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主要表现在价格政策、汇率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其影响持续时间长,且具有强制性、复杂性等特点。要对已形成的政策性危机进行救助,要加强宏观政策研究,保持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断优化,提高商业银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政策性危机
政策性危机是由于国家 法律 、政策法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导致商业银行经营陷入困境的一种状态。虽然商业银行从经营性质来说可以不从事政策性业务,但是,它绝对要受制于政策调整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很好地应对,极有可能导致经营上的失败。
一、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1.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的表现
涉及到商业银行的政策很多,受政策影响,商业银行可能形成的政策性危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政策危机。价格是商业银行盈利多少的重要杠杆,商业银行的价格即是存、贷款利率标准和其他业务的收费标准。目前存贷款利率主要由人民银行发布基准利率,但规定了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和贷款利率的最低限,在此范围内商业银行有一定的浮动权。中间业务收费主要由监管部门根据不同的产品品种规定不同的价格调节方式,主要有指导价和市场价,如结算业务收费标准指导价和市场价。一般情况下,存贷款会保持一个合适的利差,以保持商业银行的适当的盈利水平。但是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如国家为了促进消费有可能大幅度降低消费贷款利率,结果,如果消费贷款比重大的商业银行可能造成大面积亏损;再比如为控制房地产信贷过热势头,规定房地产贷款首付比例,提高房贷贷款利率,造成众多按揭贷款偿还能力下降;规定银行卡必须收费,虽然可能增加银行卡业务收入,但可能造成银行卡消费功能的减弱。所有这些,如果一旦某一政策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就很可能导致这家商业银行经营陷入困境。从宏观上来讲,如果利率与实际价格水平脱节,极可能引起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大幅度波动。
(2)汇率政策危机。汇率是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比率,汇率上涨,本币贬值,则意味着进口同等物资要用更多的本国货币。此时,国内 企业 不愿多进口,反而会积极出口,持外币升值;同时,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则意味着市场价值的损失。反之,汇率下跌,本币升值,则意味进口同样的物质用更少的本币即可购得,此时,本国企业宁愿多进口,而对出口则积极性下降。国家目前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即以基础汇率为准,各商业银行的结售汇率按一定比例浮动。国家公布的基础汇率往往带有战略性和突然性,汇率政策的调整一方面影响商业银行客户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影响商业银行外汇资金的价值,对于以外汇业务为主体业务,以涉外企业为主体客户的商业银行,受汇率政策影响的可能性很大。
(3)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造成的的产业危机。从新
2.政策性危机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一是持续时间较长。政策性危机一旦形成一般对商业银行影响时间较长,而且有些政策一旦实施,如效果不明显还会不断加大力度,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的程度。
二是具有强制性。政策一旦出台,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商业银行必须无条件执行,商业银行面对政策性危机不是讨论政策合理性与否,而是如何根据政策来寻找本 企业 的出路。
三是影响面较广。政策性调整的重大特点就是波及面广,传递速度快,对商业银行 发展 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必须要求商业银行经营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调整。
四是政策性危机具有复杂性。政策性调整往往是涉及到多个政策的同时调整,多管齐下才可能实现某种目标,因此,商业银行一旦形成政策性危机,在处置难度上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危机。
因此,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一旦成为现实,就可能导致资产质量恶化,财务效益下降,最终只能退出市场。
二、商业银行应对政策性危机的策略
1.商业银行应对政策性危机的准备
首先,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要高度重视政策因素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增强防范政策性危机的意识,要把防范政策性危机列入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宏观政策研究,也要重视区域政策的研究;不仅要重视本行的政策,也要重视其相关行业的政策。只有高度重视,增强政策性危机意识,在经营活动中才能有充分的应对准备。
其次,政策的形成往往是有 规律 性可言,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来负责此项工作,当然,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利用社会咨询机构、科研院所来为其服务,这样既可达到研究政策的目的,又利于节约成本。
第三, 经济 政策特别是 金融 政策出台往往涉及面广且又很突然,因此,商业银行要把应对政策危机作为常规工作来做,要建立应对各类政策的反应机制和预案,对各类政策的出台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在制定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过程中,要注意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在行业、区域、品种上的分布结构,只有战略结构优化,才能为应对危机提供充分的准备。
2.商业银行应对政策性危机的策略
(1)对已经形成的政策性危机进行紧急救助。如对房地产贷款利率大幅度提高,约束了房地产企业的信贷要求,此时商业银行要利用储备客户,及时转移投放新的贷款客户,保留相应的贷款规模和利息收息水平。又如汇率政策的调整,可能导致涉外企业亏损、破产,加大了涉外贷款危机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可以及时收回这方面的贷款,压缩涉外贷款规模,放缓贷款投入速度,商业银行可通过增加流动资金贷款或资金运用多元化来解决资金头寸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