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楼上古寨文化
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古村”的贵州石阡县国荣乡楼上古寨,蕴藏着浓厚、古朴的原生态文明,令人神往、流连。据考,楼上古寨始于明弘治六年(1494年),由入黔始祖周伯泉开创,至今已517年。500多年的繁衍生论文联盟http://息,不仅使山寨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59户4000余人口的自然村,而且积淀了十分丰厚而又别具特色的山寨文化,其精华像乳汁一般滋润着古寨的精神家园。
家族文化的亲和力
楼上古寨的家族文化特色鲜明,堪称中华家族文化的一个典型。这个山寨的所有男性村民全部姓周,别无他姓。始祖周伯泉避难迁徙到此,至今已繁衍了十九代嫡裔,形成这个历史悠久的村落。从体质人类学和遗传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家族堪称纯正的周氏家族,其繁衍是纯正的血统遗传。这也印证了一句俗话:“五百年前是一家。”据作者所知,一个寨子一个姓、不融杂姓,这在湘西、黔东以及江西许多地区比较普遍。这是中华血亲文化的一个特点。血缘是人类最自然的联系,人类有史以来就无法摆脱血缘的缠绵,就连相貌特征都具有明显的家族特征。亲情是人类最宝贵的感情之一,血亲的力量是一股无形却无比强大的家族凝聚力。每一个家族在它的历史及其家族精神一起延绵发展的同时,血亲文化、家族文化也脉脉不断地发展着。姓,并不像某些浅薄之人所说,只是一个“符号”。姓的实质,既是人类血缘的识别标志,更是一种内涵深邃的文化标志。楼上古寨周姓的血亲文化正是中华家族文化的佐证。
这里的周姓同胞都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自己家族的谱牒—《周氏族谱》。此地周氏“修谱约莫五次”,族谱“新老并存,支系明确,上连下贯”,记载着这个家族发展的历史轨迹、祖德、族规、族训等,是这个家族的历史文献、家族档案、家族记忆。翻开一览,他们的世系脉络、兴衰迭绵、婚姻习俗、丧葬礼节、文化名人、诗文遗训,以及当时的时政大事、气候灾情等各种信息等历历在目。这笔文化遗存的价值不可低估。
与周氏谱牒一脉相承的是周氏宗祠。楼上周氏宗祠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4年),系思南、石阡二府二甲周氏共同的家庙,用以供奉、祭祀周氏历代祖先,又是家族聚众议事、断案宁人、处理族内大事的场所。这里自始至终香火不断,门庭盛旺,以一种家族凝聚力焕发出血亲之情,激励族中子孙和睦友爱、勤俭持家、奋斗兴族,从而维系家族的延续发展。
周氏家族文化的一个突出内容是世代遵循的家训。最初的家训以口头教子、临终遗嘱等形式流传。周氏第四世祖周国祯,在清顺至年问吴王兵变中,被发湖广经政所。当他省亲回到故乡时,妻子和7个儿子因瘟疫相继全部夭亡。现今周氏后代又有另说,说是周国祯做了朝廷武官,在湖南带兵打仗,每打一次胜仗,家中就死掉一个儿子,最后妻儿全部死绝。周国祯把这一灾祸归咎于做官,于是悔不该当初,发誓永世不做官,于是将文凭礼照呈缴,辞官为民,独自一人朝夕修斋念佛,终日垂钓消沉,一蹶不振。在他步入六旬之后,河西一李姓村夫对他深表同情,将其黄花小女许以为妻,后来生三子续周氏香火。周国祯口授后代:往后世世代代不能做官,只能作田读书!自此至今,楼上古寨的周氏后代无人做官。周国祯成家立业后一直推行“勤、俭、忍、让、孝、礼、义、耕、读”九字处世治家之道和“敬天地,礼神明,扶危难,无善不为”的做人信条,并作为遗训传于后代。到了清嘉庆年问,周氏第六代出了个石歼府有名的文化人周易。他深深领悟到“人生最大乐事,莫过于子孝孙贤,而孝子贤孙都由祖宗积德而来”。因此他特别注重祖德的积累和流传。自此周氏家训除了口授,更出现了遗存后世的墨迹。周易在给子孙的遗言中写道“……于是先业赖以守,门楣赖以光焉。至处家之道,勤也俭也忍也。勤而不俭,不如不勤;俭而不勤,不如不俭;勤俭而不忍,不如不勤俭。三者并用,而家道兴,且德业由兹成矣。今尔弟兄等,有庐舍蔽风雨,桑田给衣食,学校治身心。诸孙十余人,尔等课其耕读;曾孙数人,予则含饴分甘。聊为提训,尔等切莫教人而忘庭训。”此遗训堪称周氏乃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楼上周氏家族的祖训、庭训、遗训等代代相传,成为古寨世代遵行的宝典。
