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当代青年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不仅因为当代青年必将成为和谐社会的主要成员和受益者,更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作为独生子女,具有鲜明的代群特征,面临特殊的人生难题,从而将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和走向。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跟踪把握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青年的发展状况,不断完善心理矫治、社会化养老、社团管理等机制。唯有如此,才能色更好地使当代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摘 要 题】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发展
【关 键 词】和谐社会/独生子女/机制建设
【正 文】
一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前赴后继的伟大工程。对于当代青年来说,这一伟大工程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毫无疑问,当代青年必将是和谐社会的主要成员和受益者。对这一点,我们毋庸赘言。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现实社会中,当代青年正在成长为主力。许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青年代表着未来”。但近20年来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实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当今的青年已经不再仅仅是未来的代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现实的代表。
在当今许多朝阳产业中,青年已经成为骨干力量,占据着主体地位。网络信息、广告设计、新闻出版、律师业务、项目企划、对外贸易……对于许多青年来说,这些产业发展成熟的过程是与他们自己的成长同步的。仿佛在不经意之间,他们就学会了熟练操作中老年社会相对陌生的新器械,使用一些新语汇,以“奔腾”尺度丈量社会上的一切。经过磨炼,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其年轻,更以其对新科技、新知识的熟谙,很快成为本行业的骨干和行家。早在2000年6月12日,《文汇报》就做了这样的报道:上海科研和高新技术领域形成了博士群体和企业家群体,1.8万平均年龄35岁左右的回国留学人才队伍,以其“知本”和“资本”相融合的优势,已经成为上海与世界先进水平争锋的有生力量。如果再加上那些未留学的、在国内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这支在高新科技领域中崭露头角的青年高级人才的队伍还要更庞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些新兴行业中,这些年轻人不仅代表了行业自身发展的未来趋势,也代表了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这些年,社会变化的幅度极大、频率极快。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变化都以当代青年为主要发动者。可以说,没有当代青年这一主要发动群体,就没有我们今天这样五彩缤纷的生活。
当代青年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代表,甚至成为标志性阶层。作为社会现实的代表,当代青年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追求目标带入社会生活中,影响到社会规范、社会关系、社会心理,以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他们也无疑将成为中坚和主体力量。
同时,当代青年有着极其鲜明的代群特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是史无前例的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不仅意味着一种身份,更意味着一种在特殊生长背景下形成的代群特质。独生子女这一词组中的核心词是“独”,单独、单一之义,而“和谐”一词的核心是一个“和”字,其义主要为和谐、协调。仅从字面上看,“独”与“和”差距很大。这就让人难免疑惑:以独生子女为主体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二
人们给予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广泛的关注。“独”意味着没有兄弟姐妹,在家里不需要与年龄相仿的人分享、谦让、冲突、合作。随着独生子女一点点长大,他们身上逐步体现出一些让人不安的“代群特征”:在家是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小公主;优越的家庭环境、父母长辈的关爱,使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的性格;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差,偏执任性,不能承受多大挫折,生命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组织纪律性不强,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没有认同感,法律意识淡薄;部分独生子女抑郁、焦虑、孤独、自卑。
自1980年以来,学者们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口学、体育科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积累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中,人们集中关注的乃是“独生子女究竟是不是‘问题儿童’”这一问题。
对此,人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
