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东西文化碰撞、冲突和交汇的时代。21世纪将是世界上各种文化碰撞、冲突和交汇的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将是21世纪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华文化也必将融入这一世界化的文化发展浪潮中,并向世界全面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旗帜,将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内在动力。21世纪已经到来,构建既适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又适应中国现代化要求的中华文化体系,是我们今天首要的也是迫切的任务。
第一节 中华文化与经济全球
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进程,文化将起到越多越重要的作用。
一、全球化对世界、对中国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化始于近代,至今天,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参与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不仅有国家、民族、国际组织、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共同体和个人,发生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这个过程所带来的结果表现为统一性和多样性。全球化的目的就是推动全球的一体化,因此,统一性是其主要特点,同时全球化也为参与主体提供了发言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特点的条件,从而又表现出多样性。最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出现冲突的原因是新旧事物和意识的矛盾以及多样参与主体问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就会演变为对抗,直至冲突。世界由此也变得更加不稳定,聚散离合的现象频频发生,世界格局的变化已难以预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
对中国来说,全球化浪潮已无法躲避,并已深深卷入其中,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就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变迁的全过程。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纳入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真正主动积极地参与这一进程,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政治上,中国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接触,缓和了关系。在经济上,一是大量吸引外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主动加入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在思想上,解放思想,打开禁区,为国外先进思想的引入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改革开放既使中国深入全面地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同时也使其从全球背景中获得了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知识以及变革的思想。”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承受着来自全球背景的沉重压力,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给中国带来了更多的全球制约,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和战略的制定。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的不断强大,已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西方国家面对强大起来的中国忧心忡忡,各种遏制中国的理论纷纷抛出,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最具代表性,他认为对西方构成威胁的是中国,并断言儒家文明必将与伊斯兰文明结盟,共同对抗西方。由此,他提出要对中国采取遏制策略,这一理论似乎在西方国家引起共鸣。我们对此必须保持警惕,一方面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不断宣传中国的政策,展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自己,明确确定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放宽视野,树立全球意识,即要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制定我们的发展战略。
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全球化是以世界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为特征,推动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孤立静止走向依存互动的客观进程。冷战之后,两极世界不复存在,全球化进程由此而加快,文化取代意识形态的对立而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文化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文化具有交流、吸纳、扩散、涵化和融合等功能,以此构成了全球化的动力和内容。
冷战后,文化对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冷战后国际关系意识形态著篱的拆除,使不同文化交流、磨合、融通的步伐不断加快,文化世界化趋势的加深构成了推动全球化的动力;第二,新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文化传播的迅速发展,使文化的交流面和交流量不断扩大,并使人们对人类共需的文化进行取舍和选择,而这势必通过文化认同及其对世界的文化整合推动世界的全球化进程;第三,伴随经济的国际化,不同文化体系的碰撞与融通,使不依地理环境、社会体制、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为转移的全球文明的生成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偏于一隅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认同将为脱胎于各种文明体系的全球文明所取代,并且日益在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尺度和调节机制;第四,人类所面临的全球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使人类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进而推动不同文化体系的融通与认同,并孕育出具有人类共识色彩的行为规则、价值观念及道德规范,全球问题的不断加剧呼唤着关注人类命运的全球意识及国际协调机制的形成,而这无疑将以文化的认同和融通为基础。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来看,人类以许多小的文明地区逐渐融合交流,逐渐形成一个大的地区文明,到了20世纪,实际上非走上一条人类共同的文化途径不可了,这里并非是说取消了文化的地方特征,而是指人类文明在越来越多领域找到了共同点和运用了共同的价值标准。可以想见,进入21世纪,文化的全球化落是全球化的综合表现,文化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文化在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成为阻碍全球化进程力量。因为文化都是某一民族的文化,文化的民族性使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必然与其他的民族文化发生碰撞,产生矛盾,甚至会发展为对抗,导致冲突。冷战后,两极世界崩溃后,一度被压抑下的民族宗教问题突出出来,民族主义又在世界上形成强大的思潮,霸权主义者利用它去搞文化扩张主义,落后国家利用它与西方抗争,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文化的侵蚀,由此,便会形成一种文化民族主义,从而堵塞了文化交流的渠道,对全球化进程是不利的。
三、中华文化与全球化
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参与主体已进入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作为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力量愈发显示其重要。中华文化因此而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又是全球化进程的推动者。这就决定了中华文化首先突出的中华民族的特征,塑造的是中国的形象。其次,中华文化要吸纳、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使之构成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动力。