耕读文化的好遗风
周氏祖先因祸而辞官并世代拒绝为官,但十分倡导和重视耕读。四世祖周国祯就是一位边作田边读书的典范。周氏至此已发展成为大户,衣食无忧,富足有余,培育书香门第“不差钱”。周国祯在这个世外桃源的田园生活里悠悠然成为周氏第一代“读书郎。”他一边放牛,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农活,放下农活便“背着书包上学堂”,跟私塾老师读“四书五经”。半耕半读使他从田边地头步入了仕途官场。他还将“耕、读”二字列入处世治家“九字方针”之中,除了亲自践行,还作为遗嘱传于后世。六世祖周易在家训中称赞他“从未因财失义,倚气生非,耕读而外,修斋念佛,铺路修桥……”并在诗中写道:“手泽渊源怀祖父,书田稼穑授儿孙。”
生活在清嘉庆年问的六世祖周易则是周氏家族倡导和践行耕读遗训的最典型人物。他从小就深受祖父的影响,未到读书年龄就在爷爷的教导下认了不少字,并能背诵一些较浅的古文段落;七岁正式入私塾,也像爷爷一样一边干农活一边读书写字做功课;到了二十岁时,他便精通诗书了。因为遵循祖训不走仕途,他便在支撑家业的同时,用他的学识教育儿孙继续走耕读之路。他与妻子努力耕作,为两个大儿子读书求学创造了良好条件,使他们都考中了秀才。后来夫妻又生了老三、老四,在父母的教导和两个哥哥的影响下,他们努力读书,又考中了秀才。一门连出四秀才,声名远播。石阡府罗公十分钦佩,特赐匾周氏夫妇,题字日:“名继燕山,丸熊教子,积厚流光。”之后又有老五、老六考中秀才。至此,似乎“连珠炮”还未响完,在此后再生的四个儿子中,又有两个儿子及前面大儿子的一个儿子又考上了秀才。这样周易的十个儿子中有八个考中了秀才,再外加孙子辈的一个小秀才,这个耕读之家共出了九个秀才,便有“十子九秀才”的美誉在石阡府广为流传。
楼上周氏家族在接近中国近代史的年代里,又出现一位耕读起家的风流人物——周学颐。周学颐学问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深厚,不入仕途却做了文散官,论“级别”相当于七品。从他与妻子的合葬墓墓联上可以看出,墓中长眠的是一对老夫少妻。“老树经霜晚节犹贞古千,奇花醉雨瑶池尚播余晖。”这副毫无悲哀之感的悼亡挽联告诉后人,墓中老夫学论文联盟http://识渊博,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少妻窈窕妩媚,春花秋波,小鸟依人。白发红颜,相倚相倾,宛若仙侣。这预示着封建社会耕读者向往的“红袖添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若玉”的美好境界。此事“寓教于乐”地告诉后人:勤奋耕读必有美好的爱情、幸福的生活。
耕读文化的遗风在楼上古寨代代相传,使这里从古到今秀才辈出,书生如林,书香门第代代不绝。历代读书人留下许多关于耕读的诗句启示后人,诸如:“自是祖宗功德厚,后人依旧绍书箱。”“更望儿曹能奋志,乘风破浪姓名香。”“快意文章原有骨,匡时人品自无瑕。”“从师负笈常虞晚,教子成名独占先。”“教子断机勤学圣,择邻讲道志希贤。三迁课读终无倦,一举成名别有天。”“读书三代德垂后,处世百行孝占先。”“校舍恢宏培俊秀,园丁辛苦育新人。”至今几乎家家户户堂屋的神龛上、两壁的屋柱上都贴着勉励耕读的竖联。泥土气息加书香,使楼上古寨的耕读文化长盛不衰,声名远播。
“风水"文化的科学性