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对“独生子女是不是‘问题儿童’”的探讨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虽然没有直接指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但研究所得到的主要是负面的结论:独生子女在行为方面问题多,缺点严重。为此,1986年《光明日报》发起了全国性的独生子女教育大讨论,历时半年。专家指出,当时独生子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营养过剩,造成发育不良;二是智力投资过剩,品德教育不足。
另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不是“问题儿童”。1987年研究机构对吉林长春1,465名小学生及其家长、教师进行的调查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背景和心理与行为表现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独生子女甚至比非独生子女表现得更不自私、更愿意同情和帮助他人,但独生子女表现得比较娇气和依赖性较强。”(注:转引自刘云德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研究调查报告》,载《人口学刊》1988年第3期。)
浙江医科大学人口所参照同一份量表,于1991年对杭州市区500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无显著差异,而且他们的表现与是否独生子女无关。”(注:转引自浙江医科大学人口所独生子女课题组:《关于独生子女健康、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调查》,载《人口学刊》1992年第6期。)
不少研究认为:“他们都长大为优秀一群,并没有人们想像中的糟。他们独立、有责任感,所受教育也比父母一代优秀。”针对批评新一代年轻人找工作挑剔,缺乏责任感,娇气和傲气明显的报道,一些研究者指出,这些性格弱点并非独生子女的特质。“即使没有独生子女,拥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也一样会出现这种问题,不同点只在于程度的差别,”学者们说:“人们对独生子女是责备的多,理解的少。”(注:http://chat.pep.com.cn/lb5000/printpage.cgi?forum=41&topic=425。)
近年来,研究者们继续跟踪研究独生子女。总体上看,学者的调研结果给了我们这样的基本信息: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没有太大的差别。独生子女不是先天性的“问题儿童”(注:孙云晓:《独生子女的问题出在哪儿》,载《新民晚报》,2004年7月8日。)。很显然,如果社会主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如果社会主体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偏执、任性,责任感、组织纪律性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抑郁、焦虑、孤独、自卑的话,那么,物质条件再丰厚,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无从谈起。毕竟“独”与“和”之间是有着巨大差距的。因此,独生子女不是“问题儿童”,这一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也许说得上是一个大好消息。
然而,问题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其一,对于独生子女是不是“问题儿童”,虽然已经有了连篇累牍的调研,但严格意义上讲,尚难以定论。原因很简单:独生子女的人生画卷刚刚打开,关于其个性、其代群特征的一切定论和断言现在都还为时过早。事实上,存在决定意识。“独生”这一特殊的身份和背景必将深刻地影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形成其鲜明的代群特征,而这些代群特征是难以通过现有调研指标充分揭示出来的。同时应该看到,以“独”为基础形成的这些代群特征,根本上与以“和”为基本特征的“和谐社会”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些矛盾。
其二,现有调研成果的可信度不无值得怀疑之处。有人尖锐地指出,在独生子女研究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问题,如抽样方法不规范。大部分调查研究所依据的样本是以研究者的“方便原则”为前提的,因此,它们具有特殊性,难以推广到一般情况。又如测量所用的指标不统一,比如对“独生子女”心理特征的测量,有的研究用卡特尔16pf测试方法,有的研究则用scl-90心理健康测量表,这样就使研究不具有可比性,无法进行比较,重复性研究多,而真正新颖的东西很少。
此外,独生子女的参照对象是谁?一般而言,是非独生子女。但究竟是共时态的还是历时态的非独生子女?若是共时态的非“独生子女”,即当代独生子女的同龄人的话,则难以排除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共享的文化因子、文化氛围和文化背景对他们的共同影响;若是历时态的,即当代独生子女的父辈,乃至祖辈等,则因为缺少祖、父辈青年时代相应的调研成果、调研指标为参照,其可比性当然值得怀疑。
由此看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还得进一步追踪、把握当代青年中独生子女身上所体现的代群特征的新发展、新变化,尤其要关注人们感觉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毕竟,独生子女是不是“有问题”的代群,目前尚无定论。
三
