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根基与灵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名片,也是一个民族赖以栖息的精神家园,更是凝聚力与创新力的不竭源泉。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源流,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巩固,对中国社会的形塑与整合,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在厘清中国文化的内核与特征前提下,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梳理它的核心价值与作用方式,在新时代新情境中,激发延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续它的生命活力,开放包容地融合各类异质文化,构建深厚强大的文化域场,不仅能反哺支现既有制度体系,还能为未来的改革探索提供借鉴与灵感。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领域,思想文化的角逐比拼更为激烈。谁占据文化制高点,谁拥有文化主导能力,谁就拥有解释权与支撑权。大国的崛起不仅需要强大的硬实力,更需要文化软实力作为坚强支撑和深层动力。中国在崛起进程中,必然会遭遇文化霸权的挑战威胁,必然要面对不同文化的冲击、排斥、侵蚀与渗透,必然要经过艰难剧烈的文化转型。因此,在几十年的奋斗实践基础上,萃取基本文化元素,打造核心价值体系,丰富既有文化储备,加固文化安全堤防,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进而形成具有强大说服力、感召力、影响力的理论和文化体系,这便是政界、学界戮力同心的方向。
任何文化体系都是各个部分紧密相扣的有机体,有主有次,有根有脉。有表象特征,也有深层规律。如何定义诠释中国文化的根系、血脉与灵魂,它的内核元素有哪些?回答这些问题,不仅考验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加深文化自觉与自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找准文化定位,维护文化安全,锤炼文化自信,优化执政手段,丰富执政资源,并能在经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有所匡正补益。
多元文化的勃兴,各种思潮的碰撞,在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带来极大的混乱与浮躁。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民族身份渐趋淡漠的背景下,对文化,尤其是本国文化进行长时段、宽视域、多比较的反思与检视,已经成为思想共识和决策前提,一些文化大国已经着手行动,成果颇为可观。本刊3~4月连续推出的“中华文明与当今世界”策划,对这一议题已有切入,本期策划旨在原有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汇集相关学者的辨析研讨,使这一重大议题的价值与底蕴能广为人知,以期中国在经济崛起的同时,文化也能跟进发力,两者相得益彰。同时,也希冀中国文化在经过各种检视、考验、调适后,它的魅力与功效能得到更加自觉的体认与发挥,它的生机与活力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彰显与提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编辑部
在现代中国革命运动的浪潮中,人们曾把所有祭祀祖先的活动称为迷信,在人生观教育中不再以孝亲为本。今天,当我们强调文化自觉的时候,也许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恰恰是,如何认识中国人情感世界、精神世界之最深刻的基础。曾子
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今天我们重建社会道德,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具体来说,就是要脱离霸道,转向王道,从最生动地展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真实人性的亲情入手,找到社会秩序重建的正途。
——方朝晖
个人权利、自由、民主、平等、科学等标志现代文化内核的这些口号,不是仅靠宣传和呼吁就能在本土扎根的,而是需要通过相应制度的内化过程才能渐渐融入民族精神和人们内心。仅仅停留于喊口号,或者曲解这些口号,或者停留于争论之中,都不会使文化内核发生变化。内核不变,整个文化体系也不能得到新的整合,只能是杂乱和落后的一堆,新的道德秩序也难以建立。
——尹保云
没有强大的本位文化,而只有七拼八凑的“多元文化”的民族,只能是一盘散沙,是失去了文化身份的民族,终将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反观近年国内出现的所谓“多元文化”思潮,恰恰违背了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初衷,他们在“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下,堂而皇之地用美国文化取代我们的本位文化,把中华文化接到美国文化的轨道上。这种在文化上自我殖民的做法不仅理论上不同,在实践上则是极其有害。
——彭 林