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体育文化面临结构性的转型与建构。其基本路径有:挖掘、整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使其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转换;加强国际交流,组织更多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将学校作为弘扬中国体育文化的主阵地;高度重视和大力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创新;以承办奥运为契机,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建设。
[关键词]体育;文化;建构;路径
我国体育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它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思想底蕴,渗透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人生追求。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体育如武术、气功、太极拳等也有西方体育不可比拟的优势和长处,其天人合一、群体本位为特征的体育思想。对培养各族人民优良的品质、强健的体魄、规范社会行为和加强民族团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体育文化是建立在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上;从社会结构上看,中国体育文化是以血缘宗法自然原则与高度统一的社会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影响和制约了当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体育文化就必须重新建构。笔者认为,其基本路径是:
一、挖掘、整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使其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转换
中国传统体育作为特定社会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既有积极的、精华的一面,也有落后的、消极的一面。所以对待传统体育文化要批判地继承,要勇于剔除,勇于抛弃,对于它的民族性精华要勇于吸收,大力利用。要在继承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改革旧有的、落后的成分,要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传统,寻求传统体育中的民族智慧,弘扬优秀的传统养生、娱乐与健身方法以及健康向上、科学合理的优秀文化内涵,并赋予其新时代竞争与奋进的体育精神,使其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走上完善发展的道路,创造出传统文化所缺乏而又为现代体育所必需的新成分、新内涵、新要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和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后,中国社会将更加全面地向世界开放。在这种背景下,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综合创新更要树立全球意识和科学态度。一方面在积极引进与消化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同时,要对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华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挖掘,不断赋予这些精华以时代的内容,同时注意更新换代、推陈出新。自觉剔除一些落后的、不符合科学原理对身体有害的甚至带有迷信色彩的体育活动。借鉴现代体育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一些特色鲜明,健身效果明显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既富有时代性又保持民族特色。比如我国的武术、围棋、龙舟竞渡、中国式摔跤、毽球、风筝等一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逐步使其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尤其对那些有可能走向世界的成熟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等,要从长远的战略眼光出发,选准重点,优先发展。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健全各种竞赛制度。尤其是武术,以前我们过多地注重套路,向外人炫耀套路的数量,表演的成分过浓,忽略了武术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它的竞技性。为此,武术套路应精简,进一步量化武术内容,提高武术套路评分的准确度和透明度,使之逐步规范和统一。并根据国际竞赛公平的原则,制定出符合奥运要求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创建新的世界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只有不断改进创新,武术文化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武术发展的重点不只是走上奥运舞台,武术走向世界更深刻的意义应是重塑人类的体育价值观念,通过武术交流使世界人民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工具和价值选择,向全世界人民推广一种独具魅力的中国武术文化。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下大力气把传统体育项目保存好,发展好,推介好。鲁迅先生说得对:“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属于世界。”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要与世界接轨,必须首先重新审视中国传统体育思想的价值所在,在保存好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弘扬其优秀的精华,把传统体育中的互助友爱、包容和谐、自强不息、诚信礼让等思想光大,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对中国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的宣传与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去,并逐渐将条件成熟的体育项目推向奥运会和职业化。参与构建多元一体的世界体育文化新体系,补充与丰富现代体育的内容,从而发展中国体育文化,为未来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加强国际交流,组织更多高水平的国际赛事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交流,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在当今这个开放的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问的相互交流、影响,甚至融合互补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运动赛事的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实行全方位开放,需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积极举办国际比赛,参与国际比赛,加强国际间的体育交流,促进相互了解。过去,中国缺乏全国性和广大地区性的体育比赛,这些弱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体育的发展和向外传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民族文化才能超越自己的局限。只有向世界敞开胸怀,积极接纳一切先进的体育文化,同时又将本国体育文化的精华经过系统整理后向世界输出,融入到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之中,才能使中华民族日益强盛,才能给中国体育文化增添活力使其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当代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的文化必然要属于全人类。发展民族体育文化,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找出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生长点,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大普及宣传力度。为了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体育产生了解和发生兴趣,必须通过各种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大力宣传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意义和实用价值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逐渐扩大其影响。同时充分发挥竞赛杠杆的作用:如与世界运动会接轨,举办全国性的体育大会、民族特色的体育比赛及中国传统体育表演,并吸纳西方人参加,让他们感受到参与其中的乐趣,从而满足更多不同层次人的需要。也可充分利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工人运动会、全国农民运动会等竞赛,宣传、推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前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来分析,武术升奥的可能性最大,为此,中华武术要让奥运会接受,就要加大向外传播的力度,增加世界各族人民了解武术的机会,经常举办世界性和全国性的武术运动会,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武术,参与武术。同时多组织武术馆校之间的比赛与交流,只有更多的武术交流,以武会友,才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武术、了解中国。同时,要设立专门的涉外武术辅导员培训机构,积极主动地向国外推广中华武术,并大量吸收外国友人来华考察学习,为中华武术进入奥运会创造有利条件,为丰富世界体育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将学校作为弘扬中国体育文化的主阵地
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在推广体育运动项目的最初,都非常重视学校教学这一环节。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借鉴日本和韩国的成功经验,弘扬中国体育文化,必须改造吸纳传统体育项目的精华,将传统体育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我们可以从韩国跆拳道的国际化得到启发,跆拳道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普及,与教学有直接的关系。除了为参加世界大赛而成立的国家队外,在中、小学体育课中都开设有跆拳道教学,大多数是以学院、学校、俱乐部等形式进行教学与训练。在教学中除了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外,道术思想也一并灌输给学生。如此广泛的大众基础正是跆拳道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
