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2009年10月,世界银行宣布推行多项改革计划,以适应世界 经济 不断 发展 变化的需要。本文回顾了近期世界银行的改革进展,并进行了相应评价。一方面,改革有利于发展
关键词 世界银行 改革 塞迪略报告
2009年10月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世界银行(wb)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上,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宣布世界银行将进行一项宏伟的改革计划,以提高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古老机构的效率和效力,同时增强其在发展
(四)贷款体制改革
对外贷款援助是世界银行最主要的功能之一,目前世界银行主要通过投资贷款(investment lending)和 发展 政策贷款(devel-opment policy lending)两个工具向成员国提供贷款援助,其中投资贷款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主要的贷款工具,目前约占到这两个机构年度承诺贷款额的三分之二,实施中贷款总额的90%以上,因此对于贷款体制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投资贷款的体制改革上。
世界银行的投资贷款体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几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变动,随着形势的变化,其越来越难以适应借款者的需要。因此,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回应借款者的需求和日新月异的全球环境,从而为其带去更灵活的工具、更短的回应时间和更好的发展成果。2009年1月世界银行公布了《投资贷款改革的概念文件》,并在2月份提交执行董事会审议。在这份文件中对于投资贷款体制提出五点改革建议。第一,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对投资贷款项目进行评估,对不同的项目实行不同的风险评估以替代现有的通用(one-size-fit-a11)评估程序和要求。第二,制定一系列合理化投资贷款方案,从而可以满足借款国多元化的发展与融资要求,这些方案包括不同风险的投资贷款项目、对于紧急情况和脆弱国家(fragile states)的快速反应项目以及支持基于成果的融资项目等。第三,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和实施支持。第四,为投资贷款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改革环境,这包括统一激励机制、明确职责范围、向项目组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等。第五,修改并简化投资贷款的指导政策框架。在此基础上,在2009年9月份世界银行针对风险管理和项目实施支持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改革说明。
三、塞迪略报告
为推动世界银行的改革,在2008年10月,在佐利克的倡议下成立了以墨西哥前总统、现任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埃内斯托-塞迪略(ernestozedil-lo)为主席的世界银行集团治理 现代 化高层委员会,专门就世界银行相关改革进行研究,其成员包括来自于国际组织、发达 经济 体、发展中经济体以及私人部门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2009年10月,该委员会发布了《为21世纪的世界银行注入新动力》的报告(塞迪略报告),针对世界银行目前的情况,提出了五点改革建议,受到了各方的关注。
塞迪略报告主要就世界银行的治理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评估,报告认为世界银行在治理结构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这包括战略制定、发言权与参与权和问责制。
首先,战略制定方面的不足。委员会认为现有的治理结构不利于世界银行的战略制定,这是因为,第一,虽然世界银行定期公布一系列的战略文件,但是缺乏一个有效的手段去实现。第二,发展委员会(由24国政府部长组成,它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组成一个咨询团体,其在1974年建立,其宗旨是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