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2004年末,一本名为《q版语文》的书籍,以大话文学的风格对传统的或现存的话语秩序以及这种话语秩序背后支撑的美学秩序、道德秩序、文化秩序进行了戏弄和颠覆,但是这本书却受到人们尤其是中小学生和白领的喜爱,在社会上广泛地流行开来。其实,在《q版语文》流行之前,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q版文化的时代,而《q版语文》的流行正是契合了这样一种文化背景。正如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背景,q版文化的流行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目前,q版文化的流行已经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社会、日常生活乃至人们的价值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有的主流文化,但是它只能是一种亚文化的生活方式。面对q版文化的流行,排斥并不是主流文化明智的选择,相反,应对其加以融合和引导。
关 键 词:q版文化主流文化 亚文化 《q版语文》
一、《q版语文》的流行与q版文化
(一)《q版语文》的流行
自2004年秋冬之交开始,一本名为《q版语文》的“搞笑”书籍在书店和网上火爆起来,并在中小学生以及白领青年之间以惊人的速度流传开来。据了解,《q版语文》首印投入市场的便多达10万册,这在纯文学作品市场十分萧条的今天,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在一些大城市的书店,《q版语文》都摆在非常显要的位置上,并且销量很大,例如,在广州购书中心大楼,每天起码能卖掉二十多本,有的书店甚至出现了脱销的局面。(1)而在网上查询《q版语文》图书,每一个故事的观看人数竟然都有上千人。
在该书封面上,醒目地标有“全国重点幼稚园小班优秀教材”和“全球神经康复医院推荐读物”字样。书中选择的作品也可谓经典中的经典,都是被官方权威机构(特别是教育部门)授权的权威话语,但在语体风格上,《q版语文》却明显继承了“大话文学”,用戏拟、拼贴、混杂、并置、时空错乱等方式,对传统的或现存的话语秩序以及这种话语秩序背后支撑的美学秩序、道德秩序、文化秩序进行了戏弄和颠覆。例如,《孔融让梨》中的孔融一心想偷梨吃,“他背着半筐香梨……阻挡不了他对大白梨的向往之情,与此同时,他的口水不断地分泌和蒸发……”;《司马光砸缸》中司马光砸缸时巧遇流氓兔和机器猫,“就这样,大缸被一个一个地砸破,他们救出来一大坨的人。有七个小矮人、圣诞老人、兔巴哥、机器猫、刘老根、西瓜太郎、流氓兔以及李亚鹏……”;《背影》中的父亲唱着《双截棍》在月台上做起了托马斯旋转,“突然,老爸向后退了两步,左手叉腰,右手向天空一指,唱道:‘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飞檐走壁莫奇怪,去去就来!’”; 孔乙己摇身变成孔甲己,还偷起了盗版光盘,“孔甲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光盘不能算偷……光盘!cd-rom!这叫做资源共享。it界的事,能算偷么?’”……经典和权威在这里不再是毕恭毕敬的对象,而是成为“偷猎”“盗取”的对象,可以说,《q版语文》对文学经典和权威进行了颠覆、“造反”。这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颠覆以及对规训力量的抵制,赋予了《q版语文》的读者以莫大的快感。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q版语文》中还反映了网络聊天的普及带来的语言的变化。眼下,在网络聊天中创造出的很多新词汇已经成为网迷们的专有用语,有的甚至在更广泛的领域流行起来。在《q版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这样的新词汇,如“gg、mm、bingo、faint、酱紫、视频、晕菜、切”等等。同时,在网聊中创造新词汇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中英文的拼贴,如“much多、i服了you”;或把英语的时态放到中文里,如“郁闷ing”,而在《q版语文》中又出现了“靠est”;还有的直接是汉语拼音或英文的缩写,如“bt”(变态或beauty)、“ft”(faint)等等不胜枚举。《q版语文》中,有的段落是对bbs情境的直接模仿,如《一件小事》中的“跟帖”、“楼上的”。这种种调侃、戏谑的语言都可以使接受者产生一种贴近生活的亲切感,从而感到放松、解闷。
为什么这样一本书能够在人们之间——尤其是广大学生和白领之间流行起来,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其中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是由于这本书中轻松、活泼的主题,还是因为种种调侃、戏谑的语言都可以使接受者产生一种贴近生活的亲切感,抑或是源于人们内心的某种需要?