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至今唯一不曾中断而一脉相承的最古老的文化。正是依靠这种充满永恒生命力的维系,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根深蒂固的大一统观念使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分裂,对那些叛国分裂之人永远不予原谅。可以说,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当然,不容讳言,以儒学核心的中华文化在整个封建社会是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建构自己的体系的,它适应的是封建统治者专制的要求,同时也是适应处于封建专制下顺民的要求。近代以来,中国被迫打开大门,并被胁迫着加入了全球化进程,“中体西用”是中华文化不得不选择的形态。建国后至改革开放这一时期,中华文化选择了阶级斗争的形态,而且脱离了全球化进程的正常发展轨道,形成了只与虚拟化的外来文化的交流和冲突,因为几乎完全拒绝外来文化的涌入,但又批判外来文化。改革开人之后,中华文化才真正参与了全球化的进程,这种参与是以独立而且不依赖任何国家和个人的身份进来的。在这一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华文化正处于不断的建构中,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将处于快速变化中,中华文化将在这个背景下建构起来,也必将适应这一全球化浪潮。
第二节 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全球化为中华文化的建构提供了国际背景,同时也给中华文化的建构提出了世界化的要求。但归根结底,中华文化的建构是在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上进行的,这个基础是:中国现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要在下世纪初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决定了中华文化建设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建设的未来属性。
一、初级阶段是中华文化建构的现实基础
中华文化的建构离不开现实的基础,这个现实的基础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突出特点是: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方面发展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走向比较富裕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相当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制定一切政策的依据,因此,中华文化的建构也必须以此为依据,如此才能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中华文化体系。就中华文化的核心道德建设而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要肯定在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别,同时要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发扬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我们反对的是损人利已、损公肥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欺诈勒索的思想和行为,而不是否定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决不能把平均主义当作我们社会的道德准则。因此,思想道德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道德建设来看,中华文化的建构必须适应中国初级阶段的要求,必须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要求,离开了这个现实的基础,中华文化就不可能有生命力,也就不会它应发挥的作用。
二、中华文化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中华文化的建构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和人文主义的精神追求。
1.市场经济发育的文化动因
市场经济是现今人类社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最高阶段。根据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行为,在它的背后,必然矗立着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需要沉淀为社会的文化精神的支持和驱动。市场经济产生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影响并非局限在经济领域,它内蕴着深刻的文化精神,包含着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人文指向。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它也带来了社会主义的巨大进步和发展。市场经济自身的丰富内涵,需要我们对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行一种文化和价值层面的分析和考察,以便在更宽广的人文背景下全面和准确地理解它。
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种文化力的配合和启动。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着重论述了宗教观念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动之间的亲和关系。在韦伯看来,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以表现在欧洲改革后面的新教伦理中的资本主义精神支撑的,这种精神是西欧理性主义发展的结果。
总之,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的新教伦理,共同构筑了西方资本主义精神,为西方文化的现代转型,为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成奠定了观念基础。
2.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属性与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
(1)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属性:
市场经济在各国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它们也有共同的属性:第一,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方式。第二,接受政府的宏观调控。第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四,高度开放,反对一切地区封锁和行政垄断。第五,资源的产权具有明确的界定。第六,肯定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第七,竞争中各经济主体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第八,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是其核心。第九,经济主体多元化,要求整个市场体系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2)现代市场经济的文化价值观念
与中国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相适应,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些价值观念。诸如重农主义、循环观念、恒久意识、变易观念、务实精神、平均主义、中庸之道、安上乐天、君权主义、民本主义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的形成又反过来说明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即它是一个农业居支配地位、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过程周而复始的相对停滞的农业文明。我国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基本属性决定了它必须与自然经济和自然经济决裂,因此它需要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
第一,平等观念。