楼上古寨的周氏家族历代都十分注重“风水”。表面看来这属于封建迷信,是唯心主义,但用现代人的新眼光来审视,此地“风水”也有异于迷信的“风水”,富含着唯物主义成分。它表现出来的有形的地质地貌景观基于一种地学文化的资源。古人看“风水”,折射出人类对自然的初步认识,对改造自然的知识积累,体现着健康先进的审美情趣和对待大自然的科学态度。
周氏入黔开山之祖周伯泉很讲究“风水”。他初到此处女之地就发现这是一处适合居住生息和发达兴旺的风水宝地。这处树掩水绕的青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后有玄武,上有朱雀”。“青龙”即山前那条蜿蜒曲折、流水潺潺、青波涟涟的廖贤河;“白虎”即山寨右侧那道形似白虎的石山;“玄武”即灵龟,就是寨后那座形似乌龟的岩石山包;“朱雀”即大户人家朱门檐瓴栖息飞舞的鸟雀,在此地即指参天古树上栖息的灰鹤及其他鸟类。这种“风水”勾勒出楼上古寨十分恰当的地理位置,是一派优美绝伦的自然风景。除去主观上对神灵的迷信色彩,客观现实则是一幅十分生动优美的山水田园风景画。选择在此地安居生息繁衍,充分体现了周氏先祖非凡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审美眼力。林木葱葱,流泉悠悠,日光灿灿,奇峰巍巍,异石嶙嶙,鸟语声声……真是绝佳的生存环境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神龟探水”那座龟形石山。山体及周围,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形成了一片茂密苍翠的参天古树,有古枫、古柏、古杉、古松及其他不知名的杂木。树下庙宇楼阁,曲径通幽;树上“百鸟朝凤”,鸟语啁啾,那“凤”就是一群长栖不离的灰鹤,如今共300余只。这一片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自周氏始祖开山定居至今五百多年仍完好无损,真是一片价值连城的自然遗产、生态文化遗产!在山顶梓潼阁前的山弯斜坡上分布着7棵参天古枫树,巧合地与天空的北斗七星相对应,人称“北斗七星枫”。传说古人常来此观天象,引来当今的气象专家实地探寻考察。这无疑给此地增添一些神秘色彩。
楼上人自古以来都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末人为的乱砍滥伐大灾大难中,也无人动过这里的一草一木,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道德。寨中的儿童历代都有良好的“爱生”教育,无论老小都不“杀生”,从来也没有人打猎、捕鸟,没有顽童爬树掏鸟蛋,实属难能可贵!四世祖周国祯倡导“敬天地,礼神明”,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良好作用,况且“敬天地”本身就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楼上人代代相传对待大自然的敬畏精神,认识自然、善待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态度,使得这里的生态文明十分兴旺。
建筑文化的古怪昧
楼上古寨自古延续着别具一格的建筑文化。庙宇、宗祠、民居、院墙、巷道、水井、石碑,等等,既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古朴自然、古色古香,又都具有独特的古怪特色。这种文化特色在民居建设上体现得较为突出。
