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6年以来,中资银行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海外收购计划,目的是为了在国际 金融 市场上能够通过收购跨出国际化经营的第一步,实施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战略。从中资银行的出发点上来讲,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是,由于次贷危机爆发引发的资产价格缩水远远还未见底,因此,在收购部分海外银行的股份后,国际市场金融产品价格暴跌不止,使得原本看好的收购变得亏损越来越大。中资银行海外收购缘何遭受亏损,文章将通过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中资银行;出海并购
2006年以来,中资银行开始对海外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计划和行动,已经进行了11笔交易(未包括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其中5笔交易价值在10亿美元左右。摩根大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4.8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3%;
四、海外并购之得失
我们分析了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价值损失,如果把这一损失看作是显性的损失,那么隐形的损失就可能更加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市场之失。海外并购的复杂性必然耗费银行大量的精力,使其对国内市场无法全力经营,影响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代价昂贵。从全球范围来看,银行业收入预计将在2006年到2015年间增长1.1万亿美元。中资银行的收入预计占这一增长的18%,约为2000亿美元,但这一利润空间并非没有竞争。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