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为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提供了一个客观化的统一尺度,消解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依附关系、奴役关系及种种超越经济的特权,经济主体在等阶交换面前人人平等。这里,平等不是指对物的平等,而是指一种关系,是指机会平等,不是结果平等。
第二,独立的观念。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独立的,主体的价值、尊严、个性和人格是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的。
第三,自由的观念。
市场主体享有充分的意志自由,可以基于自身利益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和市场选择,自由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自由实施自己的经济行为。
第四,能力本位观念。
市场经济不承认任何意义上的长官意志和权威,只承认价值规律基础上的主体能力的差别。能 力本位的精神实质,不是推崇个人利己主义,而是注重发挥个人的能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文化发展,主要是以人的能力发展为基础的。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而保证效率的最根本方式就是提高和运用人的能力。
第五,主体观念。
人的主体性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
正因为市场经济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承认主体的合理合法利益、鼓励主体实现最大利益的追求,它才构成了现代社会进步最深刻的历史基础。
第六,人道主义的公益观念。
公益原则并非平均主义,其实质是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维护社会公正。协调公益矛盾的关键是发挥国家的作用,明确国家的职能,宏观调控社会的发展,使市场经济在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气中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七,法治观念。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市场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利益追求要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另一方面又要求法律的保护,以使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主体的自主性、经济活动的契约性、经济的竞争性、经济的国际性、经济裁判和仲裁的必要性等都需要法律进行规范,一个秩序稳定的经济社会才能建立的法制原则在文化人文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的真正确立,可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生活健康有序的运行。
3.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追求
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是一种互动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文精神,是对计划经济下人文精神的否定,实际上是一种扬弃。
何谓人文精神呢?一般认为,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人对自身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之生存的价值、尊严、权利,亦即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着眼于人类命运与归宿、痛苦与解脱、幸福与完善的思索,它更多地属于人的终极关怀,因而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现代人文精神的特点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需要,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人是社会的人,而不只是自然的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人文精神,是个不断追求着的世界主义精神,它反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狭隘性,宣传人在具有本民族特性的同时,也是世界公民,是世界历史的主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基本上不只是一种纯体制、纯经济性的运作,而是人文精神一种新的价值观,亦即新的人文精神的确立,它所追求的人文精神是:
(l)把人从一切非经济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还人以独立自主的现实存在,从文化观念上确认了经济活动的独立价值。资本主义首次实现了人的政治解放,它利用物的联系,货币关系代替了人的依赖关系,超经济的统治和奴役关系不再成为主导形式,“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以了,被粉碎了。”
(2)现代市场经济具有普遍的社会化品格,对自然经济小而全的模式给予了历史的摒弃,使自然经济及其思想观念失去了最后的依托。现代经济在开辟世界市场的同时,也使社会经济文化的普遍交往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 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市场交换进入了一切领域,整个人类文化在普遍 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冲突和刺激、借鉴和补充中,开始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3)现代市场经济奉行效率优先原则,它使效率与公平的传统格局重新定位,培养出一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新人文精神。
(4)现代经济特别注重物质利益,去掉了以往利益主体的虚拟性,使利益主体具体化的观念深入人心。
(5)现代经济在刺激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更多的人可以从物质生产中脱离出来,从事更丰富,更有创造性的精神生产劳动,这带来了人类社会价值和行为方式的突变,带来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市场经济所凸显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它对人文的追求,使中华文化的建构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努力的方向。
第三节 中华文化现代化的体系建构
21世纪对中国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华民族应该坚信并努力将新世纪创造为刻有中华民族特征的世纪。中国已不再孤立于世界之外,全球化进程已将中国纳入其中。因此,中华文化的建构必然要打上全球化的印记。中国要在下世纪初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华文化也必然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价值观念和人文追求。这些就铸成了中华文化的特点,规定了它的性质和方向。
一、中华文化建构的意义和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可归结为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因为现代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
l.文化建设对现代化有重要作用
文化建设的巨大意义,就在于至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才资源,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应该看到,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迎来了一个文化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因此,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的素质,即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精神、意志、智慧、能力在内的民族文化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在教育程度、科技水平、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人格修养乃至风俗习尚、言谈举止等诸方面的综合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如何,对于这个民族的强盛与衰弱,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思想文化建设的发展相伴随、相促进,现代化的进程就延缓。