其实,如同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一样,《q版语文》的出现也绝非空穴来风。在《q版语文》出现之前,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q版文化的时代,而《q版语文》的流行正是契合了这样一种文化背景。
(二)q版文化的源起及其表现层面
虽然q这个词已是随处可见,我们也可以从《q版语文》的语体特征中对q版文化略窥一斑,但为了加深对q版文化深层含义的探究,我们有必要从q版文化的源起和表现层面入手进行分析。
1、q版文化的四大源流(2)
q版文化主要有以下四大源流:
一是q版漫画。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漫画始祖手冢治虫先生以无上神功开创了q版漫画的先河,特征就是人物的头:身:腿的比例是1:1:1,大大的脑袋,夸张的动作,同轻松搞笑的对白,活波可爱的造型搅和在一起,这是q版已知的最早出处。
二是cute。这是日本女生的发明创造,她们抛弃了本国的语言“kawai”(可爱),一阵风式地使用起“cute”这个外来语,并把它简化为“q”。最早是在一些前卫的,受过高等教育和英文较好的年轻人中流行,特别是在港台,连方便面都是“白而q的”,吃起来十分有劲儿。2001年起,“q”正式传入中国大陆沿海。
三是qq。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网络即时聊天工具icq(i seek you的简称),那时高校的校园网是不能出国的,所以qq的学生用户最多,逐步取代了一些聊天室的功能,一些以省略、搞笑为主的新鲜网络语汇几乎是立即就通过qq流传起来,并被称做“q言q语”……
四是阿q精神胜利法。鲁迅笔下的人物,被误用于q版,但渐渐受到大家承认,代表以解压为目标的自我嘲讽,但也追求快感,追求乐趣。
事实上,源自各领域的q正在时尚的名义下悄悄“大一统”,一个以扮可爱粉嫩为特征,以阿q精神胜利法为内核,以q符号为标签的q版文化生态开始在中国一线城市初现端倪,并正由低龄人群蔓延到大龄人群,他们的年龄从1x至3x居多,从小学生到扮嫩的老青年应有尽有。
2、表现层面
具体说来,q版文化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衣着打扮方面,q版文化最鲜明、最前卫的代表应该就是cosplay。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略写法,可以翻译为“角色扮演”或者“服饰装扮”,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可以解释为“动漫爱好者将自己装扮成自己喜爱的动漫人物以及游戏角色的表演活动”——如果你小时候曾经拿条毛巾当披风,用鸡毛掸子作宝剑扮过大侠的话,应该很好理解这是怎么回事。目前大规模的cosplay仅可见于各种动漫或游戏的大型商业活动上,而其角色扮演的精神却已渗入到各个角落。例如,在《q版语文》流行开来之后,一些中学生便开始热衷于模仿书中的情节,广州的一位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先看此书的中学生常常课后扮演书中的角色,并且在这些人的带动下,周围模仿的人也随之增多,简直就是搞笑族。(3)
其次,话语体系、思维方式也与主流文化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流行语与文学作品来透析它的意义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q人对话,你要懂得“q言q语”。要知道“神童”是神经病儿童,“酱紫”就是这样子,“很s”是说话拐弯抹角,“学困生”特指一学习就犯困的学生……。q版的文化作品更是完全颠覆了传统思维:在“q版潘金莲”中,潘金莲和西门庆自幼青梅竹马,武大郎反而成了暴发户;“q版三国”里,杨修被派去参加“幸运52”,因为这小子猜谜是好手;孟获可以去中国足球队当教练,屡战屡败,还死不改悔,不过失败七次后就要下课了;曹丕本来想凭着自己在诗歌领域的成就加入作协,成为专业作家,可作协的同志一看他是皇帝,说什么也要把主席的位置让给他……可以说,q人的话语在表达角度上另辟蹊径,是跳跃的、断裂的、解构的、分散的,他们或是按自己的喜好呈现出随意性;或是反主流,走极端形式;或是超前的、反古的。他们“不屑于复制自己,其作品风格各异,千幅千面。他要突破昨日之我而成为今日之我、明日之我、‘后之我’”。(4)
再次,在生活方式上,q版文化的支持者们热衷于追求新事物,对新事物表现出较多的兴趣和较强的接受力,因此他们是所有新鲜生活方式的簇拥者,短信、彩信、彩铃甚至移动qq、移动msn等都能运用自如;他们爱好动漫、网络、台湾综艺节目、日韩街头文化;他们大都在虚拟世界中有自己的身份,比如拥有论坛或者个人站点,但他们并不总泡在网上,而是把网上的q版方式原封不动地挪到生活中;在住房的选择上,他们是小户型的支持者,而这仅仅是因为住在小房子里好玩;在行上,奇瑞qq是他们的首选,正如网上的腾讯qq拥有几千万用户一样,汽车市场上的奇瑞qq也有为数不少的fans;他们也是时髦消费的引导者,如在qq商城里用q币购物,目前由于这个群体数量的巨大,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消费市场。
此外,在价值观层面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较之衣着打扮、话语体系、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价值观是更为深层的部分,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取向。具体来说,q版文化的支持者们在价值观层面上的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理解,往往有独特的个人见解,不遵从正统的思想;对事、人、是非的判断标准不拘一格;审美观和生活情趣,充满着不羁的想象和夸张;将工作与休闲娱乐之间的界限模糊化……。
