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银行卡业务风险处于多发、高发期,影响 金融 系统的正常运行。随着银行卡风险的不断显现,研究银行卡风险及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银行卡;风险分析;防范措施
银行卡作为便利、快捷的 电子 支付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青睐。
二、防范信用卡风险的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持卡人的风险防范意识
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对银行卡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实效。各发卡杭在销售银行卡产品时,不但要介绍银行卡产品的优势,也要注意介绍其风险点和安全使用知识。对于已发生的银行卡风险案例,应通过媒体等方式及时进行披露,提高持卡人了解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和掌握相应的防范手段,提高持卡人防范意识和能力。
2.加强银行卡特约商户管理,防范欺诈风险
加强特约商户准入审批和日常监督管理。一是严格执行特约商户准入制度,重视对特约商户的合法性和有关经营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核和调查,根据其性质、经营范围、规模和流动性分析其经营管理水平、风险程度和市场潜力,设置相应的风险控制参数,有效防控风险。二是强化特约商户日常培训,增强其风险意识,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带来风险,不仅要加强特约商户业务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对特约商户合规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培养和 教育 。三是加强对特约商户收单业务行为和异常交易或变化情况的动态监控。如对外币信用卡异常交易的金额、笔数、交易地点和交易类型的变化,分析判断其风险程度,可通过手机短信和 电子 邮件等及时通知和提醒客户,以提高客户的参与度和安全感,更快地发现风险、防范风险。
3.强化内部管理,防范操作风险
要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和完善《信用卡业务操作规程》、《机具、密码使用管理制度》、《商户联系管理制度》、《事中及事后监督制度》等一整套业务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以规范业务操作,控制操作风险;同时,要加大制度执行力,增强风险控制力度。
4.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防范持卡人信用风险
各家银行应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包含全社会的“个人信用数据库”,内容应包括客户身份证件、刑事犯罪记录、办卡记录、纳税情况、在各银行的存款状况、使用卡透支与归还情况等。这样可避免各家银行对同一客户的资信重复调查以及调查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可防止多家银行同时授信的现象发生。由银行业共同来防范风险,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这对保护银行业的共同利益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 文献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