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个人 集团 场所型社会 序列意识 等级制纵向社会
论文摘要: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对于日本来说,集团性是其社会文化的核心。在讲求资历的日本场所型集团社会中,序列意识构成是日本纵向社会的基础。在序列意识的基础上,日本形成了以武士道的“忠义”和儒家思想的“和为贵”为核心,以“忠孝恭顺”为宗旨,成员服从集团,下级服从上级的集团性文化。
广义上讲,“集团”亦即群体,人类自其产生之初,为与大 自然 斗争以求生存已自动组成群体。群体意味着众多单个人凝聚、团结、协调、合作,使分散力量得以组合壮大,以达生存及 发展 种群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人类社会其本质皆是集团社会。笔者认为,目前,对日本集团性社会的认识一般有两点不足:一、常说日本社会是东方集团社会的代表。但是,笔者认为单说日本是集团社会并没有讲出特点,关键是怎样的集团社会。二、很多人把集团性概括为团队精神,有文章将日本的大学、 企业 举办活动时显出的井井有条,配合默契,协调周密看作是日本集团意识的体现,这样的解释不免有些简单。就第一个问题,日本是怎样的集团社会,目前对日本文化的研究中,很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就是中根千枝的“纵式社会”理论。本文想以纵式社会理论框架中的两个重要支柱——场所型社会和序列意识为切入点,谈一下日本的纵向等级制的集团社会结构。就第二个问题,日本集团性社会核心内涵,笔者想从第一个问题的结论——纵向社会的角度,来分析日本的“集团性”文化。一方面是在序列意识基础上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场所型社会集团的构成原理,而产生的集团“内”“外”观念。最终得出,集团性文化的核心思想是武士道中的“忠义”和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
一、日本集团社会的构成原理
资格型社会集团与场所型社会集团:如果把由个人组成的社会集团的构成原理加以极端的抽象,可以假设两个不同的即关于“资格”和“场所”的原理。
“场所”和“资格”都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属性。“资格”的含义类似于“类型”,可以是天生就有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比如姓氏、性别这类的属性;也比如学历,职位等后天形成的。相反,“场所”对人的属性的划分和“资格”不同,以一定的范围划界而构成的集团称为“场所型”。…例如,北京大学的学生;日立公司的职员,这样的称呼就是按照“场所”的标准划分属性。
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属性作为基准而构成的集团称为“资格型”,例如特定的职业集团、特定的父系血缘集团、某个种姓集团等等。而把不同资格的异同,仅以某一地域、所属单位,即以一定的范围划界而构成的集团称为“场所型”,例如某村的成员等。
任何社会中的个人,都从属于由资格和场所构成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由完全一样的资格和场所构成的社会集团是十分鲜见的;一般都是两者交错构成两个不同的集团。在有的社会中,“资格型”集团的作用大于“场所型”集团;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场所型”集团的作用则大于“资格型”;甚至在有的社会中,两种类型的集团平分秋色。
日本场所型的社会集团:日本社会集团是以强调“场所”为特点的,日本人更注重一个人的“场所”属性。例如,日本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社会地位时,更喜欢突出场所而不是资格。他们往往不提自己的具体职业,而只是向外人介绍说我在某某公司工作。同时,别人最想了解的也首先是工作单位,其次才关心你所作的具体事务。因此,对日本人来说,场所,即某公司或大学这类框框,在集团构成和集团意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个人的资格问题则是第二位的。这反映出在日本人的心里,个人所属的工作单位、集团比他的职业更能体现他的身份和名声。
在日本人的意识当中,并不认为“公司”是与个人缔结了一定的契约关系的企业体——即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客体,而是与自我连成一体的“我们的”公司。他们有时甚至把公司视为自己的生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由此产生出日本大众对公司归属的认识,不是股份制,而是员工所有制。在这种朴素认识面前,任何新思想也无能为力.这表现了日本文化的特殊性,充分反映了“场所”比“资格”更关键。
场所型社会集团的认同意识:要想进一步强化场所的界限和集团的机能时;就必须引导集团中的成员,使他们都有一种“一体化”的感觉;并且建立一种内部组织,把集团里的各人互相联系起来,以达到巩固这个集团的目的。
为了使不同资格的人认识到彼此是同一个集团中的成员,对外可以强调“我们”这一集团意识,培养同其他集团互相竞争的观念;对内,力争形成一个感情上的纽带,强化他们作为同一组织中成员的意识。
