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这对我们在实践中进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多管齐下,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将道德建设奠基于坚实的基础之上。
一、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取向的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形成,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旧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但与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没有相应地建立,道德建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及凸现的弊端日显突出。加快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已成为我国道德建设面临的迫切任务。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道德建设要适应这个要求,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提供更有利的道德观念环境。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极端重要性。
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一段时期以来存在的道德失范的需要。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总体是向前发展的。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开放的逐步扩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精神状态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冲破了精神桎梏,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增强了对外开放的观念,树立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观念,增强了自主、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道德建设的主流。但在另一方面,在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滋长蔓延,不讲诚信、假冒伪劣泛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泛滥,黄、赌、毒等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再度蔓延,屡禁不止。如不能有效遏制这些现象的发展,不仅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人心涣散,而且必然会损害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危害我们的党,危害我们的社会、民族和国家。只有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才能够有效解决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存在的道德失范的问题。
构建道德建设长效机制是扬弃传统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道德属精神文明,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道德风貌直接决定社会精神文明的程度和状况,道德的性质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种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核心是要对道德建设进行导向,旗帜鲜明地表明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加以落实。我们的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发展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推动了社会进步。传统文化的糟粕造就了我们的“国民劣根性”,妨碍了社会进步。传统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传承。与此同时,我们要坚持继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继承什么道德传统,弘扬什么时代精神,需要我们通过道德建设机制加以选择,进行导向,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来完成这个过程。
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是确立新的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新的发展观不仅对社会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也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即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来建设;另一方面,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能够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道德素质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价值导向、内驱激励、行为自律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当社会成员把既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又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价值体系,内化为理想、人格和良心,通过自律以激励自身的道德实践和道德追求,通过他律以评判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就既实现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又推动社会健康向前。在我国基本实现小康,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着力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加强公民的道德修养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途径
道德建设机制包括自律和他律。要促进以内省为核心的自律,构建以约束为核心的他律人在社会中总要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人们要履行义务需要把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内化为内心的道德感和行为准则,形成我们所说的“良心”,根据“良心”指导自己的行为选择。内省的根据就是“良心”。以“良心”为核心的内省会指导人们进行合理的行为选择,促使人们积极履行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如果是非、善恶、美丑混淆,道德标准紊乱,道德责任感下降,人们的内省缺失,势必“肆无忌惮”,必然造成社会道德防线的溃决和社会的无序。
要增强公民的自律,必须加强思想修养。教育为本,能从人的价值观、道德标准等根本上解决问题。教育、思想修养的目的就是要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气质,陶冶人的情操。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对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教育对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忽视和放松思想教育工作,道德建设就得不到有力的支撑,人们的自律下降或缺失,社会道德风气就会出现混乱状态,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许多领导干部就是从自律缺失开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出现错位,观念伪饰,价值虚构,最后,一步一步走向人民的对立面,一步一步滑向犯罪的深渊。但是,道德建设仅仅依靠自律是不够的。在缺乏外部制约的情况下,人的自觉性会下降,会破坏人心中的道德屏障。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强化他律,就应从完善和加强监督、制约、惩罚入手,用法制等外部规范重建道德屏障。
道德建设必须强化他律。道德的发展过程表明,在一定时期,道德的发展并非自发。在道德的萌芽和发展过程中,通过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催化作用,禁忌逐渐形成,善恶观念逐渐产生,道德亦即形成。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道德演化为阶级的道德,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更是运用各种手段在整个社会推行并强化本阶级的道德意识。他律对道德的发展和导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封建社会的某些朝代就将道德要求纳入对官吏的选拔和管理中,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革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攻坚,新的利益重组正在进行,社会道德秩序相对紊乱,在社会由震荡到新秩序的建立完善期间,更需要强化他律对道德建设的作用。
