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社会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在新兴群体涌现的背后--对小资、BoBo族、IF族群体的研究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尚自由选择,追求个性彰显的时代。人们在物质上会追求衣食住行的富足,在政治上争取应得的公民权利,而在文化上则力趋高雅、超凡脱俗。而个性的高扬也离不开群体的认同和归宿,一批新兴群体涌现了。我这里所指涉的新兴群体,指的是以小资、bobo族、if一族等为代表的文化定义群体。我之所以要用文化定义群体这个词,则意在以此区别于职业群体、政治身份群体,它主要取决于人的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和态度、文化品位和道德意识等因素。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的,"对于先进的社会群体来说----首先是知识界和受教育阶层,其次是中产阶级本身----关键的问题是:社会行为的核准权已经从宗教那里移交到现代主义文化之中。与此相应,人们对’品格’----此乃道德准则和严肃目的的合成物----的重视,也转移到对’个性’上来----后者标榜与众不同和自我提升。一言以蔽之,现代人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1

  "小资"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被关注恐怕是始于《三联生活周刊》,它在2001年的第18、19期合刊上推出了小资专题《小资的自摸与十三不靠》,专题对小资的方方面面做了概要的介绍,其中有一段编者按本身就写得很有些小资味道:"按理说,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不必听别人说三道四,可一股新的阶级斗争的浪潮有细水长流之势----你在饭馆里点的’西芹炒百合’被指定为’小资菜’,你要是感叹天气的变化也会听到这样的忠告,’小资是不穿秋裤的。’这不光是生活方式问题,而是有些人生来就有的品性,或者说是文化特质。’小资’一词没有什么贬义,如果它意味着’向世界开放’的心灵,以及’向内心看齐’的物质要求,那也没什么不好。"2那么什么是小资呢?小资的标准是流动的,似是而非的,却又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但它还是有它的基本内涵的:小资首先必须要有文化修养,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受过欧美文化的熏染,口头语里经常会夹带英文单词和短句;小资的经济收入大约就是月薪在3000~20000元之间;最小资的职业则莫过于自由撰稿人、soho族(small office、home office的简称,指那种在家上班的人)、广告文案、dj、摄影师、外企人员等;小资是一定要有文化的 ,或者说至少要显得有文化。霍金的《时间简史》虽然基本上看不懂,但一定要看,萨特、加缪、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罗素等等的哲学著作,虽然大部分看不懂,也得要看,或者将它们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上,定时去书店看话剧听音乐会,知道福柯是男是女什么的干活;渴望爱情,但缺乏孤注一掷的勇气,可以为情所困,但绝不能让局势失控,喜欢恋爱不愿意结婚,恋爱方式比较随性和浪漫;面带微笑地嘲人和自嘲,有足够的小聪明,但缺乏大智慧,梦想生活在别处,但心知别处也不过如此,把"没有灵魂"看作最大的贬低,但自己也禁不住怀疑自己;环保,打的,上网,逛宜家,买盗版欧洲电影,有事没事儿进星巴克发呆,吃蔬菜沙拉和哈根达斯……;一个人的存在在小资眼里是没有意义的,小资必须以群体的方式才有他的存在意义,在群体中,他们才可以交流他们最新的侃资,也才能彼此认同和扶持,以此来证实是否小资,是真小资还是伪小资。

  小资风潮方兴未艾,又出现了被称为走在小资前头的bobo族,bobo族(译作波波或布波,为发音和书写方便一般称波波)是"布",布尔乔亚(bourgeois)和"波",波西米亚(bohemia)的合成。这一新生词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戴维·布鲁克斯在《天堂里的波波族》中首度提出,《天堂里的波波族》中说,bobo们具有双重个性,一方面是社会精英、成功人士,享受物质富裕;一方面又渴望心灵的自由和不羁的流浪;是既赞成资本主义的布尔乔亚,又崇尚自由与解放的波西米亚;是既拥有高学历、丰厚收入又讲究生活品位、注重心灵成长的一族。波波族就是布尔乔亚加波西米亚,是指有艺术理想人文情怀叛逆精神的有钱阶层。因此,波波的一条处世原则就是好反其道而行之,比如:西装领带搭配球鞋,无论是西装还是领带还是球鞋,都有着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这个规范和标准,大致上是以品牌和价格来划分的;波波使用的是最新的高科技产品,放着台式电脑不用,用笔记本;出去旅游则专往深山丛林里跑;而波波们的思想,则是很高尚的字眼:理想。他们试图在生活品质和灵魂自由中寻求到最为超然飘逸的态度……。《三联生活周刊》提供了几个bobo族的中国标本,其中之一就是顾江,他和他的合伙人每人管半年公司,另外半年时间全由自己挥霍。在接受采访中说:"有了钱之后,我基本上是花在那些以前不敢想象,但又十分向往的事情上。比如去瑞士滑雪(因为北京的滑雪场是人工造雪)。最高兴的是可以大量买书,从明清话本到《时间简史》,看不懂的也买。"顾江为自己的念旧心理所下的诊断是:"严重"。这种念旧是对一切物是人非极度敏感----其实是伤感。比如,他比较看不惯美国人和美国风格,他热爱欧洲的原因是"那地方几十年后去还是一样"。他精心保留着小时候看过的小人书,他会领着朋友去看自己中学的教室――那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叫作"白家大院"的奢华饭庄了,但他仍坚持把原来那个杂草丛生的校园比作百草园。顾江也和几个朋友攒了一个小型的"club"――没有名字也不需要会员证的那种。成员都是相熟的音乐人。"有制作人,拉小提琴的,自由职业的,每周四固定聚会。聚会时总有一个主题,有时是一个人为大家讲解乐理,有时是纯粹的音乐欣赏。而我会把每周四的工作全部推掉。"相对于小资,波波族具有更雄厚的经济实力,虽说不是挥金如土,但大有视金钱如粪土之势,他们是消费的艺术家:"我们会和其他人一样买鸡腿,只不过我们买的是那些过得比伊丽莎白·泰勒在健身矿泉疗养地里还舒服的放山鸡。我们会买马铃薯,不过我们不会买爱达荷州的马铃薯,而会选择那些只在法国北部某些特定土壤中才长得出来的迷你马铃薯。当我们需要莴苣时,我们只会选择那些夹在三明治里难吃得要命的所谓行家级莴苣。我们在身为平等主义者的同时,又能适度地炫耀自己的品位。"这种bobo品级的消费,价格是平常消费的6到10倍。"小资"的物质生活终究还被嫌过于浮躁,还有点装腔作势。但波波族,实在的是里子,高雅的是表面,符合人们的内心愿望,说出去还冠冕堂皇。

