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营能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加入wto之后,中外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集中表现为绩效的竞争。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我国十家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做出综合评价,找出了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绩效的差距,并认为股份制改革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绩效。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经营能力 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的 发展 对于建设我国 金融 体系及推动 经济 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
(2)公共因子命名:为进一步明确因子的 经济 含义,使因子间的信息更加独立,对因子负荷阵进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结合实际给各因子命名如表5所示。表中第一个因子在指标x 1 , x 7 , x 10 , x 11 上有较大的载荷,这4项指标是从利润增长率、存款增长率等方面衡量商业银行潜在 发展 能力的指标,因此可以称为持续盈利因子。第二个因子在指标x 2 , x 5 , x 6 ,x 9 上有较大的载荷,这四项指标是roa资产利润率、人均费用、不良贷款率、人均净利润,反映的是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因此可以称为营利性因子。第三个因子仅在x3上有较大载荷,而资本充足率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指标,反映银行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可以称为安全性因子。第四个因子在x 4 , x 8 上有较大载荷,流动性比率反映的是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好坏,因此可以成为流动性因子。
(3)因子评分:根据因子评分模型,以各因子的信息贡献率为权数 计算 十家商业银行在4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及综合得分。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评价函数:
f = 44.966% f1 + 25.524% f2 + 15.202% f3 +6.818% f4
得到排序如表4。
持续盈利因子上,处于前三位的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这三家银行均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排名最后四位的分别是工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