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乐文化社会功能的拓展及其对声乐文化教育的要求
19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菲舍尔的音乐观“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学术界。“声乐不是在纯粹的情感中表现情感的,而是在情感与伴随着的意识的结合中来表达情感的。这就是说,在这种音乐中,音乐不是单独地,而是与词语一同作为在语词中被表现的特定情感的表现而出现的。”歌唱的核心是情感,情感更丰富的回响是器乐。“音乐的最高形式就是声乐和器乐这两种体裁的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声乐是一种前导性的、构成了中心的体裁。”声乐这种前导性的、构成了中心的体裁形式,自古以来就作为文化的有机载体,不仅如实地记录着社会生活的百态人生,且因其口头相传的特性一直担负着各民族实用、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等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声乐文化的社会功能也不断地进步变化着。声乐艺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迥然相异的鲜明文化特色,研究当代中国声乐文化社会功能的发展,对今后我们更好的认识、把握、发挥声乐文化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文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声乐文化的社会功能
关于中国声乐文化的社会功能,从现存远古传说中,我们就知道了音乐起源于劳动,并与巫术、原始舞蹈和诗歌融为一体,为劳动实践和氏族集体利益服务。“今夫举大木者,前乎‘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动力之歌也。”这是先民们一边集体搬运巨木,一边呼喊号子的逼真描写,是人们在参与需要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解劳动情绪而唱的一种民歌,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劳动热情,还缓解了人们劳动的疲劳,同时先人们还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萌芽状态的审美愉快。先秦典籍《尚书》中记载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等原始音乐艺术均保持着对描述对象的直接的实用功利关系,它们又以一种物化形态体现着先人们的萌芽审美意识。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基础上,音乐又从社会生产劳动、巫术等活动中逐渐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式,逐渐成为人们审美精神需要的活动和对象,同时也具有了诸多的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
音乐的社会功能的发展总是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原始音乐主要表达与劳动有关的情感,奴隶社会时期的音乐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封建社会开始出现宫廷音乐……其最乐于被接受,最容易得到传播的则是声乐文化的形式。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一大批有影响的声乐作品,也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音乐家,这些音乐家的作品是社会主流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因其传播途径的广泛性而使受众面甚广,从而影响于人,作用于社会。音乐对人的影响,早在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并把音乐列为“六艺”之一。汉初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也说“教之乐,以梳其秽而填其浮气”。西汉司马迁认为:“夫治国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我国近代学者蔡元培、王光祈等人提出的美育与乐教的主张,直至今日美育已经作为教育国策,这些表达的内容都告诉我们,音乐文化与社会是相互交融的,音乐作品的产生总是与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的,它是音乐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
二、中国当代声乐文化社会功能的拓展
郭建民教授对声乐文化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刻明了的总结:“声乐……千百年来,无论是其审美艺术实践、审美艺术鉴赏,还是声乐艺术教育,无论是声乐文化的消费、传播、流行还是声乐文化的交流等等,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打下了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声乐艺术不仅仅是伴随着整齐的劳动节奏,使人们步伐一致,而是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人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并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信息的音乐化、审美化的综合载体,当代声乐文化社会功能也与时俱进,从内涵到外延乃至形态都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紧密相连。
(一)以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表现形式发展着声乐文化内涵
声乐的前导性的、构成了中心的体裁形式,决定了声乐文化内容的重要性。打开中国声乐作品的文本,无论是记录、改编、创编还是创作的作品,无不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传承性发展的体现。如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短短的十句歌词,就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困苦的蔑视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蝴蝶成双对。千年万代不分离,梁山伯与祝英台”体现的是人们忠贞的爱情观;田丰谱岳飞词的《满江红》,田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乔羽、刘炽的《我的祖国》,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品都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年代里的苦难与顽强斗争,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陈哲、苏越的《血染的风采》中“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又是何等的悲壮和豪迈;邹友开、孟庆云的《为了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真挚和缠绵的、荡气且回肠的境界,还给我们展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民族文化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其基本形态一定会比较稳定地反映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同时,这些基本形态又必然会在各个历史分期中有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形式。”声乐作品就是民族文化精神基本形态中的特殊表现形式之一。
(二)以文化产业发展的形式让中国声乐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产业赋予文化以物质含义与经济内容,并在文化原有的精神、道德、情操等价值的基础上增添了物质价值与经济价值……作为经济基础的文化功能,指称的是文化产业的产业功能。即遵循价值规律,把人的文化需求变为文化消费,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来得到价值补偿,实现文化生产的扩张,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全球化及高科技的推动下,文化产业的这一功能得到强化。”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普通大众的艺术文化审美趋向及其消费,在艺术领域的绝大层面普及,音乐商品化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定势。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表演商业文化活动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迎来了音乐表演艺术社会化大生产即声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辉煌时期,中国大地上飘荡着的“爱国歌曲大家唱”、“同一首歌”、“激情广场”、“大地飞歌”以及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声乐文化活动,伴随着电视、