中国传统体育要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必须从学校抓起,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如今武术项目已经成为我国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进入了大、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为了更好地加强武术教学,就必须从体育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增加武术教学的比重,从师资的培养上加强对中小学武术教师的倾斜,同时教师要把与传统体育项目有关的内容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中,使中国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互为补充,使传统体育具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中小学生都习武,了解武术的人才能逐渐增多,学生们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才会形成良好的人人习武的社会体育文化环境。其次,还要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中大力推广、普及传统体育项目,动员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传统体育项目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中具有健身、娱乐、教育性的内容,并加以弘扬,为传统体育寻求新的发展形式。利用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建立“中国体育节”、“奥林匹克日”,举办体现世界体育文化互补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使中国传统体育精神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普及。只要我们善于找到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寻求新的体育发展思想方法,并将其恰到好处地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就会更有效地发展中国民族体育,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名度,为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早日登上奥运体坛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高度重视和大力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创新
民族文化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最重要的是要突出文化上的超越、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因此,一种文化要不断走向全面,就必须具有开放的气度和创新精神。
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是以继承为主线的,但继承并不排斥超越。我们既要承认传统,又不能守旧。事实上,文化的发展决不只是原有内容的重复和传播,而需要不断有新的创造。文化的兴衰,全在于创新与否,没有创新就没有了发展和生命力,没有创新就等于倒退,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所以,真正的继承必然是有所超越,而又不失自身传统的特色。民族体育文化要在未来世界体育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致成为前进发展的阻力,就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发展。英国作家汤因比在对人类历史上若干强盛文化兴衰过程的调查中发现,凡是依赖已成功的经验应对新的挑战的文化都一一被淘汰了,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文化,对新的挑战作出创造性应答的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我们要以世界先进体育文化的水准来重新审视并合理超越本民族的文化。既不能脱离自己的历史传统,也不能脱离世界体育文化的轨道,而是走吸收古今中西体育文化之长,创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文化的道路。
在创新的同时,中华民族应该有我们的主体文化,应当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文化精品。要保持自己文化上的独立性,并不排斥吸收西方体育文化中有益的成果。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体育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对外来民族体育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比如我国篮球运动赛制的改革,就是依据nba的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吸收不等于照搬,还必须结合中国球员和中国市场的实际自主创新,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篮球运动模式,cba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像nba一样具有美好的前景。如果一味地引进、模仿只能是缺乏后劲、没有自主性,就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因此在吸收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本民族体育发展的需要,借鉴和学习西方体育文化中最前沿的体育成果。不仅可以移植西方优秀的运动项目,如赛车、马术、网球、棒球、高尔夫球以及休闲体育中的攀岩、滑翔、蹦极、沙滩排球、漂流等项目;而且更要借鉴和吸收西方的体育观念,如竞争观念、自我价值的表现等观念;还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如体育俱乐部制、职业化等,并使之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之中并加以升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体育文化,使其生生不息、充满活力。同时,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应该放弃和贬低本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哪怕它现在还是一个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国家。在中国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还要全面找寻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自信,提升我们的文化竞争力。21世纪将是一个依靠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时代,在坚持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寻求新的发展,这正是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希望、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希望!
五、以承办奥运为契机,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建设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弘扬我国崇尚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体育观念,展示我国体育运动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过程,也是中西方体育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体育文化的良机,同时,也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步入世界体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我们应借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大力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大力弘扬本民族体育文化,弘扬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加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和推广,让中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与西方体育文化交流、融合,努力将中国体育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之中。另一方面又要对西方体育活动方式进行加工改造并有选择地吸收,西方体育文化作为世界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可以加速我国体育文化的改造,使中国体育文化不断获得新的文化血液,加快推进中国传统体育跻身世界体育行列的步伐。同时,为使中国体育在21世纪能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正视目前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过度的商业化、滥用兴奋剂、职业性腐败、球场暴力以及过分强调比赛成绩,忽视心灵的提升及身心的和谐发展,甚至以牺牲运动员身体健康去获取金牌和奖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推进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体育氛围,应以人为出发点,把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和人生安全放在第一位,突出体育运动中运动者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价值,把运动者的发展与完善作为体育运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同时要大力宣扬“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精神,回归体育运动对于运动者身心健康与娱乐的价值属性,谋求运动者身、心和精神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实现“更健康、更人性、更欢乐”的体育运动价值理想。鉴于此,我国在申奥时及时提出了“人文奥运”口号,倡导体育运动要人文化,其目的就是要用中国的优秀文化丰富奥林匹克的思想理念,用中国文化特有的深厚底蕴丰富奥林匹克文化的内容。使奥运真正起到服务于人的和谐成长与社会和平发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体育文化之路。
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融入世界、同世界接轨的最好桥梁,但中国走向世界并不是要以走向奥运会为唯一标志。它应该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文化特色走向世界。假如我们的中华武术按照奥运会的模式走向世界,就会失去武术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就等同于西方一般的体育项目,因而也就失去了它走向世界的意义了。但是中国运动项目列入奥运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尽管我们已经看到和体味到在它的世界性和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其他文化的融人和接纳,但融入的进程和发展的速度仍是非常艰难和缓慢的,需要我们耐心和努力。同时,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针对我国体育发展的现状来规划中国体育全面振兴的战略。我们选择了将中西体育文化的结合作为我们筹办这届奥运会的总体构思,在设计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同时,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进一步普及化、科学化发展,把体现中国体育文化特色建立在世界体育文化这个大主题的基础之上,最终实现奥林匹运动的普及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伟大复兴的共同繁荣。只有这样,中国人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才会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随着中国体育文化的崛起,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将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中国体育文化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将顽强屹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之林,就像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所说: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主、为基础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