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以1992年在福建长乐樟港镇仙岐村发现的显应宫遗址与包括妈祖、郑和等塑像在内的数十尊泥塑为线索,并从人类学的角度深入探讨郑和信仰的由来,形成和扩散的背景及其与妈祖信仰的关系。文章分析妈祖信仰在明代兴盛的表现形式和郑和本人对海神的极度崇拜,并从郑和下西洋前后华侨华人向东南亚等地区的迁徙与定居,论证迄今为止仍在东南亚各国人民中长盛不衰的郑和信仰与郑和下西洋宏伟壮举之间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长乐显应宫 妈祖 民间信仰 华侨华人 郑和下西洋 明代
郑和下西洋凡7次,历时近30年,涉沧溟10万余里,往还于太平洋、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先后到达30余国。他乞求保护的主要神祗是海神天妃,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自己百年之后,竟然也成了沿海居民,尤其是迁徙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顶礼膜拜的尊贵守护神。本文拟以1992年在长乐樟港镇仙岐村发现的显应宫遗址及数十个泥塑为线索,探讨郑和信仰的形成及其与妈祖信仰的关系,以及郑和信仰在东南亚华人社区的传播与影响。
一、妈祖信仰的起源与郑和对妈祖的景仰
妈祖又称天妃,姓林,名默,莆田人,相传雍熙四年(987)九月她升天为神。北宋天圣年间,在她的故乡莆田湄洲首先建祠敬奉妈祖。庆元二年(1196),在当时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泉州建立天妃宫。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市舶司也建有顺济圣妃庙祀奉天妃。沿海各地的渔民和航海者把妈祖奉为海上保护之神,从北起丹东、营口、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到南京、上海、宁波,直至广州、北部湾都陆续建天妃宫。仅台湾全岛就有天后宫900余座,信众1400万余人。据统计,迄今全世界妈祖信众多达2亿人。明末至清代甚至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河北及京津地区,也出现了35处的天后宫。[1]不仅沿海有,内地也有天妃宫,如南平、光泽、浦城、崇安、江西景德镇、贵州镇远等均有。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越南等地也亦如是。早在明中叶澎湖马公即建造妈祖宫,是为台湾最古老的妈祖庙。[2]
明初郑和被明成祖委以重任,七次往返各大洋之间。在每次下西洋行前,沿途均要祭祀天妃,平安归来后亦需酬谢天妃。郑和出使古里、满刺加返还,以为沿途风暴中妈祖神灵多次感应,奏请朝廷于永乐五年(1407)新建南京龙江天妃庙,当年庙成,遣太常寺少卿朱焯祭告。永乐七年(1409)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内官尹璋出访榜葛剌国,祷神求诸显应。明成祖遂遣郑和与太常寺少卿朱焯传旨湄洲致祭,加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永乐十四年(1416)明成祖御制《南京弘仁普济天妃宫碑》,对天妃保佑“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加以褒扬。此碑仍立于南京天妃宫内。永乐十七年(1419)九月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归来后,重修天妃宫于南京凤仪门外。宣德五年(1430)郑和复使西洋,舟师泊于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祠下,因缅怀天妃“数次皆仗神明护助之功”,遂再次重修天妃宫,并勒《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昭示永久,植西域海棠以志纪念。福建长乐是郑和下西洋抛锚的据点和活动基地,永乐七年(1409)郑和第三次奉使西洋,途经福建时,奉旨到湄山致祭天妃。永乐间,如《长乐县志》载“中贵人三保者下西洋,为建庙宇海上,大获征应。宣德六年郑和等率领兴平三卫指挥千百户并府县官员诣湄屿买办木石,修整庙宇”。郑和于宣德六年(1431) 在长乐天妃宫立《天妃灵应之记》碑,碑高133厘米,宽78厘米,厚16厘米,碑座高29厘米,碑额篆文《天妃灵应之记》,有祥云捧日图案装饰,碑身周饰缠枝蕃莲纹。碑文楷书共计1177字,记述了下西洋的目的、意义,前六次下西洋经过、成果和第七次下西洋的任务,以及在长乐修建宫、寺、殿和刻碑、铸钟的情况,是研究郑和下西洋和明朝对外关系史的珍贵文献碑刻史料。正如碑文所说:“神之感应,未易殚举,昔尝奏请于朝,纪德太常,建宫于南京龙江之上,永传祀典。钦蒙后制记文,以彰灵贶,褒美至矣”。充分表达了郑和对天妃的感激之情。[3]郑和船队曾数次停泊长乐,据道光《福建通志》记载:“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自苏州刘家港泛海至福建,后自福建五虎门扬帆。”永乐七年(1409)“自太仓刘家港开船。十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泊,十二月福建五虎开洋”。永乐十年(1413)“自福建福州长乐县五虎门开船”,宣德六年(1431) “驻泊兹港(长乐)等候,伺风开洋”。另据明弘治年间由闽人黄仲昭撰写的福建第一部省志《八闽通志》卷四“地理志”记长乐县“太平港在县西隅。吴王夫差尝于此造战舰,即古吴航头也。国朝永乐十一年,太监郑和通西洋,泊舟于此,奏改今名。东有十洋街。古谶云:十洋城市状元来”。[4]今樟港镇十洋古街犹存。