由于集团的影响力渗透到其成员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法中,在此情况下,究竟哪些事务属于社会生活范围.哪些属于私人生活范围,就很难区分了。而大部分的日本人,在这种彻底的集团意识中,感到的不是惶恐,而是更多的安心。
二、日本集团性社会的内在构造
集团社会中的个人定位:序列意识在日本社会里,首先是对自己属于怎样的集团进行定位。他们把社会评价高的集团和评价低的集团依等级排列,企业由大企业到中小企业,学校分一流、二流、三流,官厅由中央官厅到地方官厅,城市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家庭由上流家庭到下层家庭,如此这般,不论集团也好,地方也好,一切都有等级、名次。其次是对集团中的自我的定位。例如,日本人初次见面一定交换名片,因为这有助于确认彼自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这样,所属集团的定位与“集团我”的定位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完善的自我定位。
集团结构中的等级制度:在集团社会中,每一个定位了的“自我”的周围,便是一个相对的等级世界,在总的自上而下的社会中,集团的组成均依靠等级顺序。在这种社会里,等级的重要性就远远超过工作性质或职务集团的差别,甚至 教育 、职业、阶层背景都相同的人之间,等级的差异也泾渭分明。
资历和功劳是确立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准,几乎每个国家的社会都使用这两个标准,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侧重;西方社会比较注重功劳才干,而日本则正好相反。日本社会与其他国家社会不同,它为才干提供的天地很狭窄,社会地位的确立,主要依据资历。以资历为重要参照标准建立的等级地位一经确定,就永不再改变,而且将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社会生活和个人活动。
在日本人看来,按照资历排列的等级制度,较之才干制度既简便易行,又稳定可靠。因为它一经建立,便会自行生效,无须检查调节。但同时,这种制度却又很死板。一套人员只有一种等级编排,不论什么复杂情况。这套人员排列秩序中,任何个人成员,即使是地位最高的人,都不能稍有更动,除非遇有非常事件或是集团解体,排列的原则将会永远维持下去。
正是由于它具有这种死板性与稳定性,自上而下的等级制才成了控制日本社会关系的最主要因素。实际上,正是这种等级顺序,制约着日本人的生活。
“纵式社会”与序列意识:中根千枝是日本著名的社会学家,纵式社会的理论是她在1964年的一篇题为《日本社会结构之我见》的论文中提出的。在随后的三部著作《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适应的条件》、《纵式社会的力学》中,中根千枝又系统阐述了日本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
根据中根千枝的理论,纵式社会最核心的理论支柱之一就是“序列意识”。
正是因为纵式的结构,日本社会特别强调序列。序列其实就是集团内部的等级,是上下排列的顺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就将对象分为先辈、后辈和同辈三种,对不同序列的人态度是不一样的。对后辈可以呼来唤去,学长可以命令学弟做事.而自己在旁边休息;但对前辈却非常尊敬,见面要鞠躬行礼。同时,序列还不仅仅限于身份、地位,而更多的是一种资历。先进公司的人比后进公司的人资历要高;先晋升教授的老师比后晋升教授的老师资历要深。正是由于这种资历的限制,即便是能力更强的人电不可能得到更快的升迁。能力要为序列让位.后辈不能升的太快,“同年”在晋升方面也不能差距太远。很多人批评日本企业缺乏创造性,就是因为序列意识导致的。日本企业的职工很多都是终身制,职务升迁也是按部就班。
一个集团是否存在内部等级.以及这个等级制确立的程度,取决于这个集团形成的环境因素。而在日本,任何集团都必不可免地会形成纵式组织结构。纵式组织结构正是集团组织之所以稳定的根源.似乎也是日本制度主要力量的所在。
这种纵式关系发挥作用的程度,虽然因集团而异,有些集团甚至不存在明显的纵式关系,然而,集团的作用愈强,其人员便愈可能是按这种结构组成的。这种结构原则.在日本所有的社会集团中都存在着。这种结构的力量,表现在它能有效地集中情况,又能迅速有效地发动全体成员的集体力量。它在日本 现代 化进程中所作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三、日本集团社会文化的特点
日本的集团社会文化与简单的集体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它有两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就是建立在序列意识基础上的等级观念和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社会均等机制并存。
上面已经提到过日本人的序列意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等级观念在日本社会普遍存在。同时,日本的等级观念也很有特点:首先,这种等级观念不仅仅是身份和地位决定的.和个人的能力也不对等。进入集团的时间、年龄是决定一个人等级的重要因素。其次,日本人的等级观念具有“惧上”和“欺下”的特点。这是因为日本的等级观念是一种权威式的,个人服从集体的权威,下级服从上级的权威。集团内部必须有一个权威,作为绝对的领导。最后,日本的等级观念是一种“链式结构”,等级一经形成,就很少改变。