二、q版文化:网络时代寻求心灵突围的集体默契
q版文化的流行离不开宏观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q版文化的流行是社会的合谋。第一个“主谋”便是众所周知的网络聊天工具——qq,4年前,qq同时在线人数才几万人,而到今年2月16日,qq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0万。这将是中国即时通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q版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目前,qq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和工作的一种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年轻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qq了;同时随着qq功能的增多和使用的流行,这种文化正由低龄人群蔓延到大龄人群,一些老人网上qq,玩qq游戏已不是新闻了。(5)在以qq为代表的q版文化逐渐盛行的大趋势下,与“q”可爱相关的商业创意不断推陈出新,数不胜数。商家趁势推出了各款q版产品,比如q’tel手机系列,针对时髦年轻女性的手机q28,一款q版的素黑机则特别为男士设计,前者被叫做“花季霓裳”,后者被称做“黑客之眼”,至于大名鼎鼎的奇瑞qq,毫无疑问,也是q版产品的一种。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也在q版文化的形成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传媒不仅决定了一种流行文化流行的广度和时间,同样也决定了它的趣味指向。q版文学在网络中的流行,各种媒体中的广告对各种q版产品的大肆宣传……都会对人们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大众媒体还使得q版文化形成了一种舆论压力,使得个体不断地去追求、去模仿,否则就是落伍者,这样一来,q版文化要想不流行都不可能了。
当然,任何一种流行文化其实都无法被人为地创造出来,其根源还是要到人性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去寻找。也就是说,要深入地了解q版文化流行的原因,就要分析q版文化背后的心理因素,q版文化的流行是网络时代寻求心灵突围的集体默契:
一是满足了人们缓解内心压力、寻求解脱的心理需要。伴随着全球性的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新生事物的涌现、挑战和冲击。这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骤变所带来的紧张的社会节奏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人类的心理生活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给一些成年人和正在走向成年的人造成了过大的心理压力,许多人在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前感到茫然无措、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社会心理的麻痹和震颤,这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得的“文化振荡”,这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性心理障碍,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就会产生心理的失衡,直接影响到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目前白领焦虑症就是部分社会成员社会心理失衡的一种表现。(6)而q版文化则恰好为缓解心理压力、进行心理消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q版中的搞笑、搞怪和自嘲是人人都可以运用的方法,它使得人们在轻松之余增强应对压力的信心,这无疑也是《q版语文》能在白领之间流行起来的一个原因。
二是满足了人们内在的逆反心理的需要。逆反心理是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心理,简单的讲就是对传统的反叛和对个性的追求,其实逆反心理什么时候都存在,只不过在越来越讲究个性化、自我化和生存压力增大的现代社会,这种逆反心理在人们之间尤其是青少年之间变得愈加强烈,许多人会选择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逆反心理,青少年离家出走、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逆反心理的作怪。q版文化之所以能够流行正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内在的逆反心理的需要,例如,《q版语文》对经典的篡改,实际上是对所谓经典的一种嘲弄,在这本书中,传统的经典和现代生活杂交,产生了一种别样的境界,这恰好满足了潜在于学生心里面的叛逆需求,学生当然会对这种文章喜爱有加,《q版语文》的流行也就不足为怪了。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q版文化通过网络让其支持者们迅速地串联起来,从而把当初个体的逆反行为变成了一种集体活动,从而在使人们的逆反心理得到满足的同时,还使他们获得了群体的认同,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q版文化的吸引力。