二、明代对妈祖的封赐与妈祖信仰的兴盛多与郑和等航海活动有关
有明一代朝廷及地方官员曾多次对天妃妈祖进行封赐和祭拜,这就从官方的高度上更加推动了妈祖信仰的兴盛。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以为神功显灵,敕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以神屡有护、助大功,加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建庙都城外,额曰:“弘仁普济天妃之宫”。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六年(1431),以出使诸番得庇,俱遣太监并京官及本府、县官员诣湄屿致祭,修整庙宇。明毅宗崇祯十三年(1640),加封天妃妈祖为“碧霞元君”。
从历朝皇帝的御祭享文也可以看出多与郑和海事活动有关,而且妈祖的身份地位也在不断提高。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钦差太监郑和前往西洋,水途适遇狂飙,祷神求庇遂得安归。郑和特将此事奏上,乃奉旨差官致祭,赏其族孙宝钞各五百贯。本年度明成祖又遣内官张悦、贺庆护送勃泥国王回国,“舟中危急,祷神无恙。归奏,奉旨差官致祭”。同年复差内官尹璋出使东南亚之榜葛刺国,“因水道多虞,祝祷各有显应。回朝具奏,圣上以神功浩大,重裨国家,遣太监郑和、太常寺卿朱焯驰传诣湄山致祭”。永乐十三年(1415),钦差内官甘泉送榜葛刺国王,海中危急,祷祝获安,诣庙致祭。同年,复遣钦差内官前往榜葛刺国;由于往来危惧,祈祷屡助显应,奉旨诣庙致祭;十一月又委内官张源到庙御祭一坛。永乐十五年(1417),钦差内官王贵通、莫信、周福率领千户彭佑、百户韩翊并道士诣庙,修设开洋清醮。永乐十六年(1418),又“差内官张谦到庙御祭,着本府官员陪祭”。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钦差太监杨洪等出使诸外国;神功加佑,风波无虞,特遣官祭告”。宣德六年(1431),明宣宗又“钦差正使太监郑和领兴平二卫千百户,并府县官员,买办木石修整庙宇,并御祭一坛。”并制曰:“兹遣郑和等道涉江海,往返诸番,惟遣有灵,默加佑助,俾风波无虞、人船利涉,浮达之际,咸赖底绥。特以牲醴祭告,神其飨诸!”[5]连篇累牍的御制祭文将妈祖信仰推向更高的巅峰。
三、“郑和信仰”的形成、扩散及其与妈祖信仰的关系
福建省长乐市漳港镇仙岐村村民郑康俤于1992年6月21日挖房基时,发现了2尊泥塑像。同年8月11日,由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部、实验室、福州市考古队和长乐市文化馆文物干部开始遗址的发掘和文物的保护工作。挖掘出土曾湮埋地下100多年的庙宇,当地人称之为显应宫、大王宫、妈祖庙。该庙宇南北走向,长26.4米,宽13.2米,四周土墙,两进结构,均4扇3开,进深5柱。南墙基本保留,大门框部分尚高2.41米、有侧角。一进入大门就是前座,其次间是放置塑像的龛位。庙中设有5个神台,前殿2个,后殿3个,每个神台上供奉一组神态姿势各不相同,面目栩栩如生的彩绘泥塑神像。其中前殿西侧神台上的一组神像,当地群众称之为“巡海大臣(神)”。这座沙山下埋藏的宫庙,直至1992年福州修建长乐国际机场才偶然出土。当时由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部与福州市文物考古队联合发掘,发表了《长乐漳港大王宫遗址清理简报》。[6]早在几年前,有人通过对泥塑神像和长乐历史的研究,推测这座庙宇可能就是郑和在长乐修建过的第三座妈祖庙,“巡海大神(臣)”可能就是后人塑造的郑和。这将是国内首次发现的被神化了的郑和彩绘塑像。消息传出,迅速引起海内外的关注。2003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和福建师大历史系的几位历史、文物专家专程来长乐考察,从塑像形成时间、雕塑手法、人物特征、服饰特征,以及当地历史、庙内供奉诸神的特点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考证,一致认为,这尊塑像大约形成于明万历年间,头戴嵌金三山帽,身着簇新蟒龙袍,腰系玲珑白玉带,脚穿文武皂朝靴,完全是明代宦官特有服饰,确实就是统率庞大舟师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显应宫(又称大王宫),于清光绪年间因海啸而沙埋于地下。长乐显应宫地宫特指出土遗址部分共有5座神台,供奉着大王及夫人、临水夫人、马将军、天妃和巡海大臣(神)5组、计有50多尊彩泥塑像。其中位于前殿左侧神台上的,是根据民间传说定名为“巡海大臣(神)”的一组彩塑,共有10尊,与前殿右侧的天妃彩塑组群置于完全对等地位,颇为引人注目。要了解巡海大臣(神)彩塑到底为何方神明,关键是对为首的塑像进行认定。这组彩塑居中是一男性,高130厘米,坐姿,显然是这组神像中的主体塑像。塑像面如满月,表情慈祥,坐姿优雅端庄,身穿红色圆领袍服,胸前、两袖均有贴金纹饰,左手置于膝上,右手扶在腰间所束带上,脚下是一双皂色靴子。有专家认为此人身份特殊。