当我们研讨青年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时,除了必须考虑独生子女的代群特征,除了关注他们是不是问题儿童、问题青年等之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独生子女作为成长着的社会主体,作为具有“独生”这一特殊身份的群体所面临着的特殊人生境遇、人生困难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必须看到,独生子女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等人生戏剧虽已次第上演,但其人生远未充分展开。而且,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现在独生子女的各种压力和困惑由于老一辈的介入而得以减轻。6对1(即父母+岳父母+独生子女小夫妻对1个孩子)的现实余荫,使得日下的独生子女,其未来人生中可能甚至必然潜藏着种种窘迫和难题还掩盖在6对1游刃有余的表象之下,在“2对5”(即独生子女小夫妻对父母+岳父母+1个孩子)的实际格局和相应困难尚未充分呈现的情况下,这种表象掩盖的是一种“压力后置”的现象。当第三代进入学龄期,老年人体力衰退后,目前尚能时时潇洒的独生子女,势必将会承受赡养和抚养的双重压力。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的调查显示,有1/5的独生子女表示在婚后5年内“要事业不要孩子”,其中沉重的家庭负担是一个主要因素。据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独生父母”家庭在我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我国的家庭结构将因此发生变化。如果从“421”家庭结构来看,独生子女的负担将会更重:如果独生子女夫妇的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那么第三代就可能出现一对年轻人赡养12个老人的局面,就算金钱上能应付,在精力上也难以支撑。
相对于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具有子女数量的唯一性、养老支持的唯一性和精神慰藉的唯一性。唯一性其实就是脆弱性。因此,一对独生子女组成的小家庭本身就是风险家庭,是潜在的弱势结构家庭。独生子女的父母如何养老,不仅是横亘在独生子女面前的严峻问题,也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政策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许多独生子女在自身成长过程中,长期处于父母的保护和监视之下,往往大多由家长包办一切,缺乏直接锻炼的机会,从小就养成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和习惯。一旦遇到某些必须亲历亲为的事情,往往缺少处理实际问题必要的勇气、决心和能力。不少独生子女难以适应现实生活的压力。
昔日是家中的“小皇帝”,今后却要成为承担巨大家庭负担和社会压力的“顶梁柱”。他们该如何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如何应对“2对5”必然带来的沉重的赡养、抚养责任呢?如果不能很好地承担这一重任,那么以独生子女为主干的家庭的稳定、生存和发展等势必会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家庭的生存力与发展前景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不堪重负的独生子女小夫妻,又如何能沉着应对未来社会的要求,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呢?
四
和谐社会是人们针对社会生活不和谐状态而提出的一种社会理想状态。目前关于和谐社会的种种论述,包括社会阶层的和谐结构、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组织的壮大、社会政策的公开公平、社区“自治”、人与自然的和谐(注:参见邓伟志:《论和谐社会》,载《学习时报》网络版,第268期。)等,都可以视为人们对这种理想状态见仁见智的描绘,对构建和谐社会方略的畅想。从根本上说,构建和谐社会着眼于人,着眼于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可以想见,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的深入,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将更加深刻。
应该看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青年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作为手段,青年正日益凸现其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的意义;作为目的,青年必将是和谐社会的主要成员和受益者。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青年乃是手段和目的的有机统一,可以概括为:“青年为(动词)”和“为(介词)青年”。
要使“青年为”,必须同时“为青年”——要使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所作为,必须在发动广大青年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工程的过程中,全心全意为青年服务,帮助青年解除其人生发展中的种种后顾之忧和种种实际困难。为此,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必须前瞻考虑,从政策机制上入手,形成方略,努力解决青年,尤其是独生子女面临和必将面临的实际问题:
其一,追踪独生子女代群心理、人格的实际变化,尤其是可能与“独”俱生的种种心理、人格方面的“问题”,逐步形成和完善心理矫治预案、对策和机制;
其二,在鼓励和帮助当代青年“反哺父辈”的同时,适当修改现行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比如,将第二章第十条中“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改为“养老主要依靠国家和社会”),通过调整和完善法规政策,逐步完善社会养老、家政服务管理机制,实现养老和家政服务的社会化,并不断提升社会化水平;
其三,逐步完善社团管理机制,发育文化、生活、专业、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各类社团,使青年,尤其是独生子女通过参与相应社团,建立并不断拓展社会联系,既弥补其“独生”的某些缺憾,也使其置身于亲切的群体氛围中,感受群体乃至社会的和谐。在这一方面,传统社会组织的有效运行机制和模式应该得到发扬光大。近年来,部分自发形成的青年组织和社团通过网络等手段高效运行的方式和机制值得总结、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