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mv迁移堪称近年来全球银行界举足轻重的一项浩大工程。随着emv迁移实施范围的逐步扩大,困扰银行业多年的高科技犯罪难题有了应付之道,emv标准被誉为围剿 金融 犯罪的一大利器。这种以芯片卡配合密码输入的技术,代表着银行卡未来的主流 发展 方向。本文详细分析了emv迁移给
关键词:emv迁移;迁移成本;务实改革;迁移策略。
1924年,美国运通石油公司推出的油品签账卡是银行卡的雏形。1950年,美国diners club正式发行的签账卡是全球第一张塑料货币。银行卡从产生到在全球内蓬勃发展,已历经了大半个世纪,介质也从纸制、塑料、磁条等逐渐演变为芯片。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都在进行银行卡emv迁移,我国实行emv迁移势在必行。
一、emv迁移概述
emv规范是由europay、mastercard、visa三大国际信用卡组织联合制定的金融集成电路(ic)卡的金融支付标准,目的是为金融ic卡、金融终端、支付系统及金融机构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平台,正式发布的版本有emv96和emv2000。emv2000标准是国际上金融ic卡借记/贷记应用的统一技术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借贷记应用交易流程、借记/贷记应用规范和安全认证机制等。emv迁移是指按照emv2000标准,在发卡、业务流程、安全控管、受理市场、信息转接等多个环节实施银行磁条卡向集成电路(ic)卡的技术升级,利用安全性更高的智能ic卡来有效防范诸如制作和使用假信用卡、信用卡欺诈、跨国金融诈骗等高科技金融犯罪。随着信息技术、微 电子 技术的发展和emv标准的完善及国际emv迁移计划的实施,银行磁条卡向ic卡的迁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银行ic卡最早于1985年出现在法国。1995年前后,ic卡在金融领域得到较普遍的应用,当时主要以电子钱包等小额支付为主,除了在少数国家获得局部成功外,在绝大部分地区的发展状况不佳。目前,visa基本上停止了对其电子钱包visa cash的推广。1999年,国际卡组织调整了ic卡的发展重点,开始大力推广借记/贷记卡的ic化,也就是所谓的emv迁移。与电子钱包的定位不同,emv迁移主要是为了防止日益增长的卡片欺诈和促进金融支付多样化,是卡片支付介质的一次革命,将对所有卡支付的相关行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个明显表现就是,发卡机构emv迁移的重要动力已逐渐演变成为通过emv迁移开发多功能卡、非接触卡等创新产品,实现产品差异化,争夺银行卡市场份额。
三、
(二)务实改革,消化巨额成本
第一,对终端的改造。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机具升级。针对emv迁移,在今后银行卡终端设备采购中,商业银行应增加对emv标准卡片的受理功能的要求,同时,做好现有设备进行升级的准备,从而在不过多增加成本投入的前提下,逐步进行银行卡emv的适应性改造。如2003年底后布放的atm的读卡器都是符合emv标准的,只需在应用层进行改造,而且相应的atm厂商也承诺银行实施迁移时,免费升级atm应用系统。因此,将完全替换atm转变为对其进行升级改造,鼓励厂商提供更多的atm更换的升级方案,是更加务实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降低emv迁移的系统改造成本,而且可以使银行节省一大部分人力资源,有助于银行emv迁移的推进。第二,对卡片的改造。降低emv迁移卡片成本投入的一个有效方式,可以通过在ic卡上的营销来分流,例如可以在智能ic卡上加入个性化广告。除国际卡自行生产外,我国发行的数目众多的其它类型银行卡,还可以采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办法——外包。通过外包,与第三方合作生产,一方面可以与第三方分摊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延长过渡期。因为芯片产品的平均价格大约每年下降20%-30%,如果过渡期长,迁移成本将会大大减少。
为延长过渡期,还可以通过推行ic复合卡来实现。ic复合卡是磁条和ic芯片的复合卡,为客户提供了两种相互独立的存取款以及消费方式。形式上采用了磁条卡上附加一个芯片(ic片),用于控制ic卡与外部的数据交换、内部的数据访问以及系统的保护。将ic复合卡作为emv迁移的过渡性产品,还可以帮助客户熟悉ic卡操作,加深银行与 企业 对ic卡的认识。
(三)继续坚持 科学 的迁移策略
“先受理,后发行;先外卡,后内卡;先贷记,后借记;先试点,后推广”的迁移策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