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社会病属于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理论体系中的社会病学范畴,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某些时期,人们信仰、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所有言行过分打上“关系”远近、“熟识”程度等亲情的烙印,蔑视并超越公正、公平的社会伦理道德、专业制度、组织原则甚至法律等,形成了不正常的社会状态,以至于不利于人类生长发育和社会良性进步等。
熟人社会病属于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理论体系中的社会病学范畴,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某些时期,人们信仰、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所有言行过分打上“关系”远近、“熟识”程度等亲情的烙印,蔑视并超越公正、公平的社会伦理道德、专业制度、组织原则甚至法律等,形成了不正常的社会状态,以至于不利于人类生长发育和社会良性进步等。
熟人社会以及熟人社会病存在的理论基础
所谓“熟人社会”,一般都是按照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费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空间里,人们成为陌生人,由此法律才有产生的必要。因为只有当一个社会成为一个“陌生人社会”的时候,社会的发展才能依赖于契约和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通过制度和规则,建立起彼此的关系与信任。契约、制度和规则的逐步发育,法律就自然地成长起来。
目前国内关于“熟人社会”研究大致有二,一、市场经济大潮正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注重亲情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熟人社会即将终结,而以追逐利益为根本目的的陌生社会已经到来;二、妨碍市场发展和社会法制化建设的熟人社会正在以新的形式展开自身,我们应当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和民间的积极作用,努力去瓦解熟人社会。
在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中,许多社会学家看到了其中的变化,比如梅因认为这是身份向契约的转变;藤尼斯指出这是社会向社区的转型;迪尔凯姆提出这是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差别;而雷德弗尔得则直接看到这就是乡村与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研究了中国儒家社会的特点之后提出了两个对应的社会行为概念——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
我们知道,熟人在词典上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因经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或有较深的印象”,社会则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
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理论的诞生,既为“熟人社会”以及熟人社会病存在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对“熟人社会”以及熟人社会病的认识和防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熟人以及所谓“熟人社会”现象是生物尤其人类原始生存本能所导致的自然现象,符合人生三定律、生物利己三定律、生物适应与诱导定律等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理论。
从受精卵到新生儿呱呱落地,人开始了一生的旅途。随着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幼儿的咿呀作语、学龄儿童的朗朗读书声、青年男女的欢歌笑语、中年人的铿锵奋斗以及暮年的无奈哀叹,无不打上主动熟悉(适应)环境和社会的烙印(即所谓的“熟人社会”),并且熟悉范围和程度逐渐扩大加深,从狭小的子宫到温暖的襁褓,从家庭到走向社会,从最熟悉的父母到相对不熟悉的老师、领导、同事、同学、战友……从本乡本土到异国风情……无一例外。
只有熟悉环境和周围人群,才能分清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对自己的利害,才能通过比较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从而趋利避害,达到个体成长、种族壮大和完善人生以及人类生存、稳定和发展的目的。否则的话,人类就很难生存,更谈不上进化、发展,这显然违背了人生三定律、生物利己三定律以及生物适应与诱导定律等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理论。