他律主要包括法律的强制、行政的导向、经济的奖惩、舆论的监督。法律的强制对道德建设的作用重大。法与道德虽分属不同的领域,但两者的联系非常密切:违反法律一定违反道德,违反道德则有可能向违法发展。法律与道德之间并非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当一个社会的道德不足以维持整个社会生活的秩序时,就可以将道德要求通过立法的程序上升为法律。反之,当某些法律规范的行为要求已经内化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时,法律就事实上完成了向道德的转化。之所以需要运用法律的强制推进道德建设,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人在追求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时,常常肆无忌惮,突破道德底线。这种状况不仅充斥经济生活领域,而且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弄虚作假、不讲诚信、行贿受贿,甚至不顾人伦等不道德的现象严重泛滥,说明仅靠道德的自觉约束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必须运用法律的强制,将一部分道德理想、道德规范纳入法律的范畴,在社会普遍推行。法和道德在内容上有许多一致性,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既是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又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既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原则,又是民法所规定的法律义务。在婚姻法等法律中也体现了法与家庭美德要求的一致性。法律强制就是要在社会生和社会道德秩序。
行政导向是通过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等刚性措施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导向作用。特别是在涉及公共权力行使、垄断性资源使用等方面,必须强化行政法规、制度的约束作用。通过政务公开强化公务员的廉政意识,并增强公民的监督意识;通过招投标,减少暗箱操作,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通过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活动,提高企业和社会的诚信意识;通过市政管理法规,维护城市公共交通、清洁卫生等。现阶段,行业不正之风危害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最烈。据调查,老百姓最为痛恨的行业不正之风是:用公款大吃大喝;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利用特权索要财物;乱罚款;乱摊派;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无偿占用下属单位或企业的财物等。此外,社会诚信出现了问题,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严重缺失,甚至有的地方的政府信用也缺失,加剧了道德失范。这些都需要政府通过法规、制度的建设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并切实严格制度,执行法规,进行强制约束。政府将社会秩序和道德秩序要求通过法规、制度加以推行,就能使具有较大涉及面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得以普遍推行,从而推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
经济的奖惩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手段作为调节杠杆,对道德建设发挥正面的作用。对道德高尚、模范守法的个人或集体加以褒扬,并使之得到经济上的实惠;对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要加大惩处的力度,提高“缺德”的成本,使之在经济上受损失,这就是对道德建设的有力导向。比如,对见义勇为等需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的道德行为进行褒扬,并予以经济上的实惠,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对在公共场合乱吐口痰,乱扔垃圾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对不敬业,办事拖拉,敷衍等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对缺乏孝道,不赡养老人,以及其他违反家庭美德的行为;对不讲诚信等不道德的行为要让行为人经济上受损失,提高其违反道德的行为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约束。
舆论的监督包括传媒和老百姓的评议。透过传媒所褒贬的人或事,体现出鲜明的价值观对社会风气有重要影响,对社会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改变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媒体是个人与现实之间的中介,媒介能不断影响、限定和修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媒介既可以通过媒介真实去影响个人意识,也可通过媒介真实形成社会舆论,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通过舆论的监督,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曝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批评,对违反家庭美德的行为进行遣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违反道德的行为。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也可使行为人在从事违反道德的行为时被迫“三思而行”。
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道德建设的重点。党员领导干部道德状况的好坏决定了党风的好坏,党风又影响社会风气。领导干部是公众人物,他们的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群众就拥护;相反,领导干部品质恶劣,就没有人格魅力,群众就鄙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一些领导干部德行差,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对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定程度的混乱无序,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一定程度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状况不仅使群众失望,还会使一些人效法,降低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扭转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点之一,是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必须要健全制度,加强监督,使领导干部不愿、不敢、不能以权谋私。
通过自律和他律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可以概括为:以自律为根本,以他律为手段,实现法律的强制、行政的导向、经济的奖惩、舆论的引导,而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重点。
通过他律矫正人的行为,实现对人的道德选择的导向,从而逐渐改变人的道德观,是切实可行的途径。但它只能解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且只能解决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中的部分问题,不能解决道德意识方面的问题。因此,他律只能解决道德建设中带有共性的较低层次的问题,它离高度文明、有修养、有正确的价值观所指导的道德意识在人们心中的自觉确立,还有明显的距离。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条件下,他律作为重要手段无疑是加强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三、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目的是实现道德自觉
通过自律和他律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是要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实现道德自觉。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风俗习惯差别甚大,人的素质并不一样。针对不同的情况,自律和他律的侧重点应有区别。对一些人而言,加强教育,自律为主,他律为辅,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对另一些人而言,要强化他律,以他律为主,教育为辅,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但作为有助于社会运转有序、秩序稳定的重要机制,自律和他律都是必不可少的。
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是要促使公民的道德自觉,这是可以实现的。道德的结构决定了他律可以向自律转化。道德内部有不同层次的结构,可以分为道德意识、道德选择、道德行为。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应该具有一致性,但也常有例外。主体进行道德选择时,由于种种原因,其最后选择的行为与其内在意识不一致,出现“违心地选择”,这就存在着一种可能:即使人的道德意识没有改变,社会也能通过外部强制力,使人实施道德选择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因此,道德建设也可以从制约人的道德选择入手,使人的行为合乎社会道德要求,再通过长期的培育,使外部规范逐渐内化为人的内在意识,使人逐渐达到道德自觉,从而使道德建设达到更高层次。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同样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法律、法规、制度等外部规范作为现实的具体存在的社会现象,构成人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影响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变化,包括人的道德观念的产生和变化。道德实践最终要通过人内心的道德意识来支配,道德自觉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人的道德意识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能最终决定道德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也惟有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通过长期的内化过程,才能最终达到人的道德自觉,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固本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