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社会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体育电影

  [摘 要]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和活动现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电影是传播人类文明最常用的媒介之一,而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产物,自然而然就成为电影表现和传播的对象。本文用社会文化的视角从电影的社会文化属性、电影的表现对象和表现形式上阐述中国的体育电影,大力挖掘体育的文艺价值,丰富体育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社会文化;体育电影;体育精神
  
  21世纪后,中国的电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世界电影行业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多。随着最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作为一种文明的产物被越来越多的导演搬上了银幕。本文用社会文化的视角从电影的社会文化属性、电影的表现对象和表现形式上阐述中国的体育电影,大力挖掘体育的文艺价值,丰富体育的文化内涵。
  一、体育电影的社会文化属性
  (一)体育精神的传达
  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将体育运动搬上银幕,有电影本身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因为体育运动能传达体育精神,起到教育和宏扬的作用。近几年体育运动吸引着全世界人民的眼球,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像奥林匹克运动会、各大洲的运动会、各专项体育竞赛,等等,都得到了无数体育爱好者的关注。体育运动中传达了“竞争”“拼搏”“挑战”的精神,体现了人民对“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多少运动员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拼尽全力,多少运动员为了完美谢幕拼尽一生的精力。体育精神的表达已远远超过了体育运动本身,也成为各国运动员表达本国、本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它是我们全人类的一种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电影人把这种精神用电影来表达,例如《排球女将》和《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都能最好地传达我国体育运动员的体育精神。
  (二)国家政治和经济的体现
  体育发展到了今天,除了具有体育本身的性质,传达体育精神外,更能反映中国的政治状态和经济基础。体育除了具有身体素质的体现外,兼具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功能。例如中国的 “乒乓外交”,它可以在国际关系比较紧张时缓解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印度的“板球外交”通过板球联谊两国高层领导。体育赛事在带有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民间往来,潜移默化地促进两国的友好关系。体育还能比较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反映种族歧视、社会贫困、战争残酷,等等,例如:电影《奥林匹亚》中,希特勒对待美国黑人选手杰西•欧文斯的态度;电影《京都球侠》中我国普通大众对日本侵略者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等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体育电影的政治功能和其他意识形态,更好地利用体育电影这些特性来表达电影,挖掘人类灵魂的深处。
  二、体育电影的表现属性
  体育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体育纪录到体育故事,体育电影的表现属性发生的本质的变化,总结为表现对象上的不断变化和表现形式上的不断变化。
  (一)体育电影的表现对象
  中国体育电影的表现对象和外国体育电影的表现对象有本质的差别,外国体育电影的主要人物以男性为主,中国的则以女性和青少年为主,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中国属性的方式。例如《女篮5号》《冰上姐妹》《排球之花》《哈喽,比基尼》《女足9号》等电影,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些电影都是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这样的影片名称无疑给观众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同时极大地增强了一部分观众的观影欲望。 女性体育电影可以用身体素质比较弱式这种角度来博取观众的比较优势倾向。另一方面从社会价值角度来说我国更重视女性的社会地位。用女性代表中国的体育,可以得到全国人民的赞同和默认,也体现了中国体育的进步和发展,更能体现中国人民的健康体魄。电影《体育皇后》是我国第一部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电影,导演就是想通过体育运动来唤醒沉睡的人们,通过体育运动来展现我国国民的奋进。女性在这样的电影中比男性更有说服力,因为女性本身就是弱势群体,还要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更能起到激励的效果。 青少年体育电影是中国体育电影另一种最主要的表现对象。青少年代表着欣欣向荣,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为了弘扬我国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经常用青少年来表现体育。例如《棒球少年》《我和乔丹的日子》《扣篮对决》《国球女孩》,等等。另外青少年从身体机能来说,也是最旺盛的,青少年也是最大的运动实践者,青少年更是最大的体育电影消费群体。用青少年的表现来体现更能迎合市场的需求,不具有更多成人的眼光。体育故事电影《两个小足球队》和《小足球队》都具有特别强的时代背景,都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作品,能表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二)体育电影的表现形式
  体育电影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还是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表现体育精神。体育电影通过这些体育运动来传承精神,来表达社会文明。体育运动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击剑、帆板、体操、曲棍球,等等。这些运动中有我国大众喜欢的,经常进行的,也有些没有涉猎的,但好奇的。体育电影经常会考虑这些问题,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足球对于国人来说,有非常复杂的情绪,所以关于足球的电影也是相当多的。排球和乒乓球作为我国非常普及的运动形式,它代表了国家的荣耀,代表了民族的永盛,更应该搬上银幕。为了表明中国与世界接轨,表达现在年轻人的与世界比肩的信心,板球等非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也逐渐拍成了电影,通过电影表达年青一代接受社会新挑战的一种竞争精神,我们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在越来越多的体育运动中释放着他们的激情。
  三、社会视角下的体育电影
  (一)体育电影与讽刺效果
  体育比赛是那么的紧张激烈,而喜剧又是那么的笑料百出,两者好像没有任何关系。但喜剧往往有夸张、讽刺的成分在。从这个角度来说体育运动与喜剧结合又变得那么的顺理成章。《京都球侠》《搏击手》等这些体育电影中都加入了喜剧元素。中国早期的电影通常都以一种非常温和、宽容的态度表达的,仅仅是要表达我们每个人要出来运动,并没有上升到比较高的层次来讽刺体育运动的现状。《大李、小李和老李》就是这样的一部体育电影。后来《飞吧,足球》《小足球队》《京都球侠》等的讽刺态度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足球作为国人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让人既爱又恨。爱的是这么多年,女足们的精彩表现,恨的是男足的不争气及我国足球界的假球事件。将喜剧元素加入到足球电影中,那就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追究体育电影的喜剧特征,其他是因为体育运动本身的属性造成的。竞技体育本身是高度紧张的,情绪是比较高涨的。喜剧能给这种氛围带来转机,可以缓和情绪。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喜剧因素或者说搞笑因素就顺理成章地表现到体育电影中去了。

