以存贷款为核心业务的传统银行带来巨大冲击。2001年-2006年,我国以股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为主构成的直接融资所占比重由最低的4.5%提高到23.2%,直接融资比重大幅提升。在这六年间,银行贷款增量在企业融资中所占的比重由95.5%降至76.8%,下降了18.7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分流银行贷款的影响十分明显。
  (二)创业板和柜台交易(简称otc市场)进一步分流中小型优质贷款客户。我国建立主板、创业板和otc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政策已经明朗。创业板将成为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理想融资渠道,国外发展经验也表明,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板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中起关键作用。创业板对企业上市较主板市场宽松,适合治理规范、经营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这些优质中小型企业是目前商业银行争夺的重点客户,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商业银行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客户将面临分流。我国otc市场正在积极探索筹划之中,otc一旦出台,将是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一枚重磅炸弹,对非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影响深远。到2006年底,我国上市公司仅有1545家,而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建筑和金融企业超过40万家。如果大量的非上市公司通过otc市场进行股权交易,通过股权的变化来获取资金或投资,这也会给银行传统的贷款模式带来严峻的考验。
  (三)资本市场改变商业银行负债结构。资本市场产品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其收益往往高于储蓄存款,对居民很有吸引力,成为居民新的投资渠道。当股票、债券等大量发行时,居民的储蓄存款就会不断转移到资本市场,引起储蓄存款增速减缓甚至绝对量的减少。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银行负债短期化。居民投资资本市场产品时,一般动用的是处于闲置状态的定期存款,且为便利投资交易,往往还要备用部分活期资金。因此,居民和企业在参与资本市场过程中,从商业银行流出的是期限较长的稳定资金,而流回商业银行的则是期限较短的活期资金,从而影响了银行负债结构,加大了银行资金的不稳定性。人民银行2007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居民活期存款同比多增1166亿元,定期存款同比少增9160亿元;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多增8375亿元,定期存款同比少增1515亿元,银行资金短期化现象十分明显。
  
  二、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必要性
  
  (一)经济发展中多种多样的金融需求需要实行综合经营。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运行中较强调行业和子行业的切分,对金融的需求较单一而明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传统的条块分割思路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金融业角度看,市场对金融的需求更为复杂,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如果金融业务仍切分过细,不仅妨碍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也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创新使银行、保险和证券产品日益趋同,不同金融机构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金融分业经营逐渐失去前提条件。
  (二)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需要实行综合经营。由于银行的经营对象是具有同质性的货币产品,与一般的工商企业相比,金融行业比普通行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平缓,具有更大的规模经济潜力,更易形成规模经济。银行的规模收益可通过扩大业务的地理范围和品种范围来实现。地理范围的扩大,可以寻求更多的消费群体,降低交易费用,获得规模收益。随着金融行业资产专用性的降低,通过向企业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和不同的金融产品,银行越来越具有获取范围收益的潜力。银行可把固定成本分摊到多种业务和多样化的产品上,降低平均成本;银行能够获得企业的各种信息,对企业的管理施加更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代理成本;银行通过多元化的资产组合,可有效分散风险,降低防范风险的成本。
  (三)当今世界金融发展趋势需要进行综合经营。美国的投资银行始于19世纪20年代,由于1929年爆发了经济危机,美国才开始对金融业进行严格管制,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离。其后,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分业经营限制了投资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于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推动了全能银行的发展。时至今日,国际上大型跨国金融机构大都已实行综合经营。美国全能银行的发展改变了传统银行的收入结构,非利息收入几近占据半壁江山。从1997年到2004年,全美银行业非利息收入比重平均在40%以上,比例非常高;同时,非利息收入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还涉及信托、证券投资、资产管理、信用卡和服务等业务。
  (四)金融电子网络化为实行综合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持。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降低了金融数据处理成本,提高了金融开发和信息传播的效率,使金融业务有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改变了金融业的经营方式,冲击了传统银行模式,如电子银行、银行卡业务等,完全不同于手工操作业务。银行机构从技术上能轻松满足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交叉的金融需求;产品创新速度快、周期短,产品范围突破了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使银行成本大幅下降,改变了银行的盈利模式。因此,新技术使金融机构业务扩张能力大为增强,使其跨业经营成为可能。
  (五)国家的大政方针为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明确提出在金融业综合经营方面进行改革试验。人民银行明确指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鼓励金融创新”。银监会强调提出“鼓励商业银行拓宽业务领域,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中央战略和国家政策都明确表示出支持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意图,为商业银行进行综合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对策
  
  (一)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作为综合经营的起步之策,商业银行可通过在内部设立投资银行部等形式,大力拓展非资本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积极进行复合型金融工具创新,从而大幅度提高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对于投行业务还处于发展初期的银行,可从债务市场寻求突破,承销、担保企业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对投行业务有一定基础的银行,可更加积极地拓展新兴业务:开展资产托管业务,托管产业基金、证券基金、企业年金等,并进一步向账户管理人等角色发展;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流动性存在一定风险、长期资产比重较大的银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而新兴银行急需扩大资产规模,购买资产支持证券,形成良性互动;开展企业并购业务,为企业制定并购方案,提供并购贷款等;开展理财顾问业务,提供企业投融资财务顾问、政府财务顾问、境内外代客理财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型业务创新,逐渐开发票据发行便利、互换交易、期权交易和远期利率协议等衍生金融产品。
  (二)积极与非银行机构展开全方位合作。开发银保、银证合作的交叉产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开办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代售保险、代收保费、代付保险金等业务和服务。对公司客户发放贷款时,提供多样化的企业财产险服务,对个人发放住房按揭贷款时,提供家财险和人寿险等服务。开发寿险保单质押贷款,联合推出储保通系列产品。设置集存款、保险、证券、基金投资功能为一体的银行综合理财账户,方便居民多渠道投资的需要。争取证券交易代理资格,利用银行营业网点多的优势直接代理从事证券经纪业务。
  与信托公司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商业银行可在信托业务中担当信托资产托管人、账户管理人的角色,可合作发行银信连结理财产品,还可开展收益权质押贷款、投资管理、资产置换和担保等业务。银信合作,银行可提供畅通的销售渠道,信托公司能够开发到优秀项目,二者相得益彰。同时,银信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托产品银行质押贷款业务等方面将会有更多合作,这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及盘活其固化资产。
  (三)建立银行金融控股集团。以资本为纽带,以银行为主体,参股、收购或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年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渐发展成为金融集团,实现集团综合经营。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对股东的要求中,商业银行位列主要出资人的首位。因此,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是在目前政策环境下实现银行金融控股集团的突破口之一。这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发挥资金优势,扩大客户基础,提高赢利能力,最终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也符合国际上一些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惯例。对融资租赁行业来说,商业银行具有较丰富的专业人才、客户资源、营销网络、无形资产等方面的优势,其进入融资租赁行业,必将更好地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企业设备销售、技术更新乃至社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同时,针对目前信托公司处境比较艰难的状况,抓住监管层支持商业银行收购信托公司的政策机会,商业银行可以收购信托公司,并开展人民币理财、信贷资产转让信托、企业年金以及不良资产处置等信托创新业务。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我国商业外观法律保护探究
    商业用户室内燃气系统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后危机时代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箱的优…
    运用银行保理业务解决建设工程款管理问题
    如何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和谐发展
    浅析如何管理商业银行与其客户之间关系
    老掌门复出,一道奇特的商业风景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策略探析
    以青春为名的商业大戏
    β系数对民生银行股票价格测算的实证研究
    浅谈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和化解措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