按照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理论尤其生物层次定律,熟人又分无数层次,既有上述社会公认概念的熟人,又有个人自我感觉的熟人等等,从最熟悉的父母到最不熟悉陌生人都应该视为熟人的范畴。
不是吗?社会上既有“一回生,二回熟”的熟人,又有“一见面就孰”的熟人,更有同学的同学……战友的战友……上级的上级……等等关系套关系的熟人的熟人……
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尤其信息时代到来,人们“相互联系起来”更加方便,联系范围更加广泛,认识、熟识程度更进一步加深,人们之间距离逐渐拉近和缩短,世界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了,世界各国人民都成了我们的朋友——熟人。
可见,熟人以及“熟人社会”是人类原始本能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的正常现象,只存在发展完善,不存在消失。并且,熟人概念寓于社会概念之中,不存在上述孝通先生所提出、所阐述的“熟人社会”的概念。若非要提出这一概念的话,则应该是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所涉及的灵魂疾病的范畴——熟人社会病。
熟人社会病的“临床”表现
熟人社会病的弊端正像此病定义所谈到那样是“存在人类社会的某些时期,人们信仰、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所有言行过分打上“关系”远近、“熟识”程度等亲情的烙印,蔑视并超越公正、公平的社会伦理道德、专业制度、组织原则甚至法律等,形成了不正常的社会状态,以至于不利于人类生长发育、社会良性进步等。”
首先,它腐蚀了人们的灵魂,扰乱人们的信仰,颠倒了人们道德、价值、审美观念,使人们香臭不分、是非不明、黑白不辨。民风、党风、社会风气急转直下,严重影响人类自身生长发育进化以至生存等。
在人们心目中,既没有党纪国法、没有群众观念,又不分正邪、不辨是非、讲的是江湖义气、谋的是一己之私等。他们有的信奉的是封建时代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梁山泊一百零八将,追求的是大碗吃酒肉,有的兄弟们抱团打天下,共享荣华富贵;有的效法西方大学里的神秘社团和社会上的帮会组织,密谋策划,为某种政治目的或经济目的抱成一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些人,俨然成了春秋时期招贤纳士的贵公子和《水浒传》中的宋公明。他们在群众中拉帮,在班子里结派,在领导特别是决定自己命运的顶头上司中寻求靠山,广结善缘,多方投资,千方百计结交人。开会是为了结交人,吃喝是为了结交人,打牌,打球是为了结交人,甚至上党校、进培训班也是为了结交人,东拉西扯,纵横交错,不惜本钱买人心,不择手段拉选票,产生了社会畸形现象。
其次,它弱化了“法制”的功能,“熟人”的“情感”代替了法律的威严,很容易使得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天平在熟人的“情”中发生倾斜。近来屡见报端的买官卖官、教育中的招生舞弊、医院中的红包、司法中的有法不依等等,无不在告诉我们,熟人的作用远胜于法律制度的约束力。
因此,人们把功夫下到人上,而不是下到事上。很多人在说现在是“熟人社会”,“多个朋友多条路”,有熟人就能“摆平”,更有明言者:市场经济就是熟人经济,仕途之路就是熟人之路,想升官发财,没有熟人,不找后台,没门!
再次,它淡化了“竞争”的激励,将管理家庭的亲情、交情、友情这种温情脉脉的手段移植到管理企业、管理国家、管理社会中来,导致社会管理丧失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最终使得经济停滞和社会退步。
熟人社会的原则或制度是源于人类原始本性,因此是人们最熟悉且最能最有效利用的,它可以轻松地被人们扩展到日常生活之外的领域,可以无孔不入地侵袭、弱化甚或取代专业和组织原则,以致私与公、情与理,都被一股脑地搅在了一起,社会公正和社会效率在界线不清、是非不辨的融合中被诋毁和抑制。
最后,它引发社会的腐败、寻租行为的泛滥,导致整个社会风气以及党风的败坏。潜规则的暗流猖獗,使得和谐社会中很容易出现“自己人”、“外人”的区分,管理者选人、用人以家人、族亲、近亲、远亲、同宗、同乡、同学、同僚等以亲缘、地缘、神缘、业缘构成的各类“熟人”关系网络 为标准,“任人唯熟”,使“任人唯贤”成为一句空话,变成任人唯亲、官官相护、包庇纵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现象。时至今日,利用职务之便所形成的保护伞、宗派、贪污腐败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最终导致吏治腐败,危及到党和国家的存亡。
防治
推行“平等、民主、和谐”的科学文明社会制度,依靠法律、法规,按照生物适应与诱导学说、生物层次学说以及人生三定律等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理论对公民进行相应诱导教育以及干预即可。
参考文献
「1」 《生物体灵魂三定律--科学人生与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导论》「m」.中国国际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
「2」 病情程度与所需药物有效治疗剂量的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9):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