全寨现存的115个明清时代四合院式古民居,各自以院墙相围,大门均设于侧面院墙,正面全都“没门”。从侧门进入四合院后,再拐弯才见正屋的正门。对这种设门形式的用意,现今的当地人及有关研究人士的解释是: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不夸张、不张扬、不露财,含蓄平实,“乌龟有肉在肚内”。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见识和体验,论文联盟http://认为还有一种重要意义,即避患。明、清两代的晚期,兵荒马乱的岁月较多,尤其是湘西、黔东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兵患、匪患、盗患频繁,这些地区的民居建筑都有防兵匪、防盗贼的考虑。这个古寨将四合院的大门设于侧面,让不速之客摸不着门路,使院内居民躲避、收藏、回旋、应战、逃跑的赢得了时间,避免了“首当其冲”、“猝不及防”、“束手就擒”。由此可见这种设计具有“备战”、“避患”的意义。寨中各个院落互相连通的巷道也很特别,即较为狭窄、幽深、坎坷、曲折,而且都是斜着走,多用鹅卵石或青石板铺就。外来的生人进寨,有一种“摸不着门路”、如陷“迷环阵”的感觉。这种巷道与四合院的侧门“异曲同工”,对外来生人有失便通,给“鬼子进庄”制造了麻烦,同时又利于寨人与“鬼子”进行迂回“巷战”。那别出心裁的侧门被称做“歪门”,歪歪斜斜的巷道被称做“斜道”。二者“不谋而合”,就成了“歪门斜道”——此乃楼上古寨建筑文化之一怪。
寨中至今尚存两幢特色鲜明的明代马桑古屋。此屋用当地木质坚硬、防腐性能强的马桑木建成,长12米、宽8.1米,有门6扇。木质门窗雕花搂格,图案有龙飞凤舞、飞禽走兽、花草虫鸟,刀法娴熟,技艺精湛,反映了户主的富足华贵。据说在明代这种华丽民居寨中共有20余幢。到了清咸丰十年(1862年),毗邻一个土著苗王嫉恨周氏的兴旺发达,兴师动众来武力侵犯。周氏家族因寡不众敌而倾巢逃往寨后易守难攻的一座山顶。苗王进寨掳尽财物后放火烧屋,仅留今存的这两幢屯兵暂住。后来周氏用熟铁浇铸土炮大举反攻,大败苗王,并使他不敢再犯,才保住了这两幢房屋。周氏在重建古寨时,因当地马桑木已不多了,只好改用其他木料,但建筑风格仍然袭旧。
明清以来,楼上古寨人始终以独特的建筑风格统一设计、规划、营造自己的家园,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建筑文化。
此外,楼上的民俗文化也丰富多彩。寨中女性心灵手巧善刺绣,主要绣制围裙、腰带、花鞋、鞋垫等;篾匠擅长编织竹篮、背篓、筲箕、斗笠;工匠的拿手好戏是制作民间工艺品;还有文化人喜爱书法,乐为乡亲书写对联,全寨家家户户年节及红白喜事所贴对联均出自本寨“书法家”笔下。寨中还有风味别致的糯米糍粑、酸汤豆腐、神仙豆腐、酥肉果、蒿菜粑、酸洋姜、泡辣椒、泡大蒜等品种繁多的风味小吃,构成了古寨的饮食文化。年节及喜庆日子,寨中总会出现富有侗族风味的竹竿舞、打金钱杆、侗歌等民间歌舞。本来周氏家族是来自江西的汉人,但在周围土著侗族的包围下,实难以汉人的特征“独树一帜”地生存下去,只能“适者生存”。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社会行为,便渐渐向侗族趋同,以至在20世纪80年代初干脆被划为侗族。此事,以及当今某些人为了功利(如高考加分)而“汉改少”的造假现象,使本文作者对某些民族的纯正性产生了怀疑。楼上古寨的丧葬文化也很特别。墓冢都葬在寨内,有些人家甚至将故人就埋在房屋前后左右,开门见“山”。阴宅阳宅相依相靠,阴阳两地“风雨同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显著待色。
楼上古寨之所以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古村,这与他丰厚而又别具特色的山寨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系列厚重的文化遗韵,是流淌在一代代楼上人血液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古寨淳朴民风、优良家风的本源,是这个山寨赖以生存,兴旺发达的精神和灵魂。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