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中华文化的建构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华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凝聚人心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从事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需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需要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和智慧。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靠着强大的凝聚力抵御了无数次的外国侵略,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仍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它的巨大作用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也包括文化力在内。西方国家往往利用思想文化的方式干涉别国的内政,人道、人权常常成为西方大国干涉别国的借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是借人道主义的旗帜而对南斯拉夫进行轰炸的。在当今世界,文化的渗透与扩张往往是其国家强盛的体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往往表现出一种弱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华文化建构就是要显示出这种综合国力的强大。
二、中华文化的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中华文化的体系要能体现它的先进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开放性。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中华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在分析和概括中国文化的特点时,人们总是要列出一条,封闭性。对于这一特点,似乎不存在分歧,不同的是对造成封闭性原因的认识。如有人认为,群体本位的文化模式派生出传统文化的封闭性特征。因为群体本位的价值观必然造成对其他群体文化的排斥。排外的文化意识使中国人讲“严夷夏之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形成“民族本位偏见”。“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使其成为超稳定的结构,它一方面对外来文化加以排斥,同时又有很强的同化能力,使外来文化变形,服从传统文化模式。几千年来,虽然没有完全断绝与海外的文化交往,但吸收的多为物质文化,而佛教等精神文化也完全被改造、同化(禅宗),文化结构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和超稳定性一方面保证了它不致在外来文化冲击下溜灭,同时也妨碍中国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它的现代化。”①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中国正处在由农业经济形态向工业经济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因此,形成于农业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文化的封闭性特点仍然会存在。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还不发达,民主法制尚不健全,传统文化模式仍在起着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不是局部的、个别方面的,而是全面的、整体性的。在经济上,我们引进了市场经济,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政治上,我们批判地吸收西方推进民主化进程的经验,确定了建立高度民主政治制度的目标;在文化上,我们提出要吸收和借鉴外国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确定了建设高度文明国家的目标,当代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是一个开放的形象,一个充满自信的形象。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中国勇敢地迎接挑战。而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这种挑战,中国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总协定,中国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忠实地履行条约规定的义务。在人权问题上,积极与国际人权组织开展对话,我国在1997年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受到联合国和西方国家政府以及舆论的高度评价。中国全方位与国际组织对话,与西方对话,交流和交换彼此间的意见和观点。坦率地表达我们自己的人权观、价值观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差异和分歧,从而达到相互的沟通和理解。
不难看出,中国向全世界展示出开放的姿态,重新塑造了开放的形象,支撑这一开放态势的基础和赖以存在的背景是中国开放的文化。当代中华文化的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它与传统文化封闭性实行彻底的决裂。
2.中华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文化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通讯交通手段日益先进,地球在变小,民族与民族之间天然距离没有缩短,但心里的距离在缩小。各个民族的文化将不再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而是自觉地将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逐步融入世界文化的发展的潮流中。未来的新文化将站在更高的视点上,从全球发展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去建构。
中华文化的世界化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中华文化的世界化首先是它的定位的世界化,就是说,中华文化的建构一开始就要纳入世界文化发展的轨道中去,要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融为一体。世界文化的一体化并非完全的同一化,而是各种文化的交融、交流,并达到理解和沟通。亨廷顿预言,未来冲突是文明的冲突,我们的预言,未来的文明将是多种文明融为一体的文明,文明的冲突不是主要的,文明的融合才是文明发展的主流。
第二,中华文化的世界化表现为中华文化创造主体的开放性。能否建成世界性的中华文化体系,关键在于文化创造主体是否具有开放性的品格。文化创造主体必须具有世界意识或全球意识,如此才能有广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积极主动和自觉自愿地接纳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有效地选择和吸纳。文化创造主体如果长期处于优势或封闭状态,对外来文化必然缺乏敏感性和消化功能。处于优势的文化创造主体往往漠视其他文化,造成与其他文化的隔膜。处于封闭状态的文化创造主体,往往不能正视和客观地对待其他文化,以免受到冲击,由此造成自大或自卑的文化心态,以上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文化的封闭和衰落。
第三,中华文化的世界化还表现为中华文化体系的开放性。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为其他国家的民族所理解和认同,就必须具有其他民族能够理解的内容,具有与其他民族交流和沟通的基础。这就需要中华文化体系:一具有与其他民族共同认同的思想内容;二要不断吸纳世界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紧追世界文化的潮流;三要富有创造性和现代性。中华文化的世界性所要展示的是它对世界文化潮流发展方向的影响力,即它对世界文化发展方向的主导性、前瞻性和示范性。
文化的世界化标志着一个国家开放的程度,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以及它是否为国际社会所接纳,实际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中华文化必须努力走向世界。