网络等传播媒体,成为全国人民“共享化”的文化消费品,拉近了大众与歌唱家、歌星、明星之间的距离,如以中央电视台名主持毕福剑为首打造的品牌栏目“星光大道”,以及各地方电视台的“明星大道”或者歌手擂台赛等各种艺术形式,吸引了众多梦想成真、梦想成星的人们去体验歌星的真实感觉。中国近年来声乐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是明显带有特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代表和反映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声乐文化,还要融入世界声乐文化发展的大网络之中,所以以宋祖英、廖昌永、吴碧霞、戴玉强、谭晶、周杰伦等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歌唱家和歌手们,把中国的声乐文化艺术或以海外个人独唱音乐会的形式,或以参加世界声乐大赛的形式,或以合作演出等等的形式,不论是以演唱技术技巧取胜还是以民族特色作为交流,均在世界声乐文化舞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相应的地位。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
(三)以声乐文化教育专业化发展为社会培养职业化人才
在我国文化大发展背景下,音乐产业也在蓬勃地发展,随之产生的音乐职业群体,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量大了,而且对专业的要求也更高了。人们对音乐专业的职业要求常常理解为技能技巧的水平。确实,对于音乐表演艺术而言,技能技巧是基本的、必需的,但不是唯一的。要想把音乐表演提升到一种艺术的境界,更为重要的是表演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必须具有全面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文化大发展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型、复合型的音乐人才,而教育专业化发展是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
声乐文化虽然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拉动了音乐以及音乐传媒、音乐复制产业的拓展、蔓延,从而使得这种过去少数人享用的文化娱乐方式走进了普通大众的文化生活,因而从事声乐文化或与其相关的工作人员迅速增长,因此我国高等教育音乐专业也快速发展壮大,学习声乐教育和声乐表演的学生也日益增多。据教育部网站2010年教育统计数字,仅2010年我国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艺术生有76934人,普通本科、专科学校毕业的艺术生是326878人,这些还不包括成人本科、专科学校以及函授毕业的艺术生人数。由此可见,艺术职业培养专业化发展在我国已经走上正轨。其中的声乐教育由于其受欢迎的程度,在音乐专业学生中学习的人数尤其多,还有众多的业余声乐教育机构如政府文化部门的文化馆、企业文化教育机构如民办音乐教育以及军营、社区文化教育机构等,我国的声乐文化教育已经以专业化发展为主为我国社会文化大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优质的职业人才。
三、当代中国声乐文化社会功能的拓展对声乐文化教育的要求
当代中国声乐文化社会功能的拓展,对中国的声乐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声乐文化教育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坚持多元化教育
在声乐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多元化教育,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了解、欣赏世界各个民族多元化的声乐文化,还包括学习世界上各种科学的、先进的声乐技术。众所周知,西方音乐对于中国音乐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具体反映在声乐艺术方面,包括歌唱技巧、方法以及审美意识等方面。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声乐教学的“土”、“洋”之争的激烈碰撞,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求同存异、为我所用,中国声乐教育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北京的沈湘教授、上海的周小燕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美声唱法教学,培养出了梁宁、迪里拜尔、廖昌永、张建一等一大批青年歌唱家,并在国际声乐舞台上频频亮相,屡屡获奖,他们以东方特有的气质和民族神韵震惊了世界。民族唱法教学也不落后,以上海的王品素教授、北京金铁霖教授为主,本着技术“土洋结合”、“求同存异,以同为主”、“立足于民族,力求完美”等教育理念,开创了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科学体系,培养了以宋祖英为代表的民族声乐歌唱家。他们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世界著名音乐胜地传播中国声乐文化,标志着中国声乐教育的科学体系正在朝着健康的渠道蓬勃发展,这是中国声乐教育在几十年的探索中,多元化学习,融合世界先进教学技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随着世界一体化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近在咫尺的多种文化环境和频繁的跨文化交流,世界非物质遗产活动的深入开展,更多的我们原来未关注的声乐文化以多姿多彩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均是中国声乐教育多元化学习的宝贵资源。
(二)加强民族性教育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成立于1953年,今天已经发展会员国60多个,有各会员国有近2000名专家组成,中国也是会员国之一。该学会对世界音乐文
化教育的发展有着导向性的作用,其在促进全球音乐教育多元化的进程中提出了“有必要保存和维护各种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声音”。从文化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来看,音乐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体现了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之一,在近年来世界范围多元文化思潮的氛围下,随着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国家级主流媒体举办的“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国西部民歌大赛”等极具影响力的声乐赛事、文化部举办的各级各类地方戏剧展演以及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更多的人发现原来我国民间还有如此之多的剧种和歌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演唱技法,其中有不少唱法已经自成体系,它们不仅与民众生活关系紧密,而且还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充满活力。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频繁的跨文化学习和交流,世界不仅知道中国的美声、民族声乐,还知道了包括中国的歌剧——京剧在内的中国各民族的声乐文化。因此,在中国声乐教育文化体系中,在坚持多元化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民族性教育,使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声音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三)注重导向性评价
随着商品经济带来的文化繁荣,声乐文化转化成商品形式服务于民众。既然是商品,它的生态环境也伴随着创作市场化、人民生活富足化,以及社会精神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有一些现象是我们必须警惕的,即当下备受人们关注的短暂合理的舆论娱乐需求、生存需求,与违背精神文化本质、减损长远艺术价值的一种状态。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文化就具有教化的功能,从文化发展的本源来看,文化还具有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现在有一些声乐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需求”的名义,行迎合低俗、媚俗之实,文化市场的无序化和文化垃圾的泛滥时有所见。此种现象还随着网络的监管难度增大,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据2011年7月20日《中国文化报》,针对此种危害,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自信,更加清醒、自觉地推动文化的改革发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鼓励健康文化,允许通俗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作为声乐文化教育者,我们要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艺术评论的作用,重视和加强音乐评论的指导性意义,不仅在社会上要尽快建立起专家评论队伍,而且还要在高等教育中注重音乐评论、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承担起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任,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产、消费真正沿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方向健康顺利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