  (二)体育电影与政治色彩
  从体育自身的属性来看,体育并不属于政治,体育运动与政治之间互相独立,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但仔细观察体育与政治之间,会发现他们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社会文化属性。而这种社会文化属性又虚假有阶级性、时代性和地域性。这种阶级性又反应到政治了。体育总是某一政治问题的体现,或与政治形式相关。斯巴达文化中的尚武精神使人们逐渐展开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古罗马人斗技场上人与人,人与兽之间的对决,使人们被迫将自己的身体打上阶级烙印,对抗中的身体成为具有社会意义的符码。体育素质往往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尊严,代表了一群人的状况,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强盛。竞技体育的对抗性、竞争性等更能体现民族的凝聚力、号召力等。体育是一面旗,它是衡量某一民族和国家强盛与否的标志。在中国,体育竞技已经不再是运动员个人的成功和梦想的实现,它是集体荣誉的象征,是国家荣誉的象征。体育电影理应从这些角度来反应体育,体育电影承载了个人、民族、国家的意志,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能指意义的“符号”。

   (三)体育电影与新闻纪录
  由于上世纪电视技术的滞后等因素,体育电影还承担了新闻纪录的功能。电影爱好者可以通过观看体育纪录片来了解体育界的事。1961的体育纪录片《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激发了人们战胜困难的决心,这部纪录片还推动了而乒乓球运动事业的发展,最明显的就是 “以小球推动打球”的“乒乓外交”。影片《零的突破》描绘了我国50年来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我国运动员来为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壮行。电影《民族体育盛会》和《民族体育之花》将民族体育和音乐舞蹈融于一体,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关注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现状。中国的体育纪录版与西方纪录片一样,受传统撑哲学、传统美学、现实语境的影响,经常把个人性格折射成社会问题,个人行为夸大为社会行为,个人问题置换成社会问题,等等。在素材的选择上、事件的处理上都经常使用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意义的、能起到带头作用的事件和人物,为社会文化的传播做好基础。随着最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作为一种文明的产物被越来越多的导演搬上了银幕。
  四、结 语
  从《女篮5号》中的女主人公,到《加油!中国》全体中国人,再到《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中的男主人公,都代表了我国体育电影的特征。体育电影很大程度是宣传一个国家的形象,宣传国家的政治意识,倡导中国当代的社会精神面貌,弘扬主旋律价值观念。本着体育电影的社会属性,体育电影与政治意识到等就从一而终了。体育精神本身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种族、肤色和文化,通过体育促进人类的融合,体育电影的目标也应如此。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和活动现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电影是传播人类文明最常用的媒介之一,而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产物,自然而然就成为电影表现和传播的对象。本文用社会文化的视角从电影的社会文化属性、体育电影的表现对象和表现形式上阐述中国的体育电影,大力挖掘体育的文艺价值,丰富体育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应国虎.中国体育电影文化内涵的注释[j].当代电影,2008(11).
  [2] 方金娴.浅谈中国现当代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5).
  [3] 刘争义.体育电影的文化主题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流变[j].电影文学,2009(08).
  [4] 张仕.论中国体育电影的现实意蕴[j].电影文学,2010(15).
  [5] 曹芳.中国当代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j].电影文学,2010(10).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媒体在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及对…
    文化自觉:通往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历史嬗变
    文化社会与公共创意
    论我国食品企业文化建设中社会责任的渗透
    诚信文化与两型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理路
    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县区级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
    多元文化视野下边疆和谐社会的构建
    用爱和社会责任筑牢企业安全文化根基
    中国建筑:打造文化引领型的社会责任模式
    检察文化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动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