当然,中华文化在世界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它的民族性。任何一种文化首先是一种民族文化,因为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民族区域发生演变的。它与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各民族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没有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民族精神便无从反映。中国未来的文化首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它将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如中华民族的刚健奋进、沉毅坚韧、礼让互助、克己奉公的精神;团结凝聚精神;不尚玄虚、直面社会现实生活的精神;启蒙、革新、民主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等,都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应具有的内容。同时,中国文化本身固有的家族本位主义,宗派等级制度和观念,以及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等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仍会有残留和影响,这些优点和缺点共同铸成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正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而构成丰富多彩、色彩斑澜的世界文化。文化愈是民族的,才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将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3.当代中华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文化
中华文化是指由中国远古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构成的中国文化的总和。它是当代中华文化建构的基础,也是其重要内容。
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灿烂文化。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有汉唐盛世,也是中华文化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只是到了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扼杀了中华文化的豪气,遏制了它的开放性和吸纳性。中国在近代落后了,中华文化开始衰落了。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华文化显得软弱无力,毫无抵挡之力。只是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文化才开始复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华文化才开始真正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才开始被置于科学理性基础之上加以反省和检讨,批判与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含有优秀的传统,它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它是当代中国文化建构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许多内容得到人们的认同,取得共识。
(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中,有许多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优秀内容,有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层面,主要表现在:
(2)市场经济凸现的文化精神。现代市场经济是高文化经济。在其发展中,不仅是以其含有的一系列经济原则、规范来调节经济活动,而且还以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原则影响经济活动和人类社会。现代社会的高度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科技的竞争。商品的质量、管理营销的能力及企业的组织形式,都显现出一定的文化,都取决于一个社会或集团的文化价值原则的实现程度和生产者、管理者、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可以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经济之所以存在着差别而千姿百态,关键在于它们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
但是,市场经济社会中形态各异的文化价值体系,也存在着共同的内容。这是市场经济的共性所要求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属性凸现了它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如平等、独立、自由、法治等观念。市场经济凸现出崭新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原则。中华文化应该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又要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原则吸收进来,以此才能显示出有中华文化的历史性和现代性。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是中国国情的客观正确的反映。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目前,改革开放正在向纵深发展,深层次的改革正逐步展开,中国社会各处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不断涌现,旧思想、旧道德、旧观念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被淘汰。旧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在新的改革实践中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并逐渐失去其存在价值,过去曾被奉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大锅饭、铁饭碗、平均主义等思想观念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彻底摧垮。但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属于相对稳定的精神领域,是不可能跟上社会变动节奏的;另一方面,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建构者需要对实践进行总结、概括和升华,新的思想和观念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概括和升华,同时新的思想和观念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才能逐渐被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同。这些思想观念一旦被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同,就会逐渐内化为人们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主导着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如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公平竞争、效率优先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民主、自由、平等、独立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华文化的建构首先应该立足于现实,它是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并能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华,它决定着我们如何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我们说,当代中华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社会的统一。
4.当代中华文化是主流主化与非主流文化统一的文化
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承认个人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它们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独立地承担决策的经济风险。从其凸显的人文精神方面看,它要求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承认主体的合理合法利益,主体应该努力追求最大利益,主体在市场经济中是独立自主的,主体的价值、尊严、个性和人格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尊重。这些不同的主体必然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为了显示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必然选择与其他主体不同的价值观念,这就决定了现代社会必然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改革开放的中国,给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以及自由选择的空间,多元文化的存在标志着中国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宽容和兼容性。