三是满足了人们追求角色认同的心理需要。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市场经济的全面侵袭,社会分工也日益细化,已经不存在过去那种单一化的社会角色了。多角色的存在,使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汹涌澎湃的人潮中备感孤独。同时,色彩斑斓的社会板块使人眼花缭乱,种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猝不及防,现代人越来越意识到自我的微不足道。然而,后现代又是一个怀疑一切,消解权威,使主体成为按自己意志去处理一切的独立、孤独个体的时期。如此一来,人们既自恋又自卑,既狂妄又怀疑,既对未来充满信心又惴惴不安,生存的焦虑感和角色的归属感齐集心头——既希望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又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这便是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面临的尴尬境地。被所有人认同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那么追求在同一行中或意气相投的群体里相投相契便成了追求角色认同过程中的必然伴随物。毫无疑问,q版文化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角色认同的契机。共同的衣着追求、共同的语言体系、共同的生活方式……使得q人们在彼此之间获得了角色上的认同,感受到了一种群体的归属感;这同时也增强了对外的封闭性和隐蔽性,如“灌水”、“菜鸟”等“q言q语”在q人之间可以说是心领神会,让他们倍感集体的默契,但对于群外人士而言,这些语言则让他们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了。(7)
四是满足了人们渴望展现自我的心理需要。挣脱了过去严格的思想控制、政治教育,许多人在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已开始注重自我的展现,同时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和隔离,愈发让人们想到“要在自己身上发展才能找到自己”。由此,一些人便以各种“标新立异”的方式将自己凸显出来,以使自己得到社会、周围人的关注,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对这些人来说,他们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具体看法,而只在乎他人是否注意到自己,纹身的流行就是一些人(他们大多是些社会上的边缘群体,或在社会中体现不出自己价值的失落者)标新立异、突出自我的一种方法。(8)而q版文化的出现也为那些期望展现自我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在闲暇时间进行cosplay,说着“q言q语”,开一辆奇瑞qq车,背一台q版笔记本电脑,拎一款q版手机,嚼qq糖,花q币,玩q版游戏,q版的挂件和玩具——最好是韩装和日装正版;当然至少还应该有一个qq号码,最好是5位数字的,那才证明你是q级元老……q人们以此表现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并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毫无疑问,q版文化也会因此流行起来。
五是满足了人们期望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以激光和光导纤维为主的光电通讯技术,海洋工程、空间开发、克隆技术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利用,增强了人们改变、控制社会和自然的力量,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们在控制自然和社会的同时,自己也不得不受控于自然和社会,例如,米尔斯曾经指出,在庞大的科层体系中,白领阶层的成员们,无论他们来自什么阶层或阶级,现在都不能不服从于科层给他们规定的新地位。(9)于是,一些人便开始寻求回归自然,期望破坏这个让自己受控的现实,但既定的社会现实却往往是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的,这时人们便会寻找其它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沉浸于q版文化便是人们做出的一个选择。例如,最具偶像气质的动画片《阿拉蕾》,便满足了人们期望摆脱现实的束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表现出对工业时代的嘲讽和反感的阿拉蕾是一个爱闯祸的机器女孩,生活在企鹅村,与之相对的大都会岛的生活就像我们日常生活的城市一样:华丽、忙碌、充斥着拘束与规则。阿拉蕾不断地感慨“到底是城里呀”并将之破坏得乱七八糟之后,兴高采烈地回到了企鹅岛,这种q版的自然人状态很容易让人们在欢笑之余,体验到自然的回归。
