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产权多元化的公司型 现代 商业银行,必须关注公司治理问题。首先浅释了公司治理在固有商业银行公司化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上市
1 公司治理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化的核心
存续了几十年的计划 经济 体制使国有商业银行习惯了没有竞争的生存环境,国有商业银行是脆弱和低效的。而从我国进入 金融 改革以后,中央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非国有银行构成的“制度三角”还形成了一种互锁型的制度稳态,
3 国有银行股改上市进程中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
(1)股改上市后的股权结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后,股东就是银行的所有者,拥有表决权、对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选举权、对公司经营状况的知情权和监察权、剩余索取权、股份转让权及控诉权等诸多合法权利,股东的权利和利益将受治理结构的保护。股权何时能够分散化,取决于法治环境和资本市场等因素。
(2)新的委托——代理关系形成后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原有的行政式委托——代理将不复存在。新的产权结构使委托人不再缺位:股东将会把公司法人财产委托给董事会,董事会将作为银行的法人代表将日常经营管理委托给经理人。经理人的任免权转移到了真正承担风险因而有足够动力对经理人进行挑选的资本所有者手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机制将随之形成。这不仅对任期内的经理人形成一种外在激励和约束,也能够降低代理成本。我们应当赋予经理人剩余索取权,使经理人有为委托人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并且所有权激励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
(3)从银行外部环境看。 法律 环境的问题:国有股权的份额必须逐渐稀释而不是立刻降到很低的程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法律环境只允许我们这样做。如果将国有股权份额骤然降到一个很低的程度,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