  小资、bobo族之后,if一族(international freeman,国际自由族)"作为另一道文化风景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概念是由"表演英语"的创始人、世界知名英语和个人培训专家刘克亚提出的。它是指那些在世界范围内根据自己的个性自由地选择工作、居住和旅游度假地的一群人。刘克亚认为国际自由族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是21世纪的中国个人发展的全新模式。刘克亚既是这一概念的提出者,也是这一潮流的引领者。他在2000年回国之前,就曾经在全美财富50强的企业里任市场总监,并且开办有自己的培训公司。当时,他放弃了可以得到的绿卡,回国来做个人培训事业。他现在可以选择在很多国家工作、生活,而且生活得很好。另外一方面,他又对生活充满好奇,回国做自己喜爱的事业。这就是国际自由族生活的一种类型。他的著作《都是英语惹的火----一个国际自由族的个人发展档案》,可以成为中国想成为if一族者的教材。而其中倡导的"表演英语",重在从个人发展角度推动学习者素质的全面提升,可以全面帮助一个有志于做国际自由族的人,打开自己的个人发展之路。想成为if一族,除英语、诚信等基本技能和素质外,《北京青年报》还给出了三项必备条件。一是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二是必须有一技之长。三是必须有积极上进的精神。当我们把国际自由人放到小资、波波的序列之中来考察,就会发现这一概念群体或许是这类文化定义群体之中最有野心、最能满足进入21世纪以来都市冒进阶层对幸福生活的想象的。if 族强调全球性的视野、完善的个人身心调控技术、专业领域之内超凡的领导能力,同时也强调强大的生存能力,强调健康而人性化的工作状态,谋生对于if一族绝对不是问题,工作的择取要和对生活品质的"高、精、尖"的不倦追索结合起来,这是那些在看艺术片之余还得焦心地考虑如何去挣钱的小资们所无法企及的。 

  通过以上对小资、bobo族、if一族这一类文化定义群体的考察,我们在这些新兴群体涌现的背后,可以隐隐约约看到一种生活格调的浮现。它们起主要作用的界定和区分标准不是财富,也不是职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格调》就把生活品位作为划分社会等级的标准,"有一点最开始就要弄明白:区分这些等级的决非只有财富一项标准。’不可能只根据金钱,’一位工人说得尤为正确,’因为谁也不会确切知道你这方面的情况’。与金钱同样重要的因素还有风范、品位和意识。"3当然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相对优越的职业对于这一类文化定义群体也很重要,但对于他们而言,职业和金钱都不是他们优先考虑的因素(这更多是因为这些因素他们已经具备,而无须为此多费心力),只是他们在承认金钱的重要性的同时,却又对它抱有轻视的态度,哪怕是装出来的。小资的经济收入大约就是月薪在3000~20000元之间,而bobo族和if一族经济实力则更为雄厚一些。他们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从事的职业有主要有自由撰稿人、soho族、广告文案、dj、摄影师、外企人员等;根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给出的中间阶层的定义,可以判定小资、bobo族、if一族这一类文化定义群体属于中间阶层。4