据《长乐漳港大王宫遗址清理简报》称,出土的泥塑目前可计算的有44尊。女性塑像14尊,男性塑像30尊。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no.01,女性立像,怀抱幼子,发髻梳在头的后顶部,身着对襟宽袖长袍,袍内再穿拖地百折裙,人体曲线处理为腹部挺出的弓形。此神像当为保佑生育的临水夫人。no.03,女性坐像,高93公分,正如报告所说,该像是这组塑像的主体,头戴金冠,身著圆领对襟宽袖长袍,穿护肩并披巾,手为作揖状,腰佩玉带衣着,以贴金、红、黑为主,间有少量绿色。原无脸部,后补塑。这个塑像与湄洲岛上明代所塑的妈祖整体形象极其相似,可以确认为妈祖神像无疑。no.13女性坐像,高126公分,面部表情既高贵又显得专注,耳垂较长,面部也很丰满,是整个遗址中大王的夫人。头戴金冠身著长袍,内穿百折裙,腰配玉带,斜口领,衣着以红、绿和贴金为主,衣纹的皱折和袖的地方最为流畅。no.14是男性坐像,高130公分,方脸大耳垂,目光显得深邃和蔼,头戴帽,黑色,镶嵌金边,身穿圆领长袍,腰佩玉带,脚穿船形鞋,是该宫2个大王中主要的一位,右手扶于腰带,左手自然放在左膝上,衣饰中以贴金和红色为主,间有绿色装饰。此人应当就是郑和。再如no.38, 女性立像,高100公分,面部表情较为随和,外穿对襟长袍,内穿拖地裙,衣纹的塑造非常流畅,衣饰以贴金为主贴金以作出绣衣的效果,双手抱印一方。此女性当系妈祖的掌印官。余下40个塑像多与各地天后宫中塑像相似。
福建长乐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开洋之地,亦为其迈出国门第一步的地方。庞大舟师“屡驻于斯,伺风开洋”,可以说下西洋与长乐有着密切关系。郑和对长乐具有重要影响,不言而喻。在长乐,不仅有郑和当年亲自树立、保存完好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而且有下西洋影响下形成的“十洋街”,长乐人对郑和极为崇拜,在二刘村,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地名晦翁岩被命名为“三宝岩”。显应宫所在的仙歧,滨海生态环境使当地居民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明后期“倭患”的严重更促使人们纪念和崇拜与海洋相关的神祇。将郑和塑像供奉在寺庙中,与天妃并列,是长乐民间信仰、崇拜和纪念郑和历史功绩的产物。长乐人对郑和极为崇拜,在二刘村,晦翁岩被命名为“三宝岩”,而福建地方祠祀群集、广供神祇,在长乐仙歧出现对郑和的供奉,应该说是不奇怪的,也是合乎一般民间造神过程的。中国是一个具有雕塑艺术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国家,民间流传的许多古代彩塑遗产,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显应宫彩塑不仅具有雕塑的立体感,而且加上色彩,使人物栩栩如生,显示了郑和的风采。“巡海大臣(神)”彩塑组群与天妃彩塑组群置于对等地位,说明延至明万历年间,虽然不过150年左右,坊间已经将郑和神格化,并提高到与天妃并列的高度。
另据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编《泉州市区寺庙录》,在市区7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2个农场、1个乡约60万人口中,有636个民间信仰神庙,共祀182个主神(截至1996年6月统计数字),其中就有郑和神灵崇拜。这也说明长乐显应宫的郑和信仰崇拜并非孤证。[7]
四、华人华侨与东南亚各国的“郑和信仰”
处在明代初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尤其是处于我国东南经济发达且人口增长迅速的江浙闽粤一带,人们素来就有向海外移民的传统;由于郑和七下西洋,则进一步推动了闽粤人民向南洋地区的迁徙。郑和船队下西洋使海道畅通,到南洋一带去的移民更多了。当时中国移民在南洋地区约有几十万人,他们在当地奉公守法,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各项实业。比如爪哇的新村、苏鲁马益、吕宋的马尼拉都有成千上万从闽粤去的商人经商贸易。旧港也有很多华侨。华侨主要的经商地点有:吕宋、占城、真腊、暹罗、爪哇、旧港、满剌加、锡兰、苏门答腊等处。他们中有的是商界的垄断者;有的拥有巨大的船队;有的被一些王国委任为港务官员参与海外贸易的管理,或作为海外贸易使节,指导王室海外贸易事务。随着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交通越发畅达,国际贸易频繁,江、浙、闽、粤等地有大批民众移居海外。据明代张燮的《东西洋考》记载,在爪哇、加里曼丹、菲律宾、马来半岛,有成千乃至上万的华侨。明查继佐《罪惟录》记载“其地曰涧内者,中国人贾以数万名压冬,间有削发长子孙者”。张燮《东西洋考》“吕宋”条解释“华人既多诣吕宋,往往久住不归,名曰压冬。”侨居各国的闽粤移民比明代之前成倍增长。如爪哇“新村番名曰革儿昔,原系沙滩之地,盖因中国之人来此轫居,遂名新村,至今村主广东人也。约有千余家,各处番人多到此买卖,其金子诸般宝石一应番货多有卖者,民甚殷富”。[8]“升斗之法,截竹为升,为一姑剌,该中国官升一升八合。每番斗一斗为一捺黎,该中国官斗一斗四升四合”。[9]闽粤移民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度文明带到南洋各地,他们辛勤劳动,和当地人民开发那里的资源,对南洋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的贡献。当地官员十分重视郑和船队的到来,“凡中国宝船到彼(指满剌加),则立排栅,如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返。”[10]华人所建村落散布于东南亚各国,据明慎懋赏《海国广记》载:在爪哇“有村曰杜板,仅千家,二头目主之,人多闽广流寓者。鸡、羊、鱼、菜甚贱。又东行半日入北马头曰廝村,中国人成聚落,遂名新村,约千余家,居民环接,编茭樟叶覆屋,铺店连村,各处番舶,至此互市金宝番货”。[11]类似记述比比皆是。如明人罗曰絅《咸宾录》载:“番舶幅凑,多广东漳泉人。土沃宜稼穑。谚云:一季种谷,三季生金。言米谷盛而为金也。市用钱布并烧炼五色珠。”[12]明代闽粤沿海居民在东南亚各国定居,此即明证。
另据明费信《星槎胜览》“龙涎屿”载:“其龙涎初若脂胶,黑黄色,颇有鱼腥之气,久则成就大泥;或大鱼腹中剖出,若斗大圆珠,亦觉鱼腥,间焚之,其发清香可爱。货于苏门之市,价亦非轻,官秤一两,用彼国金银十二个;一斤该金钱一百九十二个,准中国铜钱四万九千文,尤其贵也。”[13]许多华商利之所趋,纷纷跨海越洋来到当地采购并贩回国内,以牟取暴利。明查继佐《罪惟录》传三十六“暹罗国”记载该国民俗“剪发穿耳,跣足而缭腰及骭前后,珍宝之国也。有西塔始造时,值郑和至,削其合尖,后屡合之,不能尖也。王所居宫,用黄金涂。帽金帽,若自抹首,罽周于身。以受明封。平时腰束嵌丝帨,独不剪发。出跨象。或乘肩舆,张盖茭蔁叶为之。臣民望见王,合掌伛偻,扪王足三,乃自扪首三,谓之顶上恩。” [14]这一段文字记述了郑和下西洋曾到访该国,代表明朝皇帝对之进行赐封,并造成很大的政治影响。
正是基于这个深沉的历史积淀,东南亚许多地方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郑和的各种传说,当地人民将郑和奉若神明,为之建庙奉祀,600年香火旺盛,相续不衰。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有关于郑和的寺庙,多供奉有郑和塑像。如印度尼西亚三宝垄市三保庙,活动中最隆重的是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的三保大人出巡日(有人称是三保生辰)。每年这一天,人们抬着三保大人塑像游行,象征三保大人走出石洞巡视。据载,1704年三保洞遭受暴风雨塌陷,原塑像毁坏。现塑像是直接从中国运去的,高80厘米,身穿明朝官服。但海外供奉的郑和塑像一般似乎时间较晚。中国是一个具有雕塑艺术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国家,民间流传的许多古代彩塑遗产,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显应宫彩塑不仅具有雕塑的立体感,而且加上色彩,使人物栩栩如生,显示了郑和的风采。“巡海大臣(神)”彩塑组群与天妃彩塑组群置于对等地位,说明民间已将郑和神化,并提高到与天妃并列的高度。再比如马来西亚称郑和为“三宝大神”;爪哇有三宝洞、三宝墩、三宝庙、三保井;苏门答刺有三宝庙;暹罗有三宝庙、三宝寺、三宝港;真腊有三保公庙;满刺加有三宝山、三宝城、三宝井。这都反映了郑和七下西洋在各国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出东南亚人民对郑和的崇敬。郑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航海家,他是在海上中西交通史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第一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郑和下西洋开始,中国通向南洋各国以及中亚乃至东非的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开通,并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向海外移民的新高潮。这些早期的华人华侨与所在国人民友好相处,互相帮助,推动了所在国经济与文化的蓬勃发展。鉴于郑和在交通各国及传授航海经验方面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自明朝中后期开始,人们将其尊从为神,也是符合人类学的一般原理的,长乐樟港镇仙岐村发现的显应宫遗址与妈祖、郑和等泥塑群像即为明证。
注释:
[1]尹国蔚:《妈祖信仰在河北省及京津地区的传播》,《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4期,134-138页。
[2]黄仲昭:《八闽通志》,卷四地理志,福建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78页。
[3]郑志明:《台湾的宗教与秘密教派》,第190页,台原出版社1989年5月版。
[4]转引台湾海洋大学客座教授苏明阳:《郑和下西洋的总述》/73466085680087040
[5]详见《天上圣母@民间信仰区》.tw/board/topic.cgiforum=84&topic=53&show
[6]详见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部、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长乐漳港大王宫遗址清理简报》,《福建文博》1994年第2期,第56页-67页。
[7]详见徐心希:《闽台地区汉民族民间信仰的源流、现状与特点探讨》,《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2期,第54页-61页。
[8][9]马欢:《瀛涯胜览》“爪哇国”,转引自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607页。
[10]马欢:《瀛涯胜览》“苏门答剌国”,转引自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同上书第584页。
[11]慎懋赏:《海国广记》“占城至爪哇国路程”,同上书第610页。
[12]罗曰絅:《咸宾录》卷六《三佛齐》,同上书第596页。
[13]马欢:《星槎胜览》前集《龙涎屿》,同上书第603页。
[14]查继佐:《罪惟录》传三十六“暹罗国”,同上书第705页。
about temple xianying in changle, zheng he’s belief and zheng he’s navigation to occident
fujian teacher’s university history and sociaty college
abstract : temple xianying in changle was found in 1992.same time 44 clay sculptures were found.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hion between zheng he belief, mazu belief and zheng he navigation to occident.in early ming dynasty, during hongwu and yongle dynasty, in the part of our country, especialy in southeast area, society conversion had already appeared. feudalism naturalness economy was turning to opening commodity economy. such society conversion affected to politics of ming dynasty, it incarnated the tradition , presented communication with more country, made friendship with neighbouring country, made flourishing busines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zhenghe’s navigation to atlantic,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 towns, the increasing of land taxes, the increasing of silver impot .
key word: zhenghe’s navigation to occident , zhenghe’s belief , mazu belief ,chinese overseas ,temple xianying in cha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