当然,多元文化共存并非多元文化平行,没有主次。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必然有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没有主流文化就不成其为民族文化,是没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它体现和引导一国一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根本方向,规定一民族文化的性质。所谓非主流文化,是指占次要地位的文化,它是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
一国一民族要有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文化。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其中就指出:“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根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这里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依据及其指导思想。
中华文化在当代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五大报告进一步重申了这一思想,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主流文化,它引导整个社会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宏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作为主流文化,它必须具有引导人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功能和作用,给人们提供学习的榜样,塑造伟大的形象,树立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如此,才会塑造出一个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社会,一个有生命力的社会。
一个开放的社会,独立的主体具有选择任何文化的机会和权利。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必然是多元的,社会也由此显得丰富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一民族要有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而且还应有虽未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但都是国家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其他文化内容,如心理模式、习俗惯例、生活方式、处世态度等等,不仅要有本士文化,而且也还应有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的主流文化,但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以及西方文化都应是社会主义新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主导文化的补充,起着综合协调平衡作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是相容、互补、协同、合力,共同组成文化的生命形态。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架构,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或基本原则,也是基本的依据,它包含了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也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点。
4.中华文化的科学性、大众性
毛泽东同志在从《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有过明确的论述,指出:“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这仍然适有于今天的文化建设。首先,中华文化要充分吸收当代世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优秀成果,要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支持、鼓励各种科学实验、发明、创造活动,在群众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工作、生活方法,消除愚昧,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活动,同时,在文化的物质设施方面,要日益走向现代化,向着当代世界的先进标准、科学标准看齐,总之一句话,要建立起一种能够与人类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相契合的文化。
其次,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第三,要科学地理性地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正确地协调民族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无论是古人的东西还是外国人的东西,都只是在新文化建设中有待加工的原材料,要区分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即使对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应为了保持民族特色而全盘继承下来,要从今天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淳朴、进步、文明、科学的方向去“推陈出新”。
中华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毛泽东同志认为,大众的文化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文化的大众性是相对于文化的专制性来说的,其实质是文化的支配权问题。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文化的支配权经历了三大阶级的依次更替,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始级处于文化的支配地位,而人民大众则始终处于被剥夺文化的地位。历史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文化的支配权理所当然地要发生根本改变,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在文化领域中,人民大众的民主主义文化必然要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人民大众创造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其文化精神是与人民大众的意愿息息相通的,也只有这种由群众创造并为群众服务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凝聚和激励群众的作用。
5.中华文化的未来性
从文化的发展进程看,中华文化并不属于由西方创立的“现代文化”,而是处于全新历史进程中的未来文化。因此,未来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文化的类型和文化的阶级性说明,社会主义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类型,没有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她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就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中华文化。从这点上说,中华文化必须具有现实性。同时,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华文化在为现实服务的过程中,还肩负着引导现实社会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历史重任,从这一点讲,中华文化是一种把自己的目标与未来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形态。再者,在建构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要大力吸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合理内核,但决不是简单地“西方现代化”,也不是西方文化的东方变种,而是面向未来对历史与现实的超越。中华文化的未来性使它具有显著的合理性,对于人民群众必然有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能够引导人民积极向上,走向更文明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