  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里写道,"十六世纪的礼貌书籍代表了新宫廷贵族的要求,这一阶层是有不同社会出身的人慢慢集聚而成的。随着这一阶层的兴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其他阶层的行为准则"。"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引起了一种特定的、有着自身规律的心理发展"。5因此可以说,一个阶层的行为准则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是相适应的。正是因为小资、bobo族、if一族处于社会结构中间阶层的地位,才决定了他们可以不断创造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和情趣。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新兴群体被贴上了文化的标签,在这文化标签之下,他们的生活品位和情趣为更多人效仿的对象而倍受关注,进而被放大凸显。他们似乎就成了生活品位和格调的代表者。因此,也可以说,以职业或财富为划分标准的社会阶层与以生活品位为划分标准的社会等级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的对应关系。当然在中国语境下,象在私营业主、乡镇企业家等身上可能存在着歧异,但至少是在小资、bobo族、if一族等群体身上我们看到了它们的对应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小资、bobo族、if一族等群体的高雅生活品位成为了生活品位不甚高雅甚至是低俗的人们竟相效仿的对象,这也就促成了另一种品位的时尚化和高雅化,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流入这些群体。这也能从小资、bobo族、if一族群体的不断壮大中得到明证。

  通过对这一类文化定义群体一些共同特征的考察,我们也能看到中间阶层的烙印。(一)政治性的消解。这些文化定义群体从命名上就不仅仅只是文字符号,它们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它们的文化内涵突出表现在对传统的再造与衍生甚至是"反叛",其中也伴随着的就是政治内涵的消解。小资在中国向来是一个具有意识形态划分标准的词汇,因此也被打上了明显的阶级的烙印,它意味着意志软弱、政治立场不坚定但却酷爱风花雪月,它意味着落后腐化甚至是耻辱。而在如今的小资却成了一种时尚,一种优厚生活条件和高雅生活品位的象征,进而为许多人竟相追逐。如今的"小资",已不是作为阶级的对立面而成为唾弃和抨击的对象,它的原初的政治内涵已被消解。同样的还有"波波"中的"布尔乔亚"(bourgeois),从词源上看,bourg指的是城市或者市镇。相应,bourgeois的意思实际上是另外一个著名的概念:市民。就是说,它指的不是一个社会中的某个阶级或者阶层,而是一群首先是因为聚集在某个地理-空间范围内而享有独特政治-法律地位的人。他们聚居的一些村镇后来变成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城市。这时,资本家或者资产阶级才开始和布尔乔亚慢慢分离。马克思曾经写到,布尔乔亚阶级把所有神圣的事物变得亵渎,bobo们则是把所有亵渎的事物变得神圣。《天堂里的波波族》的作者布鲁克斯说:"我们把一些原本可能是误会或唯物的东西和行为加以提升。我们把最典型的布尔乔亚阶级活动----购物,变成最典型的波西米亚活动----艺术、哲学和社会活动。所触碰到的任何东西和行为都会化成形而上学的东西。"而if一族则以成为超越国界的自由一族为目标,梦想成为一个"世界公民",国家概念在他们的心目中似乎被弱化了。日本学者描绘日本中产阶层的政治思想倾向就是:他们是现行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具有不希望变革的保守心理,虽然对现状有些不满,但安于现状是主要生活倾向。而在这一类群体身上,他们可能在各自的事业上富有进取心,但工作之余更多的是文化的谈资,少了对政治的关注。

  (二)文化定义的流变。从小资到bobo族再到if一族,我们还很难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演进关系,但可以断定的是它们始终都处在流动变化的状态之中,它们只是作为过渡阶段的一座座桥梁。当大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时候,被归入小资的群体的恰恰是较好的解决了温饱问题,可以增加点生活情调的人群,以致有人敢于光荣的宣称,"我就是小资"。但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小资群体后,小资们发现这一身份象征已不能作为一种稀缺文化资本进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时候,于是小资这一概念就不屑被提起,bobo族和if一族的受青睐也似乎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从小资到bobo族再到if一族,这样的概念的盛衰反映的是人们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但bobo族也好,if一族也好,它们都不是终点,它们都将会成为被冷落的概念。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里通过对宫廷中的习惯、风尚和行为方式的考察,发现它们曾"不断的渗入中等阶层的上层,并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由于这些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这些东西便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这些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他们作为上流社会区别于其他阶层的标志的特性,慢慢地贬值了。这些情况迫使上流社会进一步完善他们的行为。宫廷风俗习惯的形成,向下普及,略微有所变形并失去其作为等级区别标志的作用等等,这正是上流社会行为方式持续变化的动力。"6同样,小资、bobo族和if一族的行为方式是与其作为中间阶层的社会地位是相一致的。正是中间阶层的社会地位的身居中游的不确定性,这一类文化定义群体的定义处于不断流变的状态。

  此外,小资、bobo族和if一族等文化定义群体在极力张扬自己的个性和风格的同时,其实也有一种寻求社会认同的期望,所以小资们喜欢成群接队。

注释:
1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著,第34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
2 参《小资的幸福生活》,袁勇编著,第3-4页,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3《格调》,保罗·福塞尔著,第41-42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 所谓中间阶层,是指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见《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主编,第25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文明的进程》(第一卷),埃利亚斯著,第182-183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6《文明的进程》(第一卷),埃利亚斯著,第183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
    加快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站在新百年与新千年的起跑线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