虽然日本社会是严格的等级社会,序列观念深人人心,但很多人却认为日本是相对平等的社会。这是因为日本强调等级的同时又有平等主义的精神,这也可以算作日本社会的一大特色。平等主义是因为日本社会是按场所型划分集团的,资格型是导致不平等的原因。在日本,不同等级的人尊严是平等的。“日本社会用礼貌、礼仪来保证每个成员得到最基本的尊严。”同时由于场所型的特点,不同场所之间的人不受到等级的约束。同时,每一个日本人还享受机会均等,收入均等、 政治 权利均等、权利均等的好处。日本政府还通过高额的累进税、遗产税等方式保证社会成员都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
日本集团社会文化的第二个主要特点是根据场所来划分集团,集团“内”“外”分明,内部相对和谐。
日本集团主义的核心是武士道中的“忠义”和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思想。日本人非常重视自己所属的集团,一旦这种联系关系确立了,雇员对雇主、成员对集团高度的一心一意。日本的 企业 很多都是终身雇用制,一旦进入一个集团后,就相当于进入一个小的封闭社会,重要的事物都在集团内部解决。一个集团很像一个大的家庭,在集团内部,非常强调和谐一致。
日本人在集团内部相对和谐的同时,又有严格的内外有别的意识。在日本社会,每个人都归属于某个特定的集团,所属的集团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内”,而“外”指的是自己所处的集团以外的外人或其他集团。日本人一般被认为对本集团以外的人或集团采取一种疏远,冷淡,不关心的态度。
四、对日本纵式集团社会结构的思考
对于日本以序列意识为基础的纵式集团社会结构,应当如何来看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纵式集团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是因为这个集团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追求。对共同利益目标追求过程,是集团不断“凝聚”的过程。并且,日本的“纵式结构”具有“可拼装性”,每当较小的纵式结构一旦遇到超越其上的大集团,便会自动靠拢,组合形式更高一级的纵式结构。纵式结构的实质是一稳定的权力框架,它使每一个基层组织乃至全民族皆被纳入此权力框架,日本人由此变得容易带动与调度,从而使日本获得较大的社会组织力。
而“纵式结构”在部分人看来又有很大弊端:它使日本人成为异乎寻常的“集团人”,而非活活泼泼、独具风格的“个别人”。常使普通日本人难以畅快地表达一己意愿,从而有碍民主精神的发扬。这使日本虽取得 经济 上的 现代 化,而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方面,尚有距离。
集团文化包含的内容庞杂,唯有选中一个切合的角度才能有效地进行研究。“纵式社会”的理论框架为研究日本社会集团文化提供了切入点和分析工具。“场所型社会”和“序列意识”这两个突出的特点是“纵式社会”理论的重要支柱。日本人有很强的集团归属感而划分集团的时候又是根据自己所处的“场所”而定。一旦进入集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序列”,按部就班的工作,一心一意的服从上级构成了纵式结构。
这种文化的突出特点是森严的等级观念和平等主义精神并存;内部和谐一致,集团“内”“外”分明。对于日本集团性文化的根源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不论怎么解释,这种文化的存在是我们现实中要面对的。金克木先生说,文化就是国情,就是国民性.日本文化就是日本人。因此,了解日本的集团性文化对认识日本社会,理解日本国内国际政治决策的动因都有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分析东西方价值体系的利弊认为:美国一向强调强烈的个人主义,东亚则强调集团主义精神。他们认为个人主义主张“机会平等”,但“平等”不一定得出“公平”的结果,其结果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个人主义强调人与人的“契约”关系。由于每人皆有各自的经济利益,导致社会产生多种相互对立的利益集团,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同时个人主义过于强调时常的作用,一切价值原理都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检验,从而导致权威失效,政府对社会的统合力日益减弱。
与此相反,以集团主义为价值取向的东亚国家,则有可能避免上述个人主义的欠缺,而发挥已有的优势。集团主义将使国家具有权威并可发挥竞争的组合力量。集团主义也可使各基层团体成员对团体、集体利益以更大关怀,及时防范谋求私利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当然,无论美国、欧洲抑或其他地区社会也同属集团社会。只是东亚集团社会的纵式结构使其成员具有比西方更突出的“团体至上”的思想特征,这使社会的“集团”性更显突出。
因此,我们在分析日本集团社会特征时,也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