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论文 >> 证券投资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证券投资论文   金融研究论文   保险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债务市场论文   银行管理论文   公司研究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金融理论论文
会计如何应对资产证券化进程加速
2005年,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明显加快,3月,央行宣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到了年底,国开行和建行已分别推出国内首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并正式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资产证券化对会计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财政部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对各相关机构在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时的会计核算和相关内容的披露,进行了规范。但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正式展开,还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会计规范将不断走向成熟,并与国际会计惯例趋于一致。 

  重视资本监管
  资产证券化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其核心主要表现在会计确认方面,即资产证券化应作为一项有担保的融资业务而作表内处理,还是应确认为一项销售业务而作表外处理。该问题之所以关键,在于金融企业实行资产证券化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将银行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减少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从而在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提高资本充足率。 
  当然,如果风险确实得以转移,银行就无须再为这部分资产计提监管资本;但若还保留了相当数量的风险,就须计提相应的监管资本。事实上,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将资本监管作为监管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核心内容。 
  传统上使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对资产进行确认,但该方法在资产证券化条件下,会存在由于概念内涵不一致,而不能够全面反映由于金融工具的发展,使风险与报酬有效分解的状态,同时过于依赖获得资产的交易顺序等问题,难以适应越来越复杂化的金融环境。
  面对环境压力,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25号财务会计准则(sfas-no1125)《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突破了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而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把着眼点放在资产的控制权上,没有像以前那样强调资产所有权和风险。它的原则是,谁控制了资产,谁就该将资产记录于其资产负债表上,不管谁对该资产承担风险,除非谁承担风险的问题,成为判断谁是资产控制者的实质因素。 
  显然,金融合成分析法将转让与转让所附条件分别进行处理,对“控制”、“风险”、“收益”进行相对独立的反映,使对证券化交易的会计反映更加全面,对证券化交易实质的揭示更加准确。正由于“金融合成分析法”存在这些优点,该方法也逐渐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同,并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下,“控制”标准的使用更偏向于把转让资产视为销售,而进行表外处理,并对由此产生的新金融工具(金融合约)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实现表外处理(或表外附注形式披露)表内化。 



  详尽披露信息 

  由于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复杂的合约安排能使资产的控制权与风险、收益分离,并以各种相互独立的衍生金融工具为载体,分散给不同持有方,为了揭示投资风险,应对证券化资产的收益和控制权进行合理披露,应在重视表内列报的基础上,重视表外披露。 
  鉴于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资产证券化的披露做出了详尽规定,在ias-no139中指出:“如果企业进行了证券化或签订了回购协议,则应就发生在当前财务报告期的这些交易,和发生在以前财务报告期的交易形成的剩余留存利息,进行单独披露,披露的内容包括:(1)这些交易的性质和范围,包括相关担保的说明、有关用于计算新利息和留存利息公允价值的关键假设的数量信息。(2)金融资产是否已终止确认。” 
  除了提供判断特定金融工具余额和交易的特定信息外,iasc还鼓励企业提供关于金融工具的使用范围、相联系的风险、所服务的经营目的和评述等相关信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对证券化资产的披露做出规定,sfas-no1140新的披露准则不仅要求企业披露有关资产证券化有关的会计政策、数量、现金流量、确定保留权益公允价值的关键假设,及公允价值对关键假设变动的敏感程度,还要求企业披露以下内容:(1)静态资产组合的现状及预计的损失;(2)反映由于提前支付、损失及折扣率的不利变化,可能对保留权益的公允价值减低的重点测试;(3)本期内证券化特殊目的主体与转让人之间全部的现金流量;(4)转让人所管理的表内和表外资产中,期末拖欠债务及本期的净信用损失。 
  如果资产证券化全面采用现有的国际会计标准,要达到表外处理的目的会很困难,而这特别对发展中市场而言,是证券化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在我国正进行的资产证券化试点中,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但作出相应调整,令原始发起人操作得较为简易。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新产品的推出,主要目的应是提升资源配置、优化市场效率、改善公司素质及资本市场,而不是应一时之需,着急给银行输血。因此,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要加强监管。会计制度的规范是完善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对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我们应洋为中用,结合国情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会计准则,在这方面,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趣味学数学
    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会计教学改革探…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师与新市民子女…
    例谈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复习的实效性
    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新会计制度下强化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关于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思考
    新会计准则下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安全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师学院的会计教学体系的探…
    如何提高职教幼师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会计处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