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已全面展开,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其重要选择。战略投资者分为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境内战略投 资者。本文通过分析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利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要充分利用好民间资本,即境内 战略投资。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战略投资者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和完善 现代 公司治理制度,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必经之路。其中,战略投资者又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境外战略投资者,一种是境内战略投资者,笔者以为,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应慎之又慎,应以引入境内战略投资者为主要 发展 方向。
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
1.资本金不充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低要求平均在10%以上。近年来,经过政府注资、引资与股票市场ipo的大规模募资后,交行、建行、中行的总资本充足率平均值为12%,也只不过略微超过银监会监管要求8%的最低线而已。低双数位的资本充足率对于这些大型银行来说并不太高,从银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应该说刚好达到一个审慎适当的水平。况且这12%还不包括农行,农行在四大行里资本充足率是最低的。
香港的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高达16%,新加坡的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4%,在oecd国家,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也是在10%以上。按照国际标准衡量,12%这一代表了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国家 经济 的影响举足轻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不能轻易出让。实际上,中小商业银行引入外资是很必要性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外资要慎之又慎。 金融 业全面开放,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中小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中小商业银行即使被外资控制,也不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