六是满足了人们寄托情感、挽住童趣的心理需要。社会化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变成一个社会人,人们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但是在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增大的现代社会,人往往被过度社会化了,许多人不得不带着厚厚的面具去追求所谓的完美,于是,人们越来越对“过度社会化”的熏陶感到厌倦, 他们留恋即将或已经惜别的纯真年代——那个不需要伪装的童趣时代。因此,在这个年代,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在拒绝成长,服饰“童装化”,生活“卡通化”,语言“牙语化”,就我国的大学生来讲,据报道,现在有的大学生还叼奶嘴、用奶瓶,穿着打扮越来越幼稚化。(10)而q版文化的搞笑和故作低龄化的幼稚,恰好符合了这部分人的心理需要;与此同时,q版源于生活各个方面,这种广阔导致q版文化能用一种较为开放和更加天真的心态来面对现实世界。因此,他们通过对q版文化的追求,尽情地拉低自己的心理年龄,重新演绎着失落的童趣,以寄托自己真切的情感,并以q版文化中特有的方式为那部分尚未被驯化的纯朴和真实呐喊,如通过cosplay来扮演自己喜欢的q版人物,藉此来展示真实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带着面具,在虚拟形象扮演中却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q版文化实际上是无奈的现代人寻求心灵突围的一种选择,同时在这个网络时代,人们很容易走到一起,形成一种独有的心理默契,做出同样的选择,因此,q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现代人在网络时代寻求心灵突围的集体默契。在q版文化中,这部分人满足了压抑在心底的心理需求,充分地释放了自己,从而能够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现实。当然,在对q版文化的选择中,不乏有从众心理的驱动,所谓从众是指个体为保持与自己周围环境的一致性,而放弃了个人的意见,采取了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11)当q版文化的种种表现扩散到人们所置身的环境中时,为了能够与团体保持一致,一些个体将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其中,例如,别人都开始说“q言q语”了,你如果听不懂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别人排斥。当然,与前面的主观心理动机不同,从众心理的驱使只不过是人们在感受到压力的前提下的一种被动盲从。因此,在从众心理驱使下所做出的被动选择往往不会涉及到价值观的改变,而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
三、q版:无法成为文化的主流
不可否认,q版文化已经在现代社会流行起来,并仍将处在不断的扩散之中。目前,q版文化已经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社会、日常生活乃至人们的价值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有的主流文化,如《q版语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改写和颠覆,但是q版文化却无法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一般来说,q版文化是不会干预社会主流文化的。q版文化的“q”在一定程度上是“另类”的代名词,“另类”(alternative)即“另外一种选择”——一种主流以外的选择,可以说,“另类”的主要含义就是,在主流文化以外的一种亚文化生活状态或方式。(12)虽然“另类”是一种个性化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也不介意他人的目光或评价,但它却不是反文化的,它本身是不会干预社会主流文化的,更不想取而代之(这也是q版文化和一般的社会亚文化不同的地方)。因为,它是以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和共存性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在“另类”看来,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而,一般说来,它是不会去干预其它文化的存在的(包括主流文化),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同时,一旦“另类”成为主流,“另类”本身也将会在这一过程中走向灭亡。因而,只要“另类”存在,它就永远是一种“主流”之外的存在,是一种“边缘”的存在,因此,q版文化是无法进入主流文化的。
其次,q版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时尚,因此,它的流行必定具有时限性。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具有新颖性、从众性和珍贵性的特点。(13)时尚分为三种类型,即时髦、时热和时狂。目前来说,q版文化的流行还处于时髦阶段,即社会上部分人采取一种新的、引人注目的生活方式。虽然q版文化的流行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并符合了人们内在的种种心理要求,但是这改变不了它是一种时尚的事实。因此,同其它时尚一样,q版文化的流行也有一定的时限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变化,q版文化也会被人们放弃,也就是说,没有永远的流行,这就注定q版文化无法成为一种主流文化。
第三,中国社会的不平衡和“非均质”的特点,使得q版文化的传播,不可能一马平川地扩展。就整个中国社会的情况来看,不均衡和“非均质”是两个重要的特征,不均衡主要是指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东部人富裕起来的同时,中西部还有大部分人处于贫困当中;而所谓的“非均质”是指,在一小部分社会精英占据社会顶层的同时,大部分的民众却被抛入了社会的底层,并且由于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这些人在获得各种流行信息上也具有一定的障碍,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14)而q版文化的流行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说能够负担得起一台计算机,但是这对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和社会底层的人们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注定q版文化的传播必定会受到阻碍,最起码难以在贫困地区和社会底层的人们(而这部分人在人数上却占据了社会的主体)之间传播开来,因此,一旦超出特定群体——比如城市长大的生活小康以上家庭的青少年——其传播的余地就小多了,这也意味着q版文化无法成为一种主流。
第四,社会上还有无数新的文化生长点,会不断有新的象征符号产生并会取代q版文化。现代社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元化,当然这也是现代社会的文化的重要特征。这就意味着,在社会上还有许多新的文化生长点,不断会有新的文化象征符号的出现。同时,正如前文所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要也会随之发展,当另一种文化象征符号满足了人们新的需要的时候,它也会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很有可能取代q版文化,就如现在q版文化已有盖过无厘头之风之势。虽然最近几年由周星驰创立出来的无厘头文化获得了大众的喜爱,在大众中流传开来,但q版文化的后劲却比无厘头文化潜力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无厘头是一种解构精神,搞笑是其最主要的特征;而q版文化则是通过“q”这个源代码,去定义一种行为和生活方式,从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对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q版文化取代无厘头文化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以此类推,q版文化在将来也会被其它新的文化生长点代替。
第五,q版文化现象的传播具有很强的同时性,需要人们紧跟时代步伐。这种q版文化现象,过于符号化,其意义的构建和传播,需要很高的同时性,稍微落伍,就失去了同步的可能。q版文化现象的这一特征,一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一种不断刷新的积极态度,代表不断向年轻的技术和观念靠拢,以保证永远在观念升级换代的时候处于领跑地位的尝试,这无疑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这也意味着,q版文化的支持者们大部分是局限在追求创新的青少年群体中的,比如说中学生和白领,虽然一些老年人也加入了q版文化这一流行潮流,但是毕竟是少数。同时,有的学者也指出了q版文化流行的一个潜在威胁——如北京大学社会学学者于长江认为,在未来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成熟的发达社会一样,越来越不想这么不断地转换或更新自己的兴趣,而宁可固守一些自己已有的东西。(15)也就是说,q版文化中的符号传播所需要的同时性这一条件将无法达到,这样一来,q版文化的支持者们必定会逐渐地减少,支持的人少了,其社会影响力也会渐渐地减弱,这必然会进一步影响到q版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
第六,q版文化带来的生活习惯,很可能和将来青少年面对的现实责任有冲突。不可否认,q版文化能够使人暂时摆脱现实中的压力和不愉快,但是这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得一些人沉浸在这种虚幻中不能自拔,这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明显。对青少年来说,他们还未意识到自己将来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承担这些责任的重要性,他们向往的是一种无忧无虑、轻松简单的生活,而q版文化则能为他们提供一种虚幻的想象,使他们在q版的搞笑中得到放松,精神也得到愉悦。于是,他们当中有许多人不可避免地浸入了“q”人的生活中,并在现实生活中也试图去构建童话般的情境。他们很少去思考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而是更关心生活的情趣和瞬间的快乐体验。他们畏避压力,厌倦凝重,拒绝长大,这样一来,很可能就会和青少年将来不得不面对的社会责任发生冲突,这无论是对于青少年的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这种能危害到社会的文化是不可能成为主流的,这就意味着q版文化只能是一种亚文化的生活方式。
最后,实际上,一旦q版文化与主流文化发生冲突,社会上一些支持主流文化的人必定会对之加以抵制。主流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了主流文化的驯化,并将其内化到了自己的价值观当中,因此,一旦q版文化玩“过了火”,必然会首先受到这些人的抵制。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改写和颠覆的《q版语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q版语文》上市开始,就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争议,而且对其的批评声音明显地高于支持的声音,这些声音主要是来自中小学教师、教育领导部门以及家长,主要观点是认为它亵渎了文学经典与传统文化,不仅会在语言上、文学上、审美趣味上,而且会在思想道德方面给学生带来负面引导。而2004年12月中旬,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已经正式向云南人民出版社下达停止发行《q版语文》的书面通知。接到停止发行该书的通知后,出版社就迅速联系全国各地的所有客户,让他们停止《q版语文》的销售,剩余图书全部退回,目前在各大书店的书架上已很难找到《q版语文》的踪影。(16)可见,q版文化是无法成为主流文化的。
四、拒斥与融合:面对q版文化的选择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q版文化只能是一种亚文化的生活方式,它是网络时代人们寻求心灵突围的一种集体默契,但是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面对q版文化,主流社会应当如何应对呢?是拒斥还是融合?
现代社会是年轻的、有活力的,反映了这种潮流的q版文化必定与一些固守着主流文化、又不肯接受新事物的人发生冲击甚至冲突,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以前的中国社会是老人带新人,年轻人必须向资格老、资历深的人学习,而现代社会的文化、信息更替速度很快,年轻人更有技术优越感,对新鲜东西的摄入更快,消化系统强,因此,老年人已无法指令年轻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相反老年人应该不断地向年轻人学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才能了解到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因此利用主导的话语权力对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加以排斥是一种错误的选择,相反,融入q版文化,则有利于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一种坦然的人生态度,也是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表现。qq游戏的痴迷者主要是年轻人,但是目前一些老年人也加入了玩qq游戏的行列,并且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比一般的q人都玩得好,这无疑反映了他们对q版文化的自觉适应。
因此,不管主流社会当中的一些人是多么不喜欢q人们的生活方式,不管他们是多么看不惯嗲声嗲气的青少年和扮嫩的成年人,必须承认的是:q版文化中毕竟包含着一些更为年轻、更为活力、更为积极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形态因素。而尊重个体,尊重差异,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尊重自由选择的权利,保持宽容的心态,无疑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与传统相比,这是进步的、文明的,也是更为人性的。拒斥q版文化无疑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适应并融合才能整合社会文化的差异,使社会健康成长。
虽然q版文化的积极效应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不可否认,q版文化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正如前文所述,尽管q版文化可以使人们暂时的脱离现实,但是它所带来的毕竟不是现实,一味地沉迷于q版文化中的虚幻只会降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实社会有时候的确是烦人的,但是必须面对,一味地逃避不是办法,这就意味着,主流文化应该引导那些“误入歧途”的人走出幻境,使其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面对q版文化中那些“玩的过火”的层面,也需要主流社会的引导,否则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其进行一味地抵制,如对《q版语文》的禁售,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对待q版文化,仅仅适应、融合是不够的,主流社会还应该承担起引导的重任,帮助那些沉迷于q版文化的虚幻中的年轻人走上正轨,对q版文化中那些“玩的过火”的层面采取一定的措施。
五、小结
总之, q版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生活方式在社会上已经产生并开始广泛地流行开来,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说是网络时代人们寻求心灵突围的一种集体默契——q版文化中的情境和心态使现实轻松、自由了许多;而乐观、谐趣的生活品位则让社会更为真实和人性。目前,它已经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社会、日常生活乃至人们的价值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面对q版文化,主流社会没有理由去拒斥它的流行,更不能压制它的发展,而是应当适应q版潮流的发展,融入到其中。当然,面对q版文化所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主流社会也应当担负起引导的责任,尽量减少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
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3.马广海编著:《社会心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
4. 李芹主编,马广海副主编:《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向德平、田北海:《对白领社会焦虑的社会学思考》,《社会》,2003(5)
6.贺更行:《流行语,流行起来没商量》,《社会》,2002(1)。
7.刘敏:《纹身,一种秘而不宣的符号象征》,2001(7)。
8.周馨:《另类:对主流文化的偏离》,《社会》,2002(6)。
9.邹昊平:《从动画片受宠看新人类》,《社会》,2001(1)。
10.沈汝发:《透视“童话型文化”——从〈流星花园〉的流行谈起》,《社会》,2002(7)。
11.孙天威、杨志刚:《流星花园》与青少年追星心理》,《社会》,2002(7)。
12.《q版语文》变身优秀教材? 作者出版社否定,
http://zhengzhou.news.sohu.com/20041208/n223396551.shtml。
13.《q版文化四大源流》,
.cn/news/2005/2005-03-15/26/550622.shtml。
14.《"qq":渗透生活的文化新现象 同时在线破千万》,
.cn/2005/ca342763.htm。
15.《都市人自我减压的集体默契》,
.cn/tyrbmap/2005-03/21/content_813622.htm。
16.《q版语文》被暂停发行,
http://news.sina.com.cn/c/2004-12-29/11154660414s.shtml。
(1) 《q版语文》变身优秀教材? 作者出版社否定,http://zhengzhou.news.sohu.com/20041208/n223396551.shtml。
(2)《q版文化四大源流》,.cn/news/2005/2005-03-15/26/550622.shtml。
(3)《q版语文》变身优秀教材? 作者出版社否定,
http://zhengzhou.news.sohu.com/20041208/n223396551.shtml。
(4)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10-311页。
(5)《"qq":渗透生活的文化新现象 同时在线破千万》,.cn/2005/ca342763.htm。
(6)向德平、田北海:《对白领社会焦虑的社会学思考》,《社会》,2003(5)
(7)贺更行:《流行语,流行起来没商量》,《社会》,2002(1)。
(8)刘敏:《纹身,一种秘而不宣的符号象征》,2001(7)。
(9)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259页。
(10)关于《q版语文》与大话文化现象的讨论,/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4713。
(11)马广海编著:《社会心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228页。
(12) 周馨:《另类:对主流文化的偏离》,《社会》,2002(6)。
(13) 李芹主编,马广海副主编:《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43页。
(14)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第59页。
(15) 《都市人自我减压的集体默契》,.cn/tyrbmap/2005-03/21/content_813622.htm。
(16) 《q版语文》被暂停发行,http://news.sina.com.cn/c/